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遇贞观 » 第七十一章

第七十一章

    突厥的部落有许多叛离颉利可汗而改归薛延陀,他们一起推举薛延陀俟斤夷男为可汗,夷男不敢当。而李世民采用分化政策,派遣游击将军乔师望从小路带着册书封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赐给他鼓纛。夷男非常高兴,派使入贡,在郁督军山下建立牙帐,占有西到西突厥,南到大漠,北到俱伦水的广大地区,而东面则是正在筑城的大唐,回纥、阿跌,同罗、仆骨、霄等部还有兵败被颉利处罚的拔野古都归属了夷男。

    突厥是乱得一塌糊涂,其实就是各自争地盘,而大唐呢,正在准备过新年。

    小年这天,李世民带领文武百官来到东郊一处刚刚修建好的园林,环境幽静,树木现在虽然只剩了枯枝,但显得格外的庄重,这就是徐凡受命负责建造的大唐英烈园,散落在各地的为大唐建国而牺牲的将士尸骨,除了确切的被移入家族祖坟的全部都被迁葬在这里,纪念堂的灵位也被移到了这里,纪念堂成了几年历次战争的博物馆。

    道路两边是只有帝陵才能用的石翁仲一共有十八对,雕有文臣武将和各种灵兽,这是李世民主动提出的,以示庄重。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一起跟在李世民身后步行进入陵园。

    进入李渊手书的大唐英烈园的大门后,有一个广场,广场正中是一个手握横刀的大唐军士雕像,雕像身后就是一片片的墓地,其中大很一部分只有墓碑而没有名字。

    李世民念了悼词,带领百官行礼,然后走进墓地一块块墓碑看过去,徐凡则是蹲在雕像下面发呆他又想家了!

    这个新年和往常没什么区别,只是因为新建了右御卫,徐凡就带人在军营里过年了,也正好让齐婶他们回家团员。

    年初一本该去给李世民拜年,徐凡因为在军营只是派人送去了几车礼物。过了初五一切开始恢复年前的模样,而从皇宫发出的几条敕令震动了天下。

    一是李世民下令取消了天下百姓的徭役,一切用工将全部以工代役,找百姓做事要付给工钱,按日结算,且不得在农忙时强行招工。

    二是颁布的大唐第一部专利保护律法,鼓励百姓积极钻研新技术,并且保护其技术所有权,并可以通过授权换取对应的利益。

    三是任命马周为监察御史,归属于监察部,由河间王李孝恭安排具体事务。

    后两项到是都在徐凡意料之中,只是这个取消徭役实在是让他对李世民刮目相看,这可不是一般帝王能做到的,而且历史上的李世民也没有这么做,难道是自己穿越过来带来的影响?不管怎样徐凡对这一项政策那是佩服的五体投地,明君之名不是吹出来的!

    百姓们知道这个消息以后,更是高兴,到处都在烧爆竹,敲锣打鼓的庆贺,家家焚香祷告,感谢李世民的恩德,那场景简直比过年还热闹。这种喜庆的氛围直到过了元宵节才有所下降。

    徐凡也带着奏章进宫了。

    “肃雍,整个新年你都没来宫里,怎么今天跑来了?有什么事吗?”

    “嘿嘿!自然是有事,我是来请陛下批准建设大唐第一条铁路的,从长安到太原。”

    “铁路?这又是什么东西?”李世民接过奏章翻看,里面洋洋洒洒的写了数千字,虽然写的啰嗦,但是还算是详细,基本上看明白了。

    “这个蒸汽机有这么大的力量?”

    “陛下果然圣明,一下子就找到了问题的关键,这个蒸汽机已经造出来一段时间了,一直在改进,目前已经用在钢铁锻造上了,接卸制造厂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建起来的。”

    “那这个铁路和上面说的火车真的有那么厉害?”

    “陛下,我们在工业园里建了一小段铁路和一个小型的火车样机进行实验,不如一起去看看,胜过我在这里说半天!”

    在工业园的最里面修了一条南北向的长二十多公里的铁路,一个简易的只有蒸汽机动力系统的车头后面挂着五个货运车皮和一个客运车厢趴在铁轨上。

    李世民,戴胄,段纶,房玄龄在徐凡的引导下参观这一堆铁家伙,徐凡一一介绍什么是蒸汽机,基本的工作原理,铁轨和轮子之间是怎么咬合的,车厢与车厢之间是如何连接的。

    段纶在徐凡的帮助下爬上了货车,里面巨大的空间让他惊讶,“肃雍,这里装满货物有多重?”

    “嗯,现在这台实验机车的话,一个最多可以拉十个货车厢加两个客车厢,或者十五个客车厢,这一个货车厢大概九万六千多斤,我们用吨来计算,差不多四十吨!”

    “九万六千斤?十个车厢不是要九十六万斤?”

    “嗯,差不多吧!”

    “那能跑多快?”

    “差不多,一个时辰一百多里吧!而且只要有足够的煤和水产生蒸汽就可以一直跑,连续跑个十几天不是问题!”

    “有这么厉害?”房玄龄疑惑问道。

    “房相不信?我让他们演示给你看看!”徐凡安排李世民等人到一边的房间里去休息,一边安排数百名工人开始装车,什么木头,铁锭,水泥什么重装什么,而火车司机开始给水箱灌水,装煤。差不多一个多时辰才算装个七七八八,徐凡叫停,反正是为了演示没必要装满。

    徐凡带着李世民等人登上客车厢,一排排的座椅和小方桌整齐的固定在车厢地面上,头顶高的地方还有行李架,基本上是按照后世绿皮车的样子复刻的。

    徐凡招呼几人座下,吩咐列车员,“可以发车了!”

