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宿命苍茫 » 第十二章 夷射饮酒论三公 少年如磐失余财

第十二章 夷射饮酒论三公 少年如磐失余财

    月朦胧,给大地披上一层细色纱衣。

    一路上,少年独行,愁眉不展。

    毕竟今日,实在是有些过于背运了。

    姑且不提白日在雅舍小筑,面对那般丰盛宴席,却只能空腹走出。稍后不过是借着流水,洗把汗渍,偏又遇着几个好生凶猛的姑娘。后来难得了一个午时的清净,却不意被游街的府主大人逮到,活活逼着,写了大段的敷衍文章。

    虽然心不在焉,凑合着写了一堆似是而非的文字,应付交差,毕竟也是被浪费了大好时光。

    他完全可以料到,那样的歪文,又是写在那等,从未有人用过的‘试帖’上,照了掌谕的古板脾气,能相中才怪了。

    当然也有事情,是他未能料到的。

    谁想堂堂一府之主,竟能如此无耻,连几个铜元的食资,也是不肯付过。

    还如此大言不惭,开口闭口间,动辄就是一发算钱还你,忘凡境界的高人,都是这样不要面皮的么?

    “哪怕写了欠条给我,再替你付钱,也是极好的。”云枫还是有些愤懑。

    可惜这话,他当场未敢说出声来,只能此刻独自腹诽。

    “但愿不要再遇上,这般麻烦事情。”少年边走边在心里,默默祈愿。

    前方老屋的黑影,已在夜色中隐约可见,想着马上便能相约周公,好好休憩一晚,云枫脚步也是轻快了很多。

    然后就看见,一道黑影,正蜷缩在书斋门槛前,俯着脑袋,正不住点头瞌睡。

    再走近些,才看清那黑影,不过是个半大孩子,一身小厮打扮。

    待他端详片刻,顿时讶然:

    “长欢,你怎么来了这里!”

    惊讶之余,心头隐隐泛起不妙来。

    本是困伏到极点的小厮,唬了一跳,待得看见云枫,顿时欢喜的跳将起来:

    “公子爷,怎生回来的这般晚?您是不知道,小人老早就在这里等着,有好几个时辰啦。”

    “你是何时来的?墨妹呢,她人可是来了没有?”云枫压低声音,小心翼翼的询问。

    “回公子爷的话,少奶奶是晚时到的小城,就在那边长街,寻了个院落,暂时住下的。”长欢仔细回想一番:

    “好像是叫什么鸭舌头的。。。。。。”

    听得似是而非的名字,如此熟悉,云枫顿时只觉寒意莫名。

    果然不是什么风水宝地,看来以后都要避开了走。

    待到两人进了屋内,点起火烛。

    “既然一起到的,怎么就你一个人来了?”

    等到小厮长欢,连连喝了几大口茶水,云枫才是斜斜坐了,状似无意的问道。

    不问还好,这才刚刚开口,就见了小厮满脸委屈:

    “公子爷,小人是特地来带话,谁知这么晚才见到人。依着少奶奶的脾气,事情没能办完,小人哪里就敢回去的。”

    “说吧,她让你带什么话了。”深知那女子脾气的云枫,隐隐有些头疼。

    不料那小厮竟是摆谱起来:

    “少奶奶说了,传话之前,公子爷你须得站着听。”

    “你!”云枫略略有些郁闷,不过看见长欢那般神情,明白他所言非虚,也不想太过为难。

    “说吧。”他便是站立起来,微微欠身松腰。

    “枫哥儿你听好了,叫你站着不是别的意思,只是想告诉你,我是在很认真的跟你说话。”

    小厮大抵是跟着女子,时间有些久了,演的很是活灵活现,那般语调,配上动作,无一不像。

    唯独捏着嗓子,装出的女音很是难听。

    “好好说话!”云枫顺手敲了一记,没好气的道。

    于是长欢只能放了嗓子,老老实实的接着往下说:

    “一年多的时间,写信不见回音,节日休沐也不肯回来。。。去找你几次,倒是总躲得远远的,要不是顾及到你的脸面,真想当时就发作给你看看。”

    “所以这次,姑奶奶直接告诉你,要是还想躲着,我就去寻书院掌谕,说你把我玩大了肚子,如今要休妻另娶,看你是出来不出来。”

    “要是想明白了轻重,就自己主动一点,乖乖的来见我!”

