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我被困在同一天 » 浅谈下对贾母的看法

浅谈下对贾母的看法

    突然想简单聊聊,贾母在贾家衰败中的责任问题。

    当然,这只是作者的个人浅见,各位书友有不同意见,也可留言讨论。

    有人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但传承百年以上的家族也不是没有。

    抛开这种家族宿命的论调不谈,我觉得贾母在贾家的衰败中,应该是要负主要责任。

    贾母是个老人精,她在贾府经历过很多事,所以她对现实,看得比一般人要透彻得多。

    只不过看得透是一回事,愿不愿面对又是一回事。贾母对于贾府目前所存在的隐忧其实很是清楚,但她一心高乐,一直在逃避。

    最明显的是在第七十五回,王夫人给她讲“甄家因何获罪,如今抄没了家产,回京治罪等语”,贾母听了很不自在,后来她便说:“咱们别管人家的事,且商量咱们八月十五日赏月要紧”。

    如同脂砚斋所说,贾母是看破了,兔死狐悲,已知甄家的今天,就是贾家的明天。但她虽然看破了,却没有直接去面对,而是寄希望于八月十五的赏月来冲淡这种愁云惨雾,这就是一种逃避心理。

    原著中类似情节有很多。

    如果说贾母没能力管也就算了,但她恰恰是贾府里最有权力的人,老太太的话,贾赦要听,贾政要听,就连身为贾族族长的贾珍也不好违逆,红楼世界实际上还是男系社会,而贾府最有地位的三个男人都要顺从贾母,这位老太太可以说对贾府的所有事情都有决策权。

    可就是这样一个手握大权的人,却一心只图高乐,尽享天伦,不愿看见那些不顺她心的事情,所以后来贾府之败,她有着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

    贾母作为史家的大小姐,当初作为政治联姻对象,嫁入贾家,本身必然也是十分优秀的,这在书中处处可见。

    她是标准的富贵老太太,很会享受,也很懂精致生活,象软烟罗这样的东西,也只有真正的贵族才能清楚,她随手就能把房子布置好,也能一眼洞穿某些人的心事,她治家宅,估计比王熙凤高出几个段位,但是说到教育子女,她似乎不是很有格局。

    看看她怎么教育儿子的。在贾代善在世时,孩子们的教育不归她管,但是她守寡后,孩子们就得归她管了。

    她生了两个儿子贾赦和贾政,一个女儿贾敏。出嫁的女儿贾敏虽是聪慧无比的,可也是娇贵着养的,富养女儿也不会错,人家公侯家的千金大小姐,不娇养简直没有天理。

    贾赦和贾政呢,两人读书不成,明显不合乎贾代善的愿望,因为贾代善那一辈想转型就没转成,把希望寄托在贾政这一辈上,可是结果呢?

    贾赦一味好色,贾政虽好读书,却总与中举无缘。虽然读书要天份,但是后天也很重要。贾政据说年轻时也是诗酒放诞之人,贾赦又是荒唐为主,这两孩子,多半是被贾母给惯坏了。

    当然了,从前的事情猜测居多。但是贾赦屋里小老婆一堆,这是事实。

    就是这样的一把年纪,还要纳鸳鸯,贾母当时非常生气,大骂两个儿子媳妇不省心,想算计她。

    她生气的是什么呢?不是贾赦年纪大还不要脸又伤身子,她是觉得鸳鸯这丫头是她离不了的人,贾赦还来抢,不让她过好日子。

    就是这样,一通大火之后,她还是说:“他要什么人,我这里有钱,叫他只管一万八千的买去就是了”。后来,贾赦果然买了个十七岁的嫣红。

    贾政的小妾赵姨娘,贾母是非常不喜欢的,赵姨娘生事,甚至是请人作法害宝玉和凤姐,但是,不见贾母有什么动作。

    这样的事情,在大家族里当然常有,也可以理解,为了财产,都乌眼鸡似的斗。

    但是,这种事得有人出面处理,以绝后患。别人会不会学坏不好说,反正贾环是学到了,如果是按脂砚斋的评语揣测,贾环将来会起大风浪——使坏不付什么代价,那就一坏到底好了。

    在贾母眼里,男人馋嘴偷腥不是什么坏事,贾琏和鲍二家的事发,贾母对凤姐说:“什么要紧的事儿,小孩子们年轻,馋嘴猫儿似的,哪里保的住呢?从小人人都打这么过。”因为人人都这么过,所以脏的臭的往屋里拉,也就不是什么不可原谅的事了。

    的确,在那样的大家族,好色不是什么大事,谁还不放几个在屋里?可是,做为肩负振兴家族重任的玉字辈的小伙子,贾珍也好,贾琏也罢,都没得到过贾母正面的规劝,甚至是尤二姐事发,贾母也没什么表示。

    就算是贾母的命根子贾宝玉,她也早早地放了两个丫头在他身边,发生过什么事,贾母是不太管的,她只要好吃好喝的,带出去体体面面的,至于好好读书,她没有严格要求。

    只是在得知他被贾政表扬,被先生夸赞时,表示很开心。

    贾政管儿子倒总是挺严,但是贾母,老是在严厉教训过后,出面为贾宝玉护航,让他这个老子别拘着儿子的,就连宝玉被打后,也没有问询原因,只是一味地护着,歇了三十多天,宝玉从此又是胡天胡地,她不让贾政管,她也不自己管,就这样,放养宝玉。

    其实贾环倒是不错,有狠心,做事也果断,可惜不被贾母等人看中,常被打压得无处安身。

    贾兰也是一个不错的好苗子,从小被李纨管得成了标准的好少年,认真读书,不过问其他事情,就连学堂里打架,他也忍得住,不过分参与。可是这么一个好重孙,贾母愣是不怎么管,不但她不管,就连王夫人等,也都无视这个贾府未来的救星,就令人奇怪了。

    最后,我打个不好听的比方,诸君看之一笑。

    贾母之于贾家,恰如慈禧之于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