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高维公约 » 将人类的视线投向“垂平域”外

将人类的视线投向“垂平域”外

    江涵再次醒来,已经是5月30日的早上5:40。他从书桌前爬起来,揉了揉他那酸痛的脖子,撕下来一张卫生纸,把书桌上流成一摊的口水吸走,然后开始重温昨天的场景。

    这次醒来,他竟觉得神清气爽了不少,思路里的垃圾都被清空了。他赶紧趁信使们的投影还未出现,叫了一份早餐外卖,拉开窗户通了通风,顺便整理一下思路,为接下来的居家计划做一下准备。

    现在江涵哪儿也不敢去了。本来还想着趁着最近没什么事情到书港新区去看两眼,现在江涵也意识到,以现在自己的状态,去找乔安娜的话对对方来说反倒是一种拖累。

    那就老老实实在塔什干呆着吧。

    江涵从窗口把外卖从无人机的舱口取下来,心里突然浮现出一堆问题:

    首先,我们的三维空间在高维空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地位?

    如果拿三维空间和二维平面做对比的话,如果这个平面是具有一定结构、且相对脆弱的,如水面上漂浮的油膜、一张蜘蛛网,来自三维空间的物质是很容易破坏平面的结构的。

    而假使这个二维空间是一个刚性的结构,根据无穷性原理,这张二维平面又会将三维空间一分两半。三维空间的人可以站在一张没有厚度、却十分坚固的二维平面上,这种思路让江涵感到很违和。

    其次,发明了高维技术的文明是个什么样子?

    他仔细思考了一下自己持有高维技术的效应,发现那个发来信使的三维文明应该和人类具有相似的习性:碳基生物、依赖水生存,具有广泛而深入的科学体系和具有阶级斗争的社会结构。那么按理说这种星球应该早就被人类发现了啊,难不成,他们在“空间”的另一个“平面”上?

    第三,高维技术是怎么从高维层面对三维空间产生效力的?

    江涵虽然认可先有现象、后有解释的科学思维,但高维技术的效力实在太违反他的常理认知。他想要去给高维技术一个科学合理的解释,但想来想去,他还是觉得直接找信使问一问更简单。

    信使:“早上好,主人。”

    江涵:“修改指令,对象为交流区块:第二人称指代使用代词‘你’,无特殊情况下,省略,应用。”

    信使:“权限确认,修改已执行。早上好。”

    江涵:“早上好,关于高维技术,我有许多问题需要向你们咨询,还请你们不吝赐教。”

    信使:“没问题,主人垂询,我们定当知无不言。”

    江涵:“你们是来自另一个三维文明,那个文明和我们相似吗?”

    信使:“并不相似。我们来自一个诞生不足70年的文明,该文明的生存环境到我们出生的时候就已经非常恶劣,到处都是黑漆漆的团状尘埃,这些尘埃具有不断向外吸收光和热量的效果,在我们的信息库里,那个文明被标记为‘零度尘埃’。”

    江涵:“零度尘埃?那你们对这个物质有什么了解吗?”

    信使:“零度尘埃不是一种物质,而是一种空间性质。高维技术在本质上也是在改变空间性质。”

    江涵:“那零度尘埃是不是高维技术使用的副产物?”

    信使:“这个我们不知道。”

    江涵:“你说高维技术的实质是改变空间性质,记忆读取的技术也是如此吗?”

    信使:“这个我们不知道,但是其他八项技术都有机理的。”

    江涵:“只有记忆读取技术不知道吗?”

    信使:“是的,记忆读取的技术和其他技术有很大差异。”

    江涵:“那你来解释一下高维技术对三维空间产生的影响吧。”

    信使:“主人说的是哪个三维空间?”

    江涵:“嗯?”

    信使:“拿三维空间内的平面举个例子,二维平面可不止有一个啊。”

    江涵:“这样,修改指令,对象为词典:定义由三个维度组成的空间为‘平域’,四个及以上维度组成的空间为‘空域’,人类生活及观测所在的三维空间定义为‘垂平域’,垂平域所有方向定义为‘平向’,高维空间内与平向相垂直的方向定义为‘歧向’,完全由平向构成,仅在歧向坐标上与垂平域不同的平域定义为‘悬平域’,由一个歧向和两个平向构成的平域定义为‘正平域’,由两个平向和非等垂方向构成的平域定义为‘偏平域’。应用。”

    信使:“权限确认,修改已执行。”

    江涵:“现在,你们来解释一下高维技术对垂平域产生的影响吧。”

    信使:“高维空间内共有四个‘歧向’,每个歧向都有其自身特殊的性质。”

    江涵:“等一下,把他们的性质告诉我,我给他们简单命名一下。”

    信使:“第一个歧向,也是性质最复杂的一个歧向,它可以独立与垂平域构成四维空间,也可以与第二或第三个歧向构成五维空间。在四维空间里,形如三维空间内由分子、原子组成的物质是存在的。而五维空间、六维空间里则没有。”

    江涵:“你们不是五维空间的能量体吗?怎么会牵扯到六维空间的事情?”