    “没了?”云枫这次,是真的有些头疼,无奈的望着小厮。

    “少夫人交代的就这几句,其他的,要等公子爷您见面了才说呐。”长欢悄悄瞟来一眼,见的云枫脸色不太好。

    于是他更加小心的开口:

    “少奶奶的脾气,公子爷你是知道的,说出的事情一定要办到。依着小人说呐,您干脆还是认怂得了。”

    “聒噪!”云枫狠狠剜过小厮一眼:

    “回去告诉墨妹,明日我自会去寻她。”

    “少奶奶还说了,光是传话不成的,必须带了人才许回去。”长欢吞了吞唾沫,神情有些害怕。

    竟是想要留下来,监管其人!

    “就这么大点地方,既然你想留下来。。。。。。你睡书案,床榻归我!”云枫只能道。

    “好咧!”长欢眉开眼笑:

    “只要公子爷不翻窗跑掉,小人就高兴得很了,就是睡地上也没什么的。”

    “你!”云枫几欲吐血:“好好的我干嘛翻窗?”

    “还不是少奶奶说的,公子爷从小就爱这么干!”然而小厮浑不怕。

    。。。。。。

    “什么时候的事情,她还能记得如此清楚。”少年扶额,哀叹一声。

    想到那个很是记仇的少女,他心有些烦乱。

    于是两人各怀了心思,沉沉睡去。

    一夜迷梦。

    。。。。。。

    天色曦明,雄鸡唱晓,东方鱼肚泛白。

    书院大堂,曾经的师兄弟二人,连着诸多教习,已是熬了一夜。

    “荒唐!胡闹!”仲荣先生狠狠拍着桌子,瘦削老脸又开始黑里透红。

    “哦,那师弟你且说说,怎么个荒唐法?”陆远霄一手端茶,另一手拿了茶盖,悠闲拨茗,不时吹气。

    满堂教习,彼此你我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继续低头,批改试帖。

    眼观鼻,鼻观心,再到心如止水,最后两耳不闻堂内事。

    “你自己看看!”将破布顺手揉成一团,凌空抛去。仲荣先生犹自愤愤不平:

    “破题本该是‘文论夷射’,他可是将夷射,庄公,门吏尽数‘论’了,又是狂言放荡,好一个‘故论三公,不过一般人物,若蛮兽搏戏尔’!”

    于是曾经的一府之主,便将破布展开,细细品读起来。

    说实话,他也早有些好奇的,虽然有些结果已经注定。。。万一那少年,还能添点惊喜,岂不是更好?

    至少看黑脸儿的表现,该不会让人失望。

    “啧啧,好一个剑走偏锋,不过也倒是合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道理,可惜如此妙语,怎么就偏偏无人能识?”待到看完,陆远霄果然只觉神清气爽。

    “上官口味清奇,倒使我等愈发敬佩,不过就跟这‘试帖’一般,只怕都是寻常人,做不出来的腌臜事情。”仲荣先生几乎是怒极而笑。

    “说得也对,这东西是有些不像样,有辱斯文。”随手在破布上抚过,陆远霄连连点头,很是赞同的样子。

    好似忘记此物,原本该是某人身上衣衫一般。

    “不过奇纸配怪文,不是更显相宜么?奇哉?妙哉?又几人识哉?”他不急不徐的端起杯盏,悠然品味。

    意识到眼前之人,绝非三言两语能辩驳得清楚的。仲荣先生干脆再不理会,只是拿起另一份卷册,闷头审阅。

    至于其他教习诸人,更是屏气凝神,一时间,满堂鸦雀无声。

    但显然那人,并不打算就这么放过。

    “还有什么审阅的必要吗?偏在这里装模做样。”将一沓打了红印的试帖,随手乱翻,陆远霄口中冷笑不止:

    “看看这都是些什么东西?七成的卷帖,连最基本的墨经,都是错字连篇!其余三成,文章也是废话连篇,前言不搭后语,就打算用这些人,去参加东筵讲经?”

