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异界坦克名单 » 主角装备数据

主角装备数据

    本书完全按照历史真实数据介绍,这也是唯一跟历史沾边的东西了。

    RSO轻型装甲车。1941年冬季,攻入苏联境内的德国装甲集团在苏联泥泞不堪的道路上,寸步难行。为了避免再发生类似的情况,德国委托奥地利的斯太尔公司设计生产一种轻型履带式装甲车。这就是RSO轻型装甲车。

    SdKfz251半履带装甲车。该车是德国发动闪电战核心步兵战斗载具,共发展出了超过20种子型号,全部生产量约15000辆。

    

    该车全重7.81吨,最大行驶速度52.5千米/时,最大行程300千米,可搭载步兵12人。这种装甲车本身具有一定的防御和攻击力,又可以提高步兵复杂地形的机动能力,是德国机械化步兵的最佳载具

    SdKfz2半履带装甲车。二战爆发后,由于当时一些火炮较重,且使用大型的半履带装甲车牵引又太“小题大做”,为此,德军希望装备一款小型的半履带装甲车

    PanzerIIA型

    乘员:3人

    长度:4.8m

    宽度:2.2m

    重量:7.2吨

    功率:140匹(105千瓦)

    机枪:7.92mm机枪

    火炮:Kwk30型20mm机关炮配备PzGr.39穿甲弹,PzGr.40高速穿甲弹,Sprgr.39高爆弹。

    PanzerIIF型

    型乘员3

    引擎迈巴赫HL62TR直列6气缸液冷汽油发动机

    重9.5

    全长4.81m

    全宽2.28m

    全高2.15m

    履带宽30cm

    最高速度40km/h平路

    主炮60倍口径20mm机关炮kwk30主炮弹。

    前甲板为35mm一体化装甲侧甲板厚20mm。

    LT-38

    炮塔转速:8.3度/秒

    仰角度:-10/25度

    装填速度:4.3秒

    武器方案:1

    车体装甲:50/30/30毫米

    炮塔装甲:50/30/30毫米

    穿甲威力:57/46/36毫米

    对应距离:100/500/1000米

    最大速度与爬坡角度:51千米/小时;39度

    战场辨识度:72%

    武器:37毫米KwK38(t)坦克炮*1;7.92毫米vz.37机枪*1

    PanzerkampfwagenIIIE型

    前型/级:二号坦克

    次型/级:四号坦克

    研制单位:戴姆勒-奔驰公司

    研制时间:1935年

    服役时间:1937年

    定型时间:1937年5月

    乘员:5人

    发动机:MaybachHL120TRM/12-cylinder/265hpMaybachHL120TRM/12-cylinder/265hp

    速度:公路:40km/h土路:23km/h

    行程:公路:165km土路:115km

    载油量:320升

    长:5.38m/6.41m(含火炮)

    宽:2.91m

    高:2.44m

    武器:3x7.92mmMG34机枪

    50mmKwK38L/42或50mmKwK39L/60炮

    弹药:7.92mm-6450发

    50mm-79发

    装甲:10-37mm/10-47mm

    PanzerkampfwagenIIIG型与E型唯一的区别就是加装了37mm炮盾,装甲略微加厚,为虎式坦克的前置车型。

    PanzerkampfwagenIIIJ型L型二者区别不大,均是在G型的基础上增加了前装甲与炮盾的厚度分别达到了50mm和60mm火炮仍为50mmKwK39L/60炮,为虎式坦克的前置科技。

    PanzerkampfwagenIV(外号军马)

    前型/级:三号坦克

    次型/级:五号中型坦克

    研制时间:1934年

    服役时间:1939年

    定型时间:1935年

    生产数量:约8800辆[1]

    德语名称:PanzerkampfwagenIV

    性能数据

    B型、C型D型、E型F型G型H型J型

    主要特点

    重量

    17.7吨

    C=18,5吨

    20吨

    E=21吨

    22.3吨

    F2=23,6吨

    23.5吨

    25吨

    25吨

    长度

    5.87米

    5.92米

    5.92米(F2=6.63米)

    6.63米

    7.02米

    7.02米

    宽度

    2.83米

    2.84米

    2.88米

    高度

    2,85米

    2,68米

    武器

    主炮

    7.5厘米KwK37炮

    7.5厘米KwK40炮

    主炮倍径

    24

    24

    24(F2=43)

    43

    48

    48

    主炮总长

    1.80米

    1.80米(F2=3.20米)