    信使:“我们并没有关于六维空间的信息,毕竟我们的技术没有牵扯到第四个歧向的。”

    江涵:“好吧,那么……修改指令,对象为词典:定义四维空间的构成歧向为‘广义歧向’,五维空间的两个构成歧向为‘次生歧向’。同时,四维空间定义为‘广歧空域’,五维空间定义为‘双歧空域’。应用。”

    信使:“权限确认,修改已执行。”

    江涵:“你们继续。”

    信使:“好的,高维技术是由我们信使通过垂平域的高级能量形式获得能量来源,经过构造高维能量的客观存在,贴近垂平域干涉其能量传递与物质变化,达成高维技术的对应效力。”

    江涵:“那你们所说的高级能量形式具体是指?”

    信使:“这个我们也不清楚。”

    江涵突然感到有些不安,信使们的一问三不知让他开始怀疑,零度尘埃可能是高维技术使用的副产物,而最后一个问题显然加深了江涵对于这个问题的判断。他知道现在信使对自己知无不言,那就是有人故意隐瞒了这个问题。

    那么是谁在隐瞒这个问题?首先不可能是零度尘埃文明,他们自己就覆灭与零度尘埃之中,怎么可能不给信使交代一下这种问题的根源?

    只有持有记忆读取技术的信使机理不明,这也让江涵隐隐约约感到一丝异样。联想到自己出生那个年份发生的一起集体卫生事件,江涵心里已经有了一个答案。

    不过,现在,这个答案显然还不适合说出来。

    因为说不定,他的背后就有一双眼睛在盯着他。

    江涵:“你们控制的这几项技术,我都已经了解了。只是对于这个气相实体……因为是第一次接触,所以也不大了解,接下来咱们到客厅里去实验一下吧。”

    信使:“好的。”

    江涵:“使用这项技术需要递交哪些参数,也是坐标位置吗?”

    信使:“除了坐标位置,还有气相实体的大小参数。”

    江涵:“气相实体是一个具有尺度参数的能量体吗?”

    信使:“没错,作为对垂平域具有显著影响的能量体,气相实体与我们之间有明显的差距。气相实体的尺度和它储存的能量正相关,但不成正比。具体的比例参照自然对数函数。”

    江涵:“横轴是能量,纵轴是体积?”

    信使:“纵轴是半径。”

    江涵:“明白了,那么气相实体是有最低能量限制的?”

    信使:“是的,这一能量限制的数值为1.26E+07焦耳。”

    江涵:“看来气相实体储存的能量很大啊!”

    信使:“可以这么理解。”

    江涵:“那如果要建立一个数学模型的话,气相实体的半径和能量有倍数基数吗?”

    信使:“倍数基数就是这个,E(能量,基础单位为焦耳)=1.26E+07e^r(半径,基础单位为米)”

    江涵:“那么,气相实体存在r=0的点吗?”

    信使:“气相实体在体系能量过低的时候会吸收能量,直到维持住一个E=2.52E+07焦耳的健康平衡点。这个能量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补充,光能就是其中一种。所以经常让它晒晒太阳,它就会长得很大。”

    江涵:“它有最大尺度点吗?”

    信使:“当然了,当它的半径超过饱和平衡点r=68.12m的时候,它就会通过产生围绕自身的旋转气流来释放自己储存的能量。”

    江涵:“感觉还是有点大啊。那我们还是选一个处于健康平衡点的气相实体在我面前1米的位置释放吧。”

    信使:“收到指令,正在处理……”

    一个蓝色的光球几乎在眨眼之间就在他眼前完成了。他拉开窗帘,阳光照进陈设简陋的客厅,这个叫做气相实体的东西,竟在蓝色的网栅状球体的外侧形成了气泡状物质,一弹一弹的。那样子活像前两年火起来的那种和水密度相等、高表面张力、但又不溶于水的有机物倒到水槽里变成一团的景象,让他有了一种想要摸上去把玩一番的冲动。 

    信使:“主人,它有电。”

    江涵:“这个体系的存在很危险吗?”

    信使:“如您所见,这个体系最外层呈现肥皂泡样,这是气相实体的相界,而整个气相实体与外界的受力点也分布在这个曲面上。而稍微向内侧一点的一层蓝色网栅状结构,则是整个能量场的能量分布点,是气相实体的电磁干涉网。”

    江涵:“气相实体是一种物质吗?”

    信使:“按照严格定义,它应该也是变换了的空间性质,只不过和固相、液相这些实相不兼容罢了。”

    江涵:“也就是说,气相物质可以自由通过气相实体,而液相和固相就不行?”

    信使:“没错。”

    江涵:“那样的话,还是叫它能量场更为合适。”

    江涵又查看了一下气相实体的性质:“体系过大时自旋产生气流、与较大共轭化学物质体系释放电能、部分非牛顿流体性质、经加速激发形成破坏力较强的刚性粒等。”

    加速?

    江涵:“话说回来,记得我们刚见面的时候,你们不是以一种高速旋转的姿态来到地球吗?”

