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逃荒:农门小福包不花钱就会死! » 第36章 那就兵分几路安排吧

第36章 那就兵分几路安排吧

    苏胜借口说他们几个去衙门找城守大人时,刚好看到那位大户在买地。

    也有李城守出面,才达成现在这样的好结果。

    而他也在衙门的舆图上看到是哪些地。

    在他的比划下,大家心里也有了个大概数,也知道自己能暂时使用哪些地方。

    于是接下来搭的木屋、草棚,也更规则一些,都开始规划起来了。

    “我只说了荒地的事儿,其他一句都没说。”

    苏胜说完这些,还怕妹妹会埋怨他多嘴,忙为自己解释了几句。

    “这样就很好了。”苏意忙笑道。

    想着如今城外的情况,苏意也能理解。

    一路无依无靠的这些同病相怜的人,如今有了粮也把这里当作自己的栖身之地。

    有了奔头,人心也就凝聚起来了。

    也得亏是在正确引导下,才有了个向好的局面。

    不然真成了乱民,与衙门发生冲突,再被上报到朝廷,当作造反收拾,可真是冤枉到家了。

    而现在开局算是很成功了。

    有衙门出面,能解决很多事情。

    就如苏胜说他们再进城时,已经有衙门的人带着城里的帮手坐着马车搬了桌子去河边,听说是要登记所有难民信息。

    之后会根据所有人的信息、意愿和能做的事情,做一个分类。

    等灾情过后领钱回乡的问题,有了信息登记,之后怎么解决,就看苏意这边与李城守怎么达成共识了。

    今天时间不够,他们只就所有的事情达成了意愿,回乡之事还在很久以后,不会在现在浪费时间的。

    但苏意觉得,与衙门可以晚些说,但与韩家却能早些商量。

    听说今天到河边的人又多了不少,但与李城守预估的数量,却少了很多。

    蝗灾发生一个多月了,人数少绝对不是受灾的人数少,而是分流去其他州县了。

    并不是所有人都直奔应州而来的。

    当下苏意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韩郎中听后觉得可行,但……

    韩长胜说道:“我们要买粮得往南走。”

    “想要更好安置外头的人以后还乡,往北开铺是最合适的,就是人手不够用了。”

    “还有车马。”韩长志也道。

    “李城守安排的人带了一批车马出去,我们明天也带一批出去,车马行怕是要空了。”

    “你若再安排人出去,怕是没有马车可用。”

    “回头我带着你们去趟青州吧,从那边看能不能也拦下一批人。”韩郎中开口。

    “青州那边若也像先前的应州,应该还有粮,车马也够。”

    “只要买了铺子,就以大户的名义施粥,若还有钱就捐赠一些给衙门,让衙门也动起来。”

    “只不像应城这边,李城守也说了,希望你的事情尽量不要再让别人知道,不然难免招人觊觎。”

    “只要撑住这个月,朝廷没道理袖手旁观,这可是几州县的灾情,不是一个小地方。”

    韩郎中想到今天小姑娘花钱的力度。

    猜测只要方向对,路子走得对,老天爷肯定会支持。

    而回春堂要拓铺,去哪边拓铺问题都不大。

    在应州附近州县更好,方便以后联合经营,巡铺也方便。

    “嗯,青州那边可以派人去,我打算直接往北,去葛州、锦州一趟。”苏意却道。

    此话一出,别说是韩家父子,就是叶云寒都是目光跳了一下,诧异地看着她。

    “并不是所有受难的人,都有能力逃出来的。”

    “越往北灾情越严重,受到保护的时间也越晚,因为朝廷在南边。”

    苏意一脸认真地说道。

    “有道理。”叶云寒眸光发亮地开口,“那就兵分几路安排吧。”

    兵分几路,首先是应城外施粥的事儿,还有施建的事儿。

    这个今天招的人手能够解决,这是代表应城苏大户的。

    再有南下买粮的人手,人手有了但没有车马,也是刚才韩长志提到的问题。

    另有大宅放了大量粮食,得马上安排人手住进去看家,还有四家铺子正常经营。

    这里需要继续大量地招进人手。

    这是苏意这边要办成的事情,而韩家这边施粥,可以直接将粮食交给衙门去办。

    作为回春堂捐赠粮食,在城中起到一个带头表率的效果。

    到不必自家人亲自守着如何。

    毕竟李城守已经在城中招募到大批可以出力的人手干活了。

    而韩家也要南下买粮,已经预测衙门会在应州各县收粮。

    粮行的粮食不够库存了肯定也会继续买粮进来。

    为了不将银子浪费在粮价上,他们已经达成共识跑远一些,台州不够就去元州。

    而现在,韩郎中提出要去青州将施粥阵线拉长,苏意要北上,深入受灾之地去施粥救人。

    这两路安排不能说不妥当。

    事实上,去青州确实能更合理地帮助到已经南下的一大批人,就像现在帮应州城外这批人一样。

    而北上葛州、锦州,正如苏意所说,要尽力挽救一下那些无力南逃的百姓。

    而且是事不宜迟。

    “韩爷爷,家里有可靠亲戚先找些来帮你安置应州这边的事情,回春堂也不能一直关着。”

    “韩大叔和韩二叔出门了,只能你自己坐阵了,青州那边……就派今天招来的人手去吧。”

    苏意说着看了韩长志和韩长胜一眼。

    今天他们匆匆去到牙行,主要招的就是管事之人和伙计,还有帐房。

    时间有限,要联系上那些待业在家的人还要谈成用工条件,就花了不少时间。

    “要不,买粮一事咱们取个巧。”苏意心念一转,又有了主意。

    “韩爷爷你下午去与城中六家粮行谈一下价钱,就说是买来施粥的,直接与粮行定一批货。”

    “一家定五千石大米,也有三万石了,吃完了这些,新粮应该出来了,蝗灾应该也没那么凶猛了。”

    “只要价钱在我们先前谈的合理线上下就行,不怕粮行赚钱,但咱们省下了人工和车马,还有时间。”

    “之后,看是韩大叔还是韩二叔,你同今天招的管事们带着人手去青州。”

    “盘铺、买粮、施粥,顺便给回春堂在青州赚个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