    3.20米

    3.60米

    3.60米

    寿命

    13,000发

    13,000(F2=6,000发)

    6,000发

    次要武器

    1×MG34

    2×MG34

    弹药量

    主炮:80

    MG:2700

    主炮:80(F2=87)

    MG:3150

    主炮:87

    MG:2250

    MG:3150

    装甲

    正面:30毫米/80°,30毫米/80°,(E=30+30毫米)50毫米/80°,80毫米/80°

    侧面:15毫米/90°,20毫米/90°,20+20毫米/90°,30毫米/90°

    后面:15毫米/80–90°

    20毫米/80–90°

    车顶:10毫米,15毫米

    底盘:10毫米

    炮塔正面:20毫米/80°(C=30毫米),30毫米/80°,50毫米/80°,50毫米/80°(炮盾80毫米)

    炮塔侧面:20毫米/65°,30毫米/65°

    炮塔后面:20毫米/75°,30毫米/75°

    炮塔顶部:10毫米,20毫米

    机动性

    迈巴赫引擎

    HL120TR

    12缸汽油引擎

    水冷式

    HL120TRM

    12缸汽油引擎水冷式

    每分钟表现:300匹马力/3000转

    容量:11.87升

    档数(前进/后退)6/1

    马力重量比:17匹/吨(C=16.2)

    15匹/吨(E=14.3)13.4匹/吨(F2=12.7)12.7匹/吨,12匹/吨

    最高速度:40公里/小时

    燃料量:470升,680升

    最大行程:200公里(路上)130公里(野外)300公里(路上)180公里(野外)

    履带宽度:38厘米,40厘米

    型号演变

    A型

    1937年10月推出的第一款四号坦克为A型,编号为1/BW。此型号的坦克很少走上战场,主要用作培训装甲兵及制造技师。[5]

    B型

    1937年,A型生产了37辆后,厂方开始生产四号坦克B型。[5]

    C型

    时值1938年,厂商在生产了42辆B型后又对C型进行了改制。军方此时将四号坦克定位为自走步兵炮,相对之后的D型也只是其改进版,实体没有太大改变。[5]

    D型

    1939年8月生产了140辆C型后,D型开始投入生产。1939年9月荷兰战役完结,军方决定加产四号坦克,并于9月27日予以编号SdKfz161。[5]

    E型

    1940年9月,四号坦克引进了E型。1939年12月至1941年4月期间并生产了280辆四号坦克E型。[5]

    F1和F2型

    1943年4月,四号坦克F型开始生产。装备长炮管的四号坦克F型名为四号坦克F2型,同时装备短炮管的就改名为F1型。三个月后,四号坦克F2型重新命名为G型,早期的G型与F2型没有太大分别。[5]

    G型

    G型生产的一年当中,其又小改进了几次。四号坦克在此时开始取代了三号坦克的地位。[5]

    H型

    H型于1943年4月开始生产,其车体改进为Sd.Kfz.161/2。[5]

    J型

    四号坦克J型,放大后可以看出阴影内只有三个回轮。[5]

    试作型

    为了加强四号坦克的火力,军方曾尝试将豹式坦克的炮塔连同其75毫米70倍径炮安装至四号坦克的车体上。但结果失败,军方认为四号坦克已到其改装极限。[5]

    PanzerkampfwagenVPanther(豹式)

    乘员:5人

    发动机燃料消耗:每公里3.51升

    车身重量:44.8吨

    发动机燃料容量:720升

    车身长度:8.66米[1]

    变速器型号:ZFAK7-200

    车身阔度:3.42米

    变速器种类:人手同步齿合

    车身高度:2.99米

    变速器齿轮:7/1

    行进速度(每分钟3000转)55公里/小时[9]

    掌舵系统:MAN单轴条掌舵系统

    行进速度(每分钟2500转)46公里/小时

    离合器:萨斯LAG3/70H

    行进范围:200公里

    掌舵比率:1:1.5

    履带型号:Kgs64/660/150

    主炮型号:KwK42

    履带阔度:660毫米

    主炮种类:坦克炮

    履带长度:3.92米

    主炮口径:75毫米

    悬吊系统:双扭力棒

    避震器:车身两边的第二或第七个震臂上

    主炮炮管长度:70Calibe

    可通过垂直障碍:0.9米

    主炮最大炮口初速:1120米/秒,使用Pzgr40/42型风帽穿甲弹

    可通过堑壕:1.9米

    主炮后膛:半自动

    可通过水位:1.7米

    主炮旋转角度:360°,每秒24°

    发动机型号:迈巴赫HL230P30

    主炮提升角度:+18/-8°

    发动机种类:V124冲程

    携带炮弹:79发,G型82发

    发动机马力:700匹马力

    瞄准器型号:LeitzTZF12(D型),TZF12a(A及G型)

