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游仙之红尘炼心 » 第十三章:过往

第十三章:过往

    这一晚,李静云做了一个梦。

    这是她成为怨鬼以来做的第一个梦。

    按理说成为灵体之后,她是不需要睡眠的。可她不过是出去散了散心,赏了赏花,打从闻到一股浓郁的香味之后,便不省人事了。

    这时,一道光闪过,有人进入了她的识海。

    春寒料峭,海棠醉日。

    李静云初见赵宣的时候,正是她爹爹落魄的时期。

    彼时官场腐败,买官贿爵之事不断。

    她的爹爹多年科举不第,但幸得在民间流有文名,赵老爷赏识其才华,邀她的爹爹入府做个教书先生。

    李静云初入赵府时,便被其朱栏玉彻,雕梁画栋迷了眼,她沿着青石台阶一路走至花园。

    园中的池子清澈见底,水波空如明镜,游鱼甩尾嬉戏明晰可见。

    稚嫩的孩童蹲在铺陈着海棠花瓣的地上,手上捧着一只羽翼未丰的鸟儿,怜惜道:“你是不是不小心掉下来了?别担心,我带你去找你的娘亲。”

    尚且年幼的李静云好奇的看着眼前的男孩,只觉得他眉眼温润,心肠也好。

    第二次见面,是她爹爹带着她正式去见赵老爷的时候,也是她正式认识赵宣的时候。

    大堂里,主位上的赵老爷正和爹爹谈笑寒暄,李静云拘谨地坐在雕花木椅上。适逢此时,一美艳妇人携着两小童走了进来。

    赵老爷和善的笑道:“李郎啊,介绍一下,这是我的内人,这二位是犬子,大郎名叫赵启,二郎名为赵宣。”

    “先生好。”赵启上前见礼,赵宣见状亦随后见礼,却在礼毕后一直悄悄看着她。

    感受到对方的视线,一向文静内敛的她不禁红着脸低下了头。

    因她是教书先生的女儿,久而久之,她与二位少爷渐渐相熟。

    赵启是个活泼好动的性子,时常带着她与赵宣走马观花斗蛐蛐儿。偶尔他与赵宣贪玩过度,未来得及完成课业时,便会发动金钱诱惑拜托李静云替他们写。

    未名的情愫在无数个日夜间悄然滋长。

    直到一年殿试,他们迎来了从未想过的分别。

    某位高官的痴愚侄子居然高中状元!圣上震怒,彻查会试中徇私枉法的官员,以此查出了不少买官贿爵之人。

    她的爹爹也在这一案中,重新回到原本属于他的人生轨迹。

    原来爹爹不是因为才能不足才屡不及第,而是多年以来,属于他的进士之位具被他人顶替!

    当初得知消息的李静云除了气愤,还有心疼。这些年来爹爹因怀才不遇而郁郁寡欢,全都是他人因一己自私所害!

    但好在上天有眼,而这些偷换他人人生的官员也被圣上下令抄了家,于面上刻字,终身为奴。

    圣上为了安抚受害者们,在授予他们应得的官职之时,还多给他们赏了些财宝,她的爹爹得了一套青阳城的宅院。

    临近分别的那段时间,李静云时常看着窗外飞鸟出神。

    赵宣似是看出了她的的心事,过来安抚她,“静云妹妹,先生的事我们都知道了。爹最近也在给我和哥哥相看新的先生,但我不会忘了你们的。若你愿意,我们今后依旧可以靠书信往来。你很快就是员外郎家的小姐了,我和哥哥都替你和先生高兴。”

    “……好,我们以后就靠书信往来。”李静云神色复杂的看着眼前的少年郎。

    未来之事,谁能说的清呢?

    或许如他所言,书信仍是可以成为连接他们羁绊的纽带。但若他们的交集逐渐变少,或是忽逢其他变故,二人之间再无来往,也许这段藏之于心底未宣之于口的爱意,也将随了那落花归于尘泥,无疾而终。

    数日后,她与爹爹正式同赵府的一众故人拜别,在青阳城桃花溪的宅院住下。

    此地逢春桃夭灼灼,可她独爱醉日海棠。

    夜微凉,月上西楼,李府内的烛灯亮起。

    李静云一如往常,坐在廊前看着庭中的垂丝海棠出神。

    四季更迭,树上的巢穴中,飞鸟也不知换了几拨。

    身后响起鞋履踏在木板上的清音。

    李静云回头看去,发现一向喜欢呆在书房的父亲,此时正负手站在她的身后。

    李员外只觉得他的女儿一向文静乖巧懂事,唯在赵府那段时日性子开朗些,他也乐得看见女儿身上的这种变化。怎知离开赵府后,她又愈发沉默寡言。

    若不是心里藏着事儿,便是心里藏着人。

    知女莫若父,他又怎会看不出女儿的心思。

    “静云呐,还有两年你就要及笄了,爹这些年有意为你相看青年才俊,你……心里可有心仪之人?”

    听闻此言,李静云脑海中闪过某双温润如玉的眸子。

    年少时的初遇过于惊艳,见过多少风月都觉不及巫山那片云。

    “回爹爹,女儿确有心仪之人。”

    李员外叹道:“是赵家那小子吧!当年他与你走得近,你若对他暗生情愫也无可厚非。可是,前些日子赵启已经成婚了,我绝不会让我的女儿为人妾室!所以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李静云哭笑不得。原来爹爹误以为她喜欢大郎。

    “爹爹想岔了。女儿心中之人……是二郎。”

    “二郎赵宣?那孩子好啊,性子和顺。爹爹即使是拉下这张老脸去求这桩婚事,也未尝不可。”

    “谢爹爹!”

    这是李员外首次看到女儿搬来桃花溪后的展颜欢笑。

    他不禁心里感到有些不是滋味,女儿大了,不中留啊……

    李员外当晚便修书一封,与赵老爷商谈儿女的婚事。

    在这商人社会地位奇低的时代,能够攀附上权贵,赵老爷自是乐得同意。

    于是二人一拍即合,将儿女的亲事敲定了下来,全然未顾赵宣的心意。

    定亲后,她与赵宣仍有书信往来,二人的相处模式似乎并未因此事而有所改变。

    赵宣的信件中所记录的大多是些生活琐事,身边的趣闻,他的文字都是希望她快乐的。

    然而就在她妄想今后能与二郎琴瑟和鸣,白首同心,生同衾,死后葬于一穴时,现实却给了她当头一棒!

    那是一个细雨风斜的午后,垂檐的海棠被打的焉巴巴的,没精打采的耷拉着花瓣。

    直上高楼,凭栏远眺,楼外是桃花溪的空濛山水,小桥人家。

    李静云正迎风而立,吹奏着手中竹笛。耳边传来丫鬟兴高采烈的声音,“小姐!小姐!赵二少爷来信了。”

    她忙停住了笛声,上前拆开信笺。然,信中第一句便令她的心沉入了谷底。

    越往下读,她的手越发的抖。

    二郎有喜欢的人了,并且……希望她主动退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