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反贼遍地,你让朕死守社稷? » 第二十五章 思想不要有问题

第二十五章 思想不要有问题

    打铁还需自身硬,既然关上了谈判的大门,就必须尽快加固城防。

    系统奖励刚刚被坑了一把,也不知道下一次奖励是什么时候。

    赵宁又到了只能靠自己的时刻了。

    “殿下,已经清点完毕,这是册子。”

    李庭芝将战果呈递了上来。

    赵宁扫了一眼,也是头大。

    贼军本来就没什么像样的铠甲,兵器也大多陈旧,之所以能围困扬州,最大的优势在于人多势众罢了。

    战利品方面并没有太多惊喜,倒是生俘了两千多贼军,又多了两千张嗷嗷待哺的大嘴巴。

    “城防图。”

    赵宁坐于案前,李庭芝将城防图铺展开来。

    枯坐了将近一个时辰,赵宁便这么盯着城防图,时而在上面点点画画,时而闭目思考。

    “给他们吃顿饱饭,照着我的图,都赶去挖坑。”

    赵宁用朱笔在城防图各处圈出了好几个区域。

    李庭芝一看,顿时皱了眉头:“殿下……虽然是贼,但毕竟也是我大夏子民,若把他们都坑杀了,便失了仁义,天下人心怕是要丢了……”

    赵宁只是淡淡一笑:“谁说挖坑就一定要坑杀他们?”

    “那为何要挖这么深的大坑?”

    “本王有自己的谋划,一时半会儿跟你说不清楚,去做吧。”

    李庭芝也不好多问,正要出去,赵宁又说:“把陈规童贯和陈文龙还有李纲给我叫进来。”

    李庭芝领命而去。

    四人不多时就过来了。

    “童枢密,往后由你主理城中内政,这是洗刷恶名的机会,希望你能珍惜。”

    童贯这奸臣虽然打仗不行,但洞察人心,擅长官场宦术,让他管理内政比李庭芝姜才要出色,又没有李纲陈文龙这样古板,应该是最佳人选。

    童贯也是喜出望外:“谢殿下!”

    “本王不会干涉你的工作,要求只有一条,卫生工作要搞好,你与陈规商量一下,尽快在城中建造公厕,从今往后,扬州城内所有人,不准随地大小便。”

    “公厕?”

    如今这是生死存亡的关头,吃饭的问题都没完全解决,赵宁却只关心拉屎的问题,这实在有些令人费解,甚至有些本末倒置。

    但碍于自己刚刚得到了机会,加上赵宁这几日的表现,童贯自是不敢提意见。

    赵宁又朝陈规道:“陈规,除了修整军械和城防,东西两窑的砖窑也要盯紧一点。”

    “另外,搞一批生石灰,往后要定期在城中撒粉消毒灭菌。”

    “消毒灭菌?”这个词汇虽然生僻,但顾名思义,还是能知道意思,知道赵宁要防疫,陈规自是不敢怠慢,记在了衣袍角上。

    两人的事情交托完毕之后,赵宁奋笔疾书起来。

    赵宁不是全才,历史知识匮乏,虽然写得一手好字,但仅限于硬笔书法,毛笔字他是如何都写不好。

    毛笔用不惯,赵宁就做了一支鹅毛笔。

    好歹是工程师,这样的小手工也难不倒他,书写效果倒也不错。

    几分钟之后,赵宁吹了吹纸上的墨迹,朝陈文龙道。

    “陈文龙,你是礼部尚书,往后军民百姓的思想工作全都交给你来做。”

    “思想工作?”同样是新鲜名词,但同样能领会意思,陈文龙可太爱这工作了。

    “老臣领命!”

    赵宁伸了伸懒腰,身体往后舒服地靠着,笑道:

    “本王要设崇文馆,由你主掌,往后不拘一格降人才,但凡有才华的,都可纳入馆中,为国效力,为本王出谋划策。”

    “至于收什么人,全凭先生自行决断。”

    “崇文馆!”

    陈文龙老脸顿时红润了起来,又瞥了旁边的李纲一眼,洋洋得意起来。

    老头正要谢恩,又听赵宁说:

    “先别高兴太早,我要你根据我的提纲,写一部书。”

    “写书?殿下想写什么书?”

    陈文龙有些懵了。

    赵宁点了点自己的脑袋,解释说:“这些人之所以会造反,正是思想出了问题。”

    “今日灭了陈友谅,明日又冒出个李友谅,张友谅,何时是个头?”