    “书院学子,多数都是观读新版道典,上官出题偏偏只在旧版中寻,本来许多古字,如今都不在用,如何能怪他们错字连篇?”仲荣先生并不服气。

    “能去东筵的都是些什么人?各大书院的顶尖学子,新版道典都是研读得极透,那些出题的老儒,只怕是撅着腚,也要找出最古最老的旧本!”

    “何况我等的最终目的,是秘地灵境!上古之地!难道师弟以为,多给古人烧点时下新书,他们就会爬起来,按着今时的惯例更改过的?”陆远霄逮着机会,又是一顿冷嘲热讽:

    “再看看你评为‘上上’的这篇道论,署名还是你那得意弟子,叫李归剑的。”

    “‘故论夷射,君子当远小人’,文理还算通达,不过通篇都是老生常谈。这样的嫩雏,去了东筵,怕是直要稳居末座,师弟当真连书院的面皮都不要了?”

    仲荣先生难得沉默,顿笔无言。满座教习,也有了窃窃私语。

    “我知道师弟,因为当年盟约一事,对凡俗子弟多有怜惜,连每年招收学子,名册也是连年扩大,本不多的灵物还要分散来用。就为了尽可能的,给那些普通道童争些希望。”

    “师兄不想说你的理念对错,毕竟书院人气,确实热闹了许多。不过论起优秀学子,远不如昔也是事实。”陆远霄叹了口气,拍拍老者瘦削肩膀。

    “上官总是站在道理那边,我实在是无话可说。”仲荣先生语气冷静:

    “但是云枫此人,毕竟是道途崩灭,纵然是去了灵境,也只是徒然浪费,何不把机缘,留给更有希望的李归剑?”

    “何况云枫,默经未做一题,那篇道论,我也实难认可!所以,我必然还要,推选李归剑为上上!”老者目光坚定。

    “那好,既然你我相持不让,无非开堂公论罢了。”陆远霄干脆道。

    他便用目光扫了全场:

    “诸位教习,有什么人选,都提出来议议吧。”

    于是满堂教习,各自交头接耳,喧哗声中,结论也是很快推选出来。

    亦有人提名其他学子的,但更多的,都是赞成,在李归剑和云枫中选择一人。

    分持两种观点的教习,人数也是恰好相等。

    当然不是巧合,满堂之人,哪个不是人老成精,纵有那年轻的,也在前辈耳提面命中,看清了此中关窍。

    毕竟一人是曾经的一府之主,何况马上将要赴京上任,一身修为更是忘凡高境,他的意见,怎好反驳?

    另一人虽无这般深厚背景,偏偏是诸位的领头掌谕,常言县官不如现管,他的意见,又如何敢能不听?

    所以最终,必须是平局。

    于是只好共同推了站在首位,曾陪了陆远霄游览小城的,张姓教习,出来说话。

    “两位上官都是学富五车,道途之远,实非我等能比,自然考虑得更是周全,总赖两位大人决断,我等必然心服口服。”

    纵然心中,将身边同僚暗骂不已,张教习也不得不站在堂中,硬了头皮回言。

    “如此正好,既然教习意见都是差不多,就由我两来论个结果。”清了清嗓子,陆远霄面有得色:

    “按南泽律法,凡堂议,正官者,一票从二,师兄虽然不才,官位也恰好比师弟大了些,所以自然由我说了算。”

    仲荣先生身为一院掌谕,如何看不懂眼前场景,但实在是无话可说,只能心中暗骂无耻。

    看不惯小人得志的样子,他冷声哼道:

    “就算道论已分高低,还有试剑未过,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师弟大可不必担心。”陆远霄有些眉飞色舞:

    “那云枫的事情,我也恰好听说了一些,尤其是昨日,他在雅舍小筑,论剑的那一番话,就凭那等领悟,也未必会输了所谓的剑道天才。何况。。。。。。”

    他话音一转,悠悠的道:

    “就算输了,无非也是一比一平,大不了,开堂再议一次好了。。。。。。”

    “无耻!”黑脸儿终于变色,破口大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