    发动机排水量:29.095升

    瞄准器放大倍数:2.5及5倍变焦

    发动机压缩比率:6.8:1

    瞄准器视野:28及14°

    发动机燃料:汽油

    通讯设备:Fu5发报机及收报机,Fu2收报机

    PanzerkampfwagenVIAusf.ETigerI

    次型/级:虎王式重型坦克

    研制时间:1937~1941年

    服役时间:1942年—1945年(部分地区用至冷战)

    定型时间:1944年6月

    战车类型:重型坦克

    重量:56吨(早期)57吨(后期)

    车组:5人(车长,炮长,司机,装填手,无线电操作手)

    发动机:MaybachHL210P30-12650hp(早期)MaybachHL230P45-12700hp(后期)功率700马力

    最大时速:38公里(公路)/15~21公里(越野)

    行程:110-160km(公路)80km(越野)

    每百公里耗油量:公路450L越野650L

    油箱容量540L

    越壕宽2.3m越障高0.79m爬坡度35°

    全长:8.45m炮管指向前方8.451m炮管指向后方8.379m不带炮管车体长6.280m

    高:2.86m火炮中轴线高度2.195m地面至底盘高0.470m带车长指挥塔时炮塔高度1.200m

    宽:3.4-3.7m用战斗履带车体宽度3.560m到外侧轮盘车体宽度2.822m战斗履带宽度0.725m(附:使用运输履带车体宽度3.230米)

    武器:2X7.92MG34机枪和88mmKwK36L/56坦克炮(早)3X7.92MG34机枪(后)6XNbK3990mm高爆榴弹发射器(S雷)

    火炮俯仰角:俯仰角+18°~-9°

    火炮旋转方向:旋转方向360°

    弹药:88mm——87发7.92mm——4500-5700发

    装甲:(57吨型)

    炮盾135-150毫米0度镍铬锰高压铸钢(非重叠部分)

    炮塔正面102毫米9度PP7182镍铬锰钼轧制钢(被炮盾完全遮挡)

    炮塔侧面82毫米0度E22镍铬锰轧制钢

    炮塔背面82毫米0度E22镍铬锰轧制钢

    炮塔顶部40毫米90度E22镍铬锰轧制钢

    车体首上102毫米9度PP7182镍铬锰钼轧制钢

    车体首中63毫米80度E22镍铬锰轧制钢

    车体首下102毫米-25度PP7182镍铬锰钼轧制钢(有时外挂附加履带)

    车体侧上82毫米0度E22镍铬锰轧制钢

    车体侧下63毫米0度钢种E22镍铬锰轧制钢(被负重轮遮挡)

    车体后部82毫米-15度E22镍铬锰轧制钢

    车体前顶部40毫米90度E22镍铬锰轧制钢

    车体后顶部25毫米90度E32铬锰轧制钢

    车体底部25毫米90度E32铬锰轧制钢

    主炮的穿透力:(呈30度角射中)50%概率穿过率高质量靶板

    弹药100m500m1000m1500m2000m

    Pzgr39穿甲弹120mm110mm100mm91mm84mm

    Pzgr40穿甲弹171mm156mm138mm123mm110mm

    无线电设备:超短波Fu.2接受器超短波Fu.5发射器及接受器

    瞄准镜:卡尔·蔡司T.Z.F.9b瞄准镜。

    Bison自行榴弹炮

    类型:重步兵炮

    参加战役:1940年法国战役

    设计时间:1927年

    车组成员:

    1.车长(通讯兵)

    2.驾驶员

    3.炮手

    4.装填手

    行动信息:发动机功力(马力)65

    最大速度(千米/小时)40

    转弯速度(度/秒)17

    装甲信息:车身装甲(毫米)前方13

    两侧10

    后方14

    武器信息:炮155mmsIG33L/11

    标准弹药携带量(枚)20

    穿透力(毫米)56-94

    射速(发/分钟)5

    附加配置:一辆SdKfz251半履带装甲车附带一个装甲掷弹兵战斗班作为护卫,一辆RSO轻型装甲车作为弹药车伴随。

    Hummel自行榴弹炮

    车长:7.17m

    车宽:2.97m

    车高:2.81m

    装备火炮:sFH18榴弹炮

    火炮口径:150mm30倍径

    乘员:6人(驾驶1人,炮班5人)