    信使:“那是因为我们分布在双歧空域的能量在快速传送的时候是很低的,而为了维持比较低的能量状态,我们需要产生较大的引力来维持自身的稳定,而为了平衡掉这种引力作用,我们会用高速自旋的离心作用达到稳态。”

    江涵:“所有能量体之间都有这种引力作用吗?”

    信使:“是的。这种牵引作用与我们的存在量有关,而K(存在量)=R(存在常数)×E^(5/3)(能量),R的单位是J^(-2/3)。我们的牵引作用强度Ft=G(牵引常数)×(K1×K2)/d^2。”

    江涵:“所以静止的两个气相实体也会互相吸引。”

    信使:“是的。”

    江涵:“有没有一种可能,可以让两个能量不同的气相实体对旋,来形成一个刚性粒组成的稳定的‘二粒同轴’结构?”

    信使:“请稍后,正在推导其形成的可能性。”

    ……

    信使:“有形成这种结构的可能性,但此结构整体虽然能够静止,破坏力却很强。”

    江涵:“破坏力?”

    信使:“最大的气相实体和最小的气相实体组合,外径达到61m,内径只有3m,厚度2m,稍加作用力可以达到120枚沙皇炸弹的威力。”

    江涵:“形成二粒同轴后,气相实体的整体能量不应该是下降的吗?”

    信使:“储存的能量是下降了,但是能量释放效率却大幅提升了。二粒同轴的激发属于瞬时接触,第一次接触会让二粒同轴沿着接触来源的相反方向快速移动,而第二次来自另一侧的接触则会让二粒同轴体系内的能量在瞬间释放出来,惊人的破坏力也是第二次释放引发的。”

    江涵:“也就是说形成二粒同轴会降低气相实体能量的缓释性。”

    信使:“可以这么理解。”

    江涵指示信使生成了一个相对小一些的二粒同轴,一个硬币大小的圆孔“玉环”就浮现在了他的眼前。这圆环纵截面呈水滴状,尖头朝外、钝头朝内。看上去没有一点质量,也没有受一点儿重力。表面光滑、有乳白色光泽。江涵从一侧轻轻一推,那“玉环”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到了另一头,打碎了客厅里的一扇窗户,并在窗框上显出游离的电光。小区治安的防盗警铃随之拉响,发出的巨大声响把江涵吓了一跳。

    信使:“主人没事吧?”

    江涵:“没关系,就是吓了一跳。”

    江涵惊魂未定,看了看自己被烧伤的手指,明白这个东西虽然在原理上是电中性的,表面却有很强的电流流过。

    他联系了一下小区物业,确认了那些碎玻璃和流体没有造成人身财产安全损失。又从家里找出以前制作书写纸的那些器材,在信使们的帮助下,重新把一块自制的简陋双层玻璃安到了窗框上。等到修复工作完成,江涵才发觉自己手指已经开始渗血了。

    收拾完一片狼藉,江涵又和信使们谈论了三维空间内气相实体相互牵引旋转、构成一个封闭体系的可能性。这一次信使们果断跳过了演算的环节,直接顺着江涵的思路模仿二粒同轴构建出了四粒同心的体系。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和推导,江涵为这个四粒同心体系总结了以下五条性质:

    ①四粒同心的壳层具有单向力场,对于气体分子作用不明显。对于结合紧密的固相或液相,四粒同心会对接近它的物体有强烈的吸引作用,这种作用于强相互作用类似,是一种短程力。力的大小符合类似核力的经验公式。

    ②四粒同心的单向力场表现在宏观上就是“只许进不许出”,使用气溶胶进行实验时气溶质会和气体分离,沉积在球壳的底部。

    ③将四粒同心的自旋或公转方向反向,则会使单向力场反向。这也是江涵得以从那个牢笼中毫发无伤地逃脱出来的原因。

    ④将两个自旋方向相反的四粒同心叠加起来,则可得到双向封闭力场。

    ⑤四粒同心的能量状态极为稳定,一般不用担心坍缩的问题。

     

    忙忙碌碌已经到了深夜,江涵把一天的实验数据用纸质报告整理了出来,躺在床上,看着一页页高维科学的内容,心里说不出的满足。这是人类第一次将视线投向垂平域之外,让江涵看到了高维空间的广阔。几何高维空间区分于现代物理学中经典十一维超膜时空,空间内所有方向上的距离等价。也就是说,“额外方向”上长度为一米的尺子,在三维空间的任意方向上长度仍是一米。这一点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四维时空理论与几何高维空间的兼容性,也就是说,江涵需要抛去固有的成见,以全新的、无知的眼光发掘几何高维空间的性质。这种面对全新领域的感受让他感到新奇、欣喜。他隐隐感受到,高维技术有可能给人类带来新一场能源革命和工业革命,人类的生产力可能会在高维技术的机遇之下蓬勃发展,为当前踟蹰不前的科技带来全新的力量。

    正在江涵开始构想未来人类社会的时候,一股巨大的困意突然袭上他的大脑,他还没来得及把报告整理好,就倒在一旁、沉入梦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