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武林外传:大内密探六六六 » 第十四章 初见娄知县(求收藏求评论支持!)

第十四章 初见娄知县(求收藏求评论支持!)

    老邢见燕小六一脸痛苦,自然不能再让他跟自己巡街了,人家那可是郭巨侠的女儿,这一掌下来可不得了!

    于是他赶紧扶着燕小六上医馆,郎中说了没有骨折方才放下心来。

    “六啊,以后你可别再这样莽撞了,他们是江湖中人,可不是平头小百姓,动起手来我们也只有吃瘪的份!”

    老邢谆谆教育道:“当年为师也像你一样不知道天高地厚,以为什么武功高手,都是小说戏文里瞎编的。”

    “娄知县上面有广阳知府,更上面还有六扇门和朝廷,这世上哪有江湖小混混的事儿?”

    “但后来当了官差,见识也广了,这才知道戏文里的武林高手都是真的!随便一个会点武功的小毛贼都可以藐视官府逍遥法外,你追追不上,打也打不过!”

    “所以这江湖中人,咱们能不招惹就不招惹,不然挨顿打都是轻的,要是遇上盗圣那种吃人挖心的江洋大盗,不但自己小命难保,甚至还可能危及全家呢!”

    燕小六见老邢一脸凝重的说道,便也专心起来,不禁问道:“那这些个武林中人功夫这么厉害,朝廷怎么管呢?”

    “那当然是六扇门和锦衣卫啊,金笨!”老邢笑道。

    “郭巨侠统领的六扇门,专门管理天下所有的缉盗追凶案件,我们这些捕快也是听从他们的调遣。”

    “而锦衣卫则是东厂的曹公公负责,监察朝廷和江湖上的动向,只要涉及谋反,一律格杀勿论!”

    “六扇门的密探,锦衣卫的缇骑还有东厂番子,无一不是武功高手,朝廷便是招募和培养他们来控制江湖!”

    燕小六心中一惊,这还是他第一次了解到武侠世界的朝廷势力分布!

    六扇门,说白了其实就是“三法司”的别称,即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所谓“掌天下之刑名”,是天底下最大的三个衙门。

    而衙门以门为名,其中轴线上的大门、仪门、宅门,每门各安两扇黑漆门扇,合计六扇,所以民间便以六扇门来代指衙门。

    这三个机构便组成了“三法司”刑狱审判系统,凡是审理重大案件,皇帝下诏让三司衙门一同办案,也就是所谓的“三堂会审”。

    但这个武侠世界的六扇门,却是由江湖人士代替了文官,直接对三司衙门进行管理!

    原本“三法司”只是人们对刑狱衙门的统称,但现在是真成了一个实权部门!

    至于东厂,这都是老戏码了,东厂因为天启帝得力助手魏公公的缘故,气势之盛,凌驾于朝廷各部之上,内阁都不敢招惹,锦衣卫更是早在前朝就确定了依附关系。

    而新登基的永历帝为制衡需要,又把西厂从故纸堆里翻了出来,但也只是刚刚成立不久,还未成气候……

    燕小六正在分析,老邢递过来一瓶红花油,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看来这伤确实不重。

    而老邢转头对药铺掌柜说:“柳掌柜,这钱先记上,开张发票等衙门的账报下来就给。”

    看来老邢要把这开销算成工伤报给县衙。

    这其实是不妥的,因为燕小六是在吃饭时因为私人恩怨受的伤,但这情况,娄知县就算知道了估计也还是会批。

    燕小六摇摇头,前世的大明朝就是乡绅偷税漏税,官吏贪墨成风才导致财政危机灭亡的,也不知道这世界又到了何种程度。

    两人随便吃了碗阳春面,老邢便让燕小六回衙门养伤,自己则继续巡街。

    因为之前的“雌雄双煞”刚闹完,还没有新的大事发生,老邢的工作又进入了空闲期,但他还是照例巡街打听消息,防微杜渐。

    而燕小六正好也还记得之前郭芙蓉施展“排山倒海”的动作,便也欣然应允。

    他刚回到衙门,便看见一名身穿青色官服的老头正在观赏戒石。

    所谓的戒石便是提醒官员不要犯戒的石碑,只要是府县衙门的大堂,旁边都会设有戒石,这还是宋朝传下来的规矩。

    而这正在观赏戒石的老人,自然便是七侠镇的一方父母官,大明朝正七品官员,娄知县了。

    燕小六也对剧中这位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七侠镇最大实权者充满了好奇,便上前行礼道:“小人是新来的捕快燕小六,见过县尊大人!”

    娄知县听见动静,便慢慢转身:“唔使多礼,你就系邢育森的徒弟燕小六?”

    燕小六闻言一呆,娄知县说的是粤语?

    对啊!娄知县其实是有登场的,在电影版里可不就说的粤语么?

    好么!李大嘴是东北口音,他娘好歹是一嘴京片子,怎么就能跟你这广东的羊扯上关系?

    见燕小六在发呆,娄知县很是不悦:“哦?不做声哦?”

    “我机我唔会港普通话,我应该好好学普通话!”

    燕小六见娄知县越说越是激动,赶紧道:“县尊大人别急别急!小人听得懂广东话!”

    娄知县一时大奇:“哦,你识听广东话?”

    燕小六点点头,他这口音虽然重,但自己理解起来没问题。

    不过话说大明朝的官员因为沟通需要,都是必须要学习官话的,成祖迁都之前的官话是太祖老家凤阳话,而现在自然就是BJ话了。

    但这娄知县却成了漏网之鱼,而他一见别人听不懂普通话就激动,难道他一把年纪才下放到基层当个七品官,就是这个缘故?

    而娄知县平复了心情,问燕小六道:“你唔去巡该,点解返嚟嘞?”

    燕小六便拿着红花油解释道:“和师父巡街时遇到了些麻烦,这不,回来养养伤。”

    随即他好奇问道:“娄知县这是?”

    “本县身为一方父母,自当时刻修身养性。”娄知县笑着问燕小六道:“你可识字?”

    燕小六摇摇头:“会的不多。”

    他自然是认得字的,但有些繁体他还真认不出,就还是维持人设吧。

    于是娄知县指着面前这块戒石,念道:“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这是出自五代时后蜀皇帝孟昶的《令箴》,而后宋朝太宗皇帝挑出其中四句,刻为戒石以整顿吏治。”

    “夫为官者,蒙圣上隆恩牧守一方百姓,上不负浩荡皇恩,下不欺质朴民心,外不失名节,内不违忠恕,何其难也!”

    他这明显是在自言自语地感慨了,燕小六哪想听他絮叨这个,于是客气道:“县尊大人时时勤拂拭,真是吾辈楷模,小人受教了,受教了。”

    而娄知县这时也发现燕小六一个乡野小民,见到上官态度谦谨,却也不卑不亢,谈吐自然,他微微点头,心中暗自记下。

    “你先回后院养伤吧!”他此时已有了爱才之心,老邢虽然兢兢业业,自己也用得顺手,但思想终究是市侩小民那一套,只适合当小吏。

    而这个燕小六却还有些灵性,稍加训导,与自己说话解闷倒也合适。

    当然他也只是觉得燕小六说话规矩,偶尔训导训导调节一下心态而已,他是有功名在身的前朝举人,与小吏可隔着科举这一重天呢!

    燕小六却没想那许多,这便行礼告辞,拿着红花油一步一拐地向后院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