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不想当圣人啊 » 二百一十二章 裴相公问计!

二百一十二章 裴相公问计!

    “其实,无论是青苗法还是募役法,亦或是方田均税法,他失败的原因无非有两点。

    一则,反对者与扯后腿的太多。

    二则,国家向百姓索取的太多。”

    郭毅的话音刚落,裴相公便迫不及待的问道:“何为反对者与扯后腿的?”

    不止是他,其他几人也都看向郭毅,好奇的听着。

    “先说反对者,就拿方田均税法来说,朝廷则令全国清丈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并将土地按土质的好坏为五等,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

    说好听了,叫方田均税法;说白了,就是打倒土豪士绅分田地!

    这可能嘛?有穷人囤地的嘛?所有囤地之人,还不都是那些世家大族?

    还不都是那些朝廷大员?如此一来,他们自然就是反对者!”

    关于这一点,裴相公自然清楚:“那如何解决?”

    “利用党争,清除反对者!不用杀了,本人流放,家产充公就行!范相公当初之所以会失败,就是太仁慈了!

    不杀的人头滚滚,不流放几十个,怎么能算党争?

    他当时二次为相,一上台就应该清算异己,把反对者都给他流放了!”

    “笑话!还流放几十个,空缺出来的官位如何填补?朝廷如何运转?百姓如何管理?”

    郭毅面对裴希道的喝问与斥责,忍不住的哈哈一笑:“裴相公,官员,其实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重要!

    就像日出日落一样,百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早就形成习惯了。只要没有大灾大难,有官没官其实都一样!

    即便是空缺三五个月,但还有其他官员会形成威慑力,社会就不会乱套。”

    裴希道闻言沉默良久,各方思索之下,也不得不承认,郭毅说的没错。

    官员在更多时候,只是一种威慑力,震慑宵小,震慑那些不法之徒。

    “那,扯后腿之人又何解?”

    “胥吏!咱们大周朝,与其说是士大夫治天下,倒不如说是吏治天下!按照律法规定,中央之外的地方官员是三年一任,即所谓的三年一易。

    三年呐,恐怕连府衙之中的所有下属都还认不清的吧?就要滚蛋了!

    而那些胥吏呢,可是要在府衙待上一辈子的!更甚至于,还有子承父业这一说法。

    官员待这三年,连自己的下属都认不齐,还如何治理地方?

    只要这些胥吏愿意,就能联合起来,把官员给架空了!

    而新法的实施,他们就是最大的扯后腿之人!”

    “因为他们升迁无望?”对于这点,裴相公照样清楚。

    “对!既然升迁无望,那就只好捞钱!就如同青苗法,他们强制农民借贷,还随意的提高利息,进而赚取钱财。

    还有免役法,将原来按户轮流服差役,改为由官府雇人承担,不愿服差役的民户,则按贫富等级交纳一定数量的钱。

    就连贫富等级,都是胥吏随意规定的,很多都是谎报。

    这纯粹就是扯淡,那些穷苦人家连饭都快要吃不起了,上哪去交免役钱?

    还有农田水利法,出发点是好的,但许多官员为了捞政绩,就强制百姓去修水利。”

    胥吏,可是一大难题。

    就像现在各级府衙之中的临时工…

    有事临时工干,有锅临时工背。

    但你又离不了他们,一则是便宜,工钱低不说,还没有五险一金。

    二则,没有了他们,你给谁甩锅?

    大周朝的胥吏也一样,工钱便宜不说,所有的事情还都归他们做。

    这一下,不仅是裴希道,就连楚王与薛清之也是眉头紧锁。

    好半晌之后,裴希道才喃喃自语道:“难不成,还要让这些胥吏升官不可?”

    “为何不可?”

    “有何不可?”

    郭毅与薛清之异口同声的回应到,说完,两人不禁互相对视了一眼。

    “您先说!”郭毅很是谦虚。

    薛清之点头道:“咱们大周朝的官员实在太多了,但许多都是拿钱不做事的。要老夫来说,其实没必要养着他们。

    还不如空出一些位置来,留给这些胥吏,好让他们有个升迁的念头,也好更加的规矩一些!”

    “对!隔个三年两年的,就找个由头刷下来一批,留给真正做事之人。养如此之多的无用之官,对百姓的负担实在太大了。”

    爹当了大官,儿子及其亲属,以及门客,就能获得蒙荫,不用科举就能做官。

    简直荒谬。

    一人做高官,推荫二十人…

    都是吃空饷的,都是在喝百姓的骨血。

    “对!二郎说得对!”薛清之也点头附和:“拿俸禄的太多,干事的太少。而这些俸禄,都是加诸在穷苦百姓身上的。”

    裴相公闻言,既没点头,也没摇头,而是扭头看向郭毅,继续问道:“那国家向百姓索取的太多,是为何意?”

    “一是朝廷的花销太多,给了北辽给西夏,养着太多无用之官,哪个地方发灾了,还得招为厢军供养起来。

    二则,是各级府衙机构赚钱太少,没有什么致富的门路,全靠百姓供养。”

    裴相公再次皱眉,第一点他理解,可第二点:“什么叫做府衙机构赚钱太少?”

    “做为官府,你得找门路带领百姓赚钱。就好比青苗法,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

    若是有其他种田之外的赚钱门路,自然就用不到青苗法了。

    就好比荆湖北路与荆湖南路,还是夔州路的麻丝。柳枝河的盐场,张家湾的芦苇编草席,老韩庄的池塘养鱼技术,都是因地制宜,各有各的特色。

    做为官府,你得找出当地的特色,进而带领百姓发家致富,而不是什么青苗法,还借钱给百姓过日子,简直荒谬。

    直白一点来说,你得让百姓有田地以外的其他收入。而不是靠天吃饭!

    就像夔州路那样,一个旱灾打过来,全都玩完!”

    对此,楚王殿下是最有体会的,忍不住笑着说道:“就像二郎最早在山上找到石碳与蜡油那样?整个杨林村都跟着沾了光,一下子买了十几头健牛不说,还全村都在盖新房。

    那些说亲的媒人,可是没踏破了门槛。

    直至后来,二郎来辅佐孤之后,又营造了柳枝河盐场,建造了造纸作坊,还有水力织布机作坊。

    二郎果然布局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