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武林外传:大内密探六六六 » 第二十六章 白马书院

第二十六章 白马书院

    【叮!您的《铁桥马马步》进度已满,当前修为:后天一重!】

    此时县衙后院,老邢看着已经扎了半个时辰马步的燕小六,心中很是欣慰。

    他本以为这孩子想学武功只是临时起意,过不了多久便会知难而退,却没想到他还真坚持下来了。

    虽说这练功也才不过两天,但他这马步扎得相当地道,而且一次比一次坚持的时间长,说明他还是挺有天赋的嘛!

    “毕竟是年轻人,身体还没定型,有这股子朝气,练起来也有劲啊!”老邢心中不由暗想。

    而此时的燕小六虽然汗流浃背,腿脚酸软,但自信还有余力再扎半个时辰!

    这铁桥马马步果然是地道桩功,不但能大幅度增加腿力脚力以及筋骨,而且因为极其消耗体力,呼吸吐纳也不得不加快,还能同时修行内功!

    而纯阳无极功不愧为武当绝学,内力运转周天的同时也能缓解筋骨酸痛,所以这马步虽然只是初学,但这速度比之常人不知快上了多少!

    “好了好了,六啊,可别把身体给累坏了。”老邢笑着劝道,“练武讲究个循序渐进,可不要‘欲速则不达’哟!”

    燕小六闻言不禁一笑,老邢还知道个“欲速则不达”,但词儿不是这么用的啊!

    他这一笑顿时就泄了真气,体内正不断运转的内力意乱,一不留神就跌倒在地。

    ‘你看看,到极限了吧?’老邢赶紧上前将他从地上拉了起来。

    靠!还不是因为你!燕小六苦笑着道:“师父,我这也扎了两天马步了,这迅雷刀法……”

    而老邢把眼一瞪,自然拒绝道:“你也知道才两天啊?不急,人家练武功的那个不是一扎就扎上好几个时辰的?继续练!”

    燕小六也确实觉得自己还是操之过急了,但毕竟一个功法在眼前来回晃,实在眼热得紧。

    老邢见他不搭话,以为他有些丧气了,便补充道:“为师也不要求高了,等你啥时候能连续扎上三个时辰马步,我就把这《迅雷刀法》交给你。”

    他也看出来燕小六的底子不错,这马步扎得规矩,而且进步极快,没准真能学出什么名堂来呢?

    老邢虽然小气,但对于武功他可没有敝帚自珍的心思,这刀法在自己手上也没啥用,倒不如传给自家徒弟呢。

    他可没想过教会了徒弟饿死师父,燕小六武功练出来了娄知县让他把自己这捕头给替了怎么办,因为这件事基本不会发生!

    为什么?因为缁衣捕头虽然是不入流的九品,但只要有品级,那就是个官身,在不犯事的情况下是不会被辞退的,基本可以干一辈子。

    燕小六能力练出来了,要么被上面看上直接提走,要么等其他镇上捕头退休有了实缺,而如果想当这七侠镇的捕头,除非让老邢“出事”。

    自然退休,因公殉职,升迁离任,犯事丢官,总之不可能无故顶替。

    想想剧中的三次捕头换届,李秀莲是主动辞职,老邢是犯了忌讳,而燕小六是接到刑部调令升官了。

    所以老邢也是很乐意把燕小六给教出来的,他自信不会犯事,如此一来,燕小六要么是自己的助手,要么是自己的同僚,总之是个助力不是?

    而燕小六听老邢说的条件,三个时辰也就是六个小时,如果是普通人可能只会觉得遥遥无期,但他有系统有内功,应该不难!

    “好!三个时辰就三个时辰,可说定了哈!”之前为了四两银子都要砍半天价的燕小六直接一口答应!

    老邢很意外他答应得这么干脆,从中也感受到了他的决心,便点头道:“好志气!为师看好你哟!”

    他抬头一看正蒙蒙亮的天色道:“那就这么说定了,现在开始巡街吧。”

    两人出了衙门,老邢便安排上午他巡东街和北街,而燕小六则是西街和南街,中午他们便在同福客栈会合,在一起到街口“普及安全知识”。

    老邢此番安排也是动了点心思了,北街官府所在,治安那是没得说,而东街也是繁华地段,跟佟掌柜等商家也是熟面孔,蹭吃蹭喝比较方便。

    而南街和西街离官府较远,店铺也没几家,人流较少,清闲得很,捞不到啥油水,正好丢给燕小六。

    至于“普及安全知识”,这却是娄知县的命令了,他非常看好并且鼓励这种寓教于乐的行为。

    昨天老邢将燕小六打快板的事儿向娄知县一反应,顿时令其拍案叫绝,不但将他的捕快俸禄涨到了每月两钱,还单独划了一间堆放杂物的厢房给他住。

    本来这娄知县被之前雌雄双煞有背景而没能混上政绩闹得有些心堵,这燕小六的“快板宣传”也算是稍微纾解了郁闷之情。

    这利用快板来宣传安全知识,怎么也算得上是教化之功吧?不但提高了居民的素质和官府的威信,年底考核的时候好歹也能添上一笔。

    所以娄知县对燕小六也有了招揽之心,本来之前两人对话时就有了好印象,现在自然更是顺理成章了。

    至于这唱词嘛,就让燕小六和白马书院的朱先生先拟个草稿,他再润色一番把名字加上就行了。

    而燕小六自然也乐见其成,他正愁没时间练功,现在这西街临近西凉河,正好可以吹上几曲,而打快板也能练习指力腕力,再合适不过了!

    于是他就带着娄知县的书信,前往位于西街同福夹道的白马书院。

    至于为啥这夹道也名为“同福”,这就不得而知了,但这小路口挺偏僻,燕小六都差点没注意到。

    而一进路口,眼前顿时豁然开朗,白石板的街道两边种植着曲柳垂杨,每隔几步就有一座红柱大门,这是只有中了举的才有资格立的牌坊。

    道路尽头便是一座青砖白瓦的建筑,这便是方圆五百里最好的书院,白马书院了。

    燕小六还是头回来到这里,他本以为这白马书院也就一间茅草棚子,哪里想到竟然这么有派头?

    明朝时期科举兴盛,不但有朝廷设立的“官学”,民间也有许多宗族建立的“私塾”,前者相当于公立学府,面向全社会招生,给钱就能进,而后者则只对宗族子弟开放,比较封闭。

    而这书院便是介于两者之间,由私人发起并筹资建设,聘请名家大儒前来讲学,而招生也是不讲出身,只谈学费和成绩。

    而书院除了教育功能,同时还有学术交流的性质,各地名家大儒要传达宣扬自己的观点,就会到许多书院来讲学辩论。

    就譬如大名鼎鼎的“东林书院”,便是以批判朝政而扬名天下,引无数不满朝政的官员多方响应,这才形成了轰动一时的东林党人。

    而燕小六来之前都跟老邢打听好了,白马书院的山长便是那位朱先生,前朝进士,因为不满阉党势盛而投了东林,但后来又同样看不惯东林的空谈做派,愤而辞职返乡,接任了这白马书院,再不理朝廷政事,只以授书育人为乐。

    这白马书院在他接受之前不过是个普通书院,没什么名气,但现在却是方圆五百里之内最好的书院,就连广阳府的府学也不遑多让。

    燕小六也对这个朱先生充满了好奇,他在剧中怎么看都是一个普通乡村老教师,原来也有些东西啊!

    行!现在就来会会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