    “所以要釜底抽薪,从思想上断绝他们造反的念头。”

    赵宁将桌上写好的草稿推了推:“这是提纲,你先自己看看。”

    陈文龙微皱眉头,拿起来一看,双手顿时颤抖了起来。

    “以忠君爱国为荣,以反叛谋逆为耻。”

    “以天下一家为荣,以占地成王为耻。”

    没错,这正是赵宁的剿匪版“八荣八耻”,只是根据大夏的时代背景,稍稍做了一点改动,虽然词眼上有所不同,但主旨思想却是坚定不移地。

    “《民训》!”陈文龙看着纸张抬头上偌大的两个红字,心中也是翻江倒海。

    “正是,所谓民训,乃驯化万民之法,不管贼军还是平民,皆是我大夏百姓,我要让这部书,成为天下百姓的思想指引。”

    陈文龙热泪盈眶,突然噗通跪了下来,朝赵宁行了个大礼。

    “殿下英明!老天眷顾啊!”

    这属实把赵宁吓了一大跳,赶忙将老头扶了起来。

    “忠君爱国,利民乐群,修身崇实,法治恩威,殿下终于懂了,殿下是真懂了!”

    赵宁也是哭笑不得:“我懂什么了就我懂了……”

    陈文龙抹了一把泪:“殿下懂得如何做一个好皇帝!”

    这句话让赵宁心头为之一荡,眼眶都湿润起来。

    陈文龙是个真正的爱国者,否则也不会带着孙子跳井殉国。

    但从他的表现来看,他们这些真正的爱国者,渴望一个明君,太久太久了。

    赵宁不由满怀感动,仿佛面对着时代的大潮,充满了史诗感。

    在现世之时,他也背过各种指导思想,但并没有切身体会。

    这些简单直白的思想,是凝聚了华夏民族得以延绵几千年,文明不绝的精髓所在,是真正代表了人民群众利益的宝典。

    万没想到的是,赵宁穿越到了这异世时空,才真正体会到这些指导思想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全行为上。”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以仁安人,以义正我;以仁为富,以义为贵。”

    “务伪不久,盖虚不长;无征不信,修学好长。”

    “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陈文龙喃喃自语,而后抬起头来,坚毅地朝赵宁道:

    “老臣知道这《民训》该怎么写了!”

    赵宁点了点头:“那就好,你们三个先下去吧。”

    童贯和陈文龙陈规,自是领命离去。

    “知道本王为何要单独留下先生么?”

    李纲只是呵了一声。

    他走到了桌边,拿起了赵宁的鹅毛笔,捋着鹅毛道:

    “有人说治国唯有赏罚二字,也有人说治国要讲法度,古来圣贤,皆有治国之言……”

    “但老夫看来,治国从来就不是皇帝该做的事。”

    “那先生以为,什么才是皇帝该做的事?”

    “皇帝要治的不是国,而是官员,治国是官员的事,皇帝治好了官员,官员就能管理好这个国家!”

    “而想要治理好这些官员,只有两个字,那就是权衡,这就是所谓的屠龙之术。”

    赵宁终于明白李纲为何成为太子杀手了。

    这老头儿到底是把路走窄了。

    虽说他的话很有道理,历史上不少亲政的皇帝,都累成了狗,却收不到太好的效果,因为单靠皇帝一个人来治理政务,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诸如朱元璋或者雍正之类的勤政皇帝,最后会变成什么后果?

    那就是朕不眠不休,累死累活,但无论朝野,总是问题多多,永远都解决不完。

    当然了,这些与社会制度等硬核因素有关,赵宁不是政治家,也没想那么深远。

    后世的中国之所以能飞速崛起,得益于坚定的社会制度,但不可复制。

    不过赵宁品尝到了甜头,但凡能够借鉴一些,就足够他治理这个破残的王朝了。

    “皇帝当然要制衡官员,但光是制衡是不够的,不过你有一点是对的,只有各司其职,才能事半功倍。”

    李纲本以为自己的话会让赵宁醍醐灌顶,但此时看来,赵宁早就有过这方面的思量了。

    “既是各司其职,殿下想让老臣做什么?”

    赵宁抓住他的手腕道:“先生,本王需要一个反对派。”

    “反对派?殿下觉得这大夏的反贼还不够多么?”

    李纲也是摇头苦笑。

    “反对派不等于反贼,反对不是抬杠,更不是敌对,不管是一个群体还是一个国家,都不能没有反对的声音。”

    “但反对不能为了反对而反对,反对是补充和鞭策,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为了监察和督促,而不是为了颠覆。”

    见得李纲一头雾水,赵宁也只好换一种说法。

    “我希望先生做本王的魏征,做陈文龙的魏征,做童贯李庭芝的魏征,做文武百官的魏征,这样总该明白了吧?”

    李纲惺忪的老眼顿时亮了起来:“殿下你早这么说,老臣就明白了。”

    赵宁也是笑了。

    他将书桌上的一把戒尺双手奉给了李纲。

    “这就是先生的特权,这就是先生的亢龙锏,你可以用来教训文武百官,包括我赵宁。”

    李纲变了脸色,郑重地接过戒尺,但见戒尺上刻着一行小字。

    “大夏之鞭。”

    落款是:学生赵宁。

    一生大起大落,数起数落的李纲。

    老泪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