    重量:24吨

    装甲厚度为10~30mm

    主要武器:SFH18L/30150mm30倍径榴弹炮X1

    18发炮弹

    次要武器:MG347.92mm机枪X1

    备弹600发

    机动性

    发动机V12梅巴赫HL120P30发动机

    动力输出296匹马力

    悬挂系统:叶片弹簧式

    平地最高时速42公里/小时

    马力/重量12.5匹/吨

    最大行动距离215公里

    次要配置:两辆SdKfz251半履带装甲车附带两个装甲掷弹兵战斗班作为护卫,一辆RSO轻型装甲车作为弹药车伴随。

    SturmgeschützIII突击炮

    别名:三突子

    重量:19600kg23900kg

    乘员人数:4

    生产时间:1940年[1]

    类别:突击炮、坦克歼击车

    引擎:迈巴赫MaybachHL120TR/12缸/300马力迈巴赫MaybachHL120TRM/12缸/300马力

    速度:40km/h40km/h

    行程:路面:160km路面:155km

    四突

    车长:5.38m6.77m

    车宽:2.92m2.95m

    车高:1.95m2.16m

    武器:75mmStuK37L/2475mmStuK40L/48

    2x7.92mmMG34orMG42

    弹药:75mm-44发75mm-54发

    7.92mm-600发

    装甲厚度:11-50mm11-80mm

    JagdpanzerIV,Sd.Kfz.162

    主武装:7.5cm炮,

    性能数据

    型号:

    JagdpanzerⅣ-4式反坦克炮

    Sd.Kfz.162

    JagdpanzerⅣ-4式反坦克炮/70(V)

    Sd.Kfz.162/1

    重量:

    24000-25000kg

    25800kg

    乘员人数:

    4人

    4人

    引擎:

    马巴赫MaybachHL120TRM/12缸/300马力

    马巴赫MaybachHL120TRM/12缸/300马力

    速度:

    路面:40km/h

    越野:18km/h

    路面:35km/h

    越野:18km/h

    行程:

    路面:210km

    越野:130km

    路面:210km

    越野:130km

    油箱容积:

    470升

    470升

    车长:

    6.85m

    8.50m

    车宽:

    3.17m

    3.17m

    车高:

    1.85m

    1.85m

    武器:

    75mmPak39L/43

    2x7.92mmMG34(早期)

    75mmPaK39L/48

    2x7.92mmMG34(早期)

    75mmPaK39L/48

    1x7.92mmMG34(晚期)

    75mmPaK42L/70

    1x7.92mmMG34

    弹药:

    75mm-79发

    7.92mm-1200发

    75mm-55/60发

    7.92mm-1200发

    装甲厚度:

    10-80mm

    10-80mm

    Jagdpanzer38(t)Hetze

    别名:38型坦克歼击车

    火炮口径:75毫米

    车辆编号:Sd.Kfz.138/2

    主炮:75mmPak39(L/48)型。

    副武器:7.92mmGM36通用机枪。

    黄鼠狼式坦克歼击车

    貂鼠(黄鼠狼)I(德文:MarderI),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戦期间由**德国所开发的对坦克自行火炮(或称坦克驱逐车)。

    中文名称

    黄鼠狼式坦克歼击车

    研制时间:1942年5月

    德文:MarderI

    作为暂时的解决策略,德军先打算将已经旧式化II号戦车,以及掳获的Lorraine牵引车此类车辆,均改装成对坦克自行火炮。而这就是貂鼠(黄鼠狼)系列的由来,搭载了7.5cmPaK40/1对戦车炮或是由苏联大量掳获的F-2276mm野炮所改造出来的7.62cmPaK36(r)对戦车炮。

    貂鼠I是于1942年5月,由在Lorraine底盘上安装7.5cmPaK40对戦车炮所开发出来的。由于本车原本就将引擎配置于车体中央,是非常适合自行火炮的设计。而在撤除车体后部的兵员乘坐用空间之后,代以安装火炮以及设置开放式的战斗室。不过战斗室仅由10~9mm厚的装甲板所构成,仅能防护成员免于轻兵器及炮弹破片的伤害,无法防护来自敌方坦克的炮击。

    在1942年的7-8月间,约有170辆的貂鼠I是由前述的Lorraine牵引车所改造的。另外有其他的法军坦克如HotchkissH39与FCM36等等,每次以数十辆为单位所改造出来的对坦克自行火炮,这些也常被列入貂鼠I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