    不一会,一声巨大的汽笛声响起,接着是轰隆轰隆的震动声从脚下传来,火车开始缓慢开动,透过车窗可以看到外面的景物在倒退。

    很快速度提起,李世民看着窗外,“哈哈,这个比朕的马车还平稳!”然后又站起身在车厢里走来走去,看看窗外有看看前面的货车厢。其他几人也是一样,就像是一群好奇宝宝。

    很快车速慢了下来缓缓停下,过了一会火车开始后退,徐凡解释道,“陛下,这是实验用的,铁轨只铺了几十里,车还没有真正跑起来,速度还没有到最高,再往前车就要出轨了,那可就危险了,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回去。”

    “嗯,肃雍,你说要修从长安到太原的铁路?”

    “是,陛下,一是考虑从太原运煤到长安,再一个太原乃是龙兴之地,第一条铁路怎么也得先修到太原,当然如果能同时修几条的话更好,只是耗费的人力太多,恐怕民部那里吃不消!”

    戴胄点点头道,“嗯,这两年虽然国有工坊建了不少,有些收益,但是前期投入的太多还没有真正收回成本,盈利就更别提了,要不是陛下拿皇家的钱贴补,还真是很困难的!这修铁路我虽不知道要花多少钱,恐怕也不会是个小数,现在国库里还真没有这么一笔钱!”

    李世民皱着眉想了一会,“那就由皇家出钱修,肃雍,你算一下报个数上来,我让皇后去安排!段纶,你负责修建,让肃雍派人给你做指导!”

    “是!”

    “哈哈,很好!有了这铁路,货物流通,甚至士兵的调遣都将不是问题!”李世民捋着胡子笑道

    徐凡看着李世民,感慨这家伙确实是有眼光,看到这个火车就能想到这些,比后世清朝那个糊涂老太太不知道圣明多少倍!

    “陛下,还有个事要向你汇报一下,这个钢铁厂今年就会被废掉!”

    “什么?”

    “陛下不要激动,嘿嘿!现在的钢铁厂技术已经落后了,而且很不安全,已经出过几次事故了,还好没死人!现在有了蒸汽机,机械制造厂那边进展也还可以,所以我准备新建一个更大的更安全产量更高的钢铁厂。”

    “哦,竟然发展的这么快?我还记得这炼铁工坊刚刚练出铁水的情景,这才多久就要被废掉了?”

    徐凡可不敢告诉他是自己着急时间不够用,“陛下,有新技术了就要用,优胜劣汰才是常理!”

    “这个朕知道,哼,你小子是在跟我要钱吧?”

    “圣明无过陛下!嘿嘿,这钢铁厂肯定是交给工坊部那边经营,当然得有朝堂出钱了!”

    “看来皇后攒下的钱这下子是保不住了!”

    戴胄等人在一旁偷笑,他们原本对于皇家占有很多工坊赚取大量铜钱很是不满,但是现在李世民要拿出来修铁路建工厂,他们当然是很高兴了,所以跟着徐凡一起拍马屁,“圣明无过陛下!”

    “哼,你们这些家伙,以为我不知道吗?整天就盯着皇家的那点钱,就怕让皇家子弟都给挥霍了是不是?”

    几个人不敢回答,只是低着头。

    “朕不是杨广,知道什么钱该花什么钱不该花,皇后更是节俭,这两年民部的亏空哪次不是皇后主动拿钱出来贴补?”

    “是,皇后娘娘母仪天下,心念百姓,天下人都是知道的!”戴胄躬身行礼。

    “哼,知道就好!”

    徐凡趁热打铁,“陛下既然拿出皇家积蓄修铁路,建工坊,那我也不能食言,开春以后开始扩建长安城,扩建皇宫!不用戴尚书发愁,臣出钱!”

    李世民惊讶的看着徐凡,“你要给朕修皇宫?”

    “陛下,不是给你修,是给大唐修,我大唐盛世已现,这国都长安和皇宫看上去宏伟,但依我来看至少这皇城就远逊于秦汉,我大唐皇宫怎能比前朝还寒酸?国都怎能只有这么一小块地方!他日万国来朝之时,那些番邦使节看到我大唐国都只有这么一丁点大,岂不是要笑话我们?”

    李世民微笑点头,房玄龄等人虽然觉得徐凡说的牵强附会,修筑皇宫靡费太多,但是人家徐凡是自己出钱,修的是大唐的国都和皇城,也就不好说什么,只是都给徐凡捏把汗,这事传出去肯定会有人上奏弹劾,至少魏徵肯定会弹劾。

    李世民装作为难的样子说道,“苏勇说的有理,但还是不要太过靡费,免得被人说做劳民伤财,要知道还有很多百姓温饱还是问题!”

    徐凡回道,“陛下放心,我用自己的钱,没人能说什么,至于百姓温饱那是要整个朝堂来考虑的问题,难道要靠我一个人?说得难听点,有一个百姓饿肚子,没地方住都是朝中所有大臣的耻辱!”

    房玄龄一惊,向着徐凡行礼,“凉国公一语惊人,玄龄受教,是我们这些当官的无能懈怠!”

    李世民安慰道,“玄龄不必如此,你已经很尽心了,只是下面的官员要好好教导,让他们明白百姓如果过得不好,朕,就会让他们过不好!”

    “是!”

    李世民对于今天的出行十分满意,带着房玄龄等人一齐到徐凡家里大吃了一顿,喝得大醉才被抬上马车回宫。徐凡坐在椅子里,看着桌子上的一片狼藉,好像今天有哪不太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