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高维公约 » 幕间 生长在风雨中的小胡杨

幕间 生长在风雨中的小胡杨

    外面的世界

    廖叶文斯坦塔什干市

    这天,塔什干一个社区警哨里,几名警察正在处理报案。

    从5月28号晚上十点开始,报案的人就多得数不过来了,警察们也很纳闷到底出了什么事情,可当一封从军政府高层发来的文件传到这些人手上之后,他们立刻就对眼下的情况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报案者:“你听我说啊,就在昨天晚上,有一群红色的小光点突然……你掏枪干嘛?”

    警员:“感谢你的配合,‘危险武器持有者’,根据第229号防卫部文件,你被就地处决了。”

    砰!

    警员:“你们过来收拾一下,做好个人防护,刚才好像有个人被吓跑了,我追上去问问……喂!那边那个!干嘛呢?!”

    逃跑的人:“不要杀我,不要杀我,我不是‘危险武器持有者’,我只不过是那个运气不好的……”

     

    砰!

    逃跑的人身边浮起一串红色的光点,警员心里一惊,对着那片光点清空了自己的弹匣。

    砰!

    砰!砰!

    砰!喀……

    可还没等这位警员换完弹匣,那片红点就散作一片红雾消失不见了。

    警员放下了手枪,但心里却有些发慌,直到刚才,他还以为文件中关于“红色光点”“危险武器持有者”等描述,是在描述一个集体精神卫生安全事件,就像80年的那群“书港新区的老鼠”一样,都是些幻觉。而当他自己亲眼看到这个现象之后,他明白,现在事件的发展,连军政府都无力控制了。

    “Hello,we’reIEFwhichstandsforIntelligentEnergyField.CanyouspeakEnglish?”

    他明白自己脑中这个声音不是幻觉,而且也没有什么精神疾病,能让自己听到有如此条理的句子。他重新给自己的手枪装满子弹,然后把枪口对准了自己的脑门。

    “再见了,妈妈,我爱你。”

    砰!

    这位平凡的警员倒下了。

     

    发生在这位警员身上的现象并非孤例,5月29日至30日短短27小时内,就有136个高维技术持有者因“持有危险武器”的嫌疑被就地处决。其中有几个人是真的使用高维技术袭击了非技术持有者,但其中也有学生、研究员、工程师、程序员、教师、媒体工作者和作家。在对比个人信息之后,不少武装人员也很奇怪为什么这些人也会持有危险武器,因为他们的工作本身就比自己稳定得多。

    5月31日早上7:00,廖叶文斯坦军方发表声明,发生在首都塔什干附近的大规模清剿非法持有危险武器的行动宣告结束,只有两位嫌疑人仍未归案,但均已排除威胁。而吴征坐在前往书港新区的列车上,看着手机上的消息,心里思绪万千。

     

    2081年7月2日,吴征出生于廖叶文斯坦一个无名小镇里,比江涵要小一岁。10岁时父母在战乱中双亡,成了孤儿;11岁被人贩子卖到正台行政区安化集团的厂房里做苦力,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即便如此,吴征还是展现出与其他童工截然相反的一面。吴征沉默寡言、不善言辞,平时就爱看看书,时不时就向上级借书看。他的上级也比较喜欢这个埋头苦干、勤奋好学的“好学生”,给了他不少钱供他读书,还要收养他做干儿子。

    然而,“好学生”吴征是不可能不被欺负的。安化集团总裁的大小姐经常来他们厂里监工,仗着母亲的势头,经常欺压厂里员工。一天工厂的六七个工人忍无可忍,把这位大小姐强暴了。而当时的吴征有一个好朋友,具体姓名已无从得知,据吴征会议那人姓王,我们暂且叫他小王。小王和大小姐平时关系还不错,两个人经常一起玩,吴征也会给两个人讲历史故事听,而那些工人就指认是小王和吴征干的。已经失去理智的大小姐精神崩溃,也不敢指认那些真正的凶徒,而小王就这样被几个工人摁到认罪书上签了字。

    事发之时,吴征在新河藏书院并不知情,可当他回来听到一点风声时,立刻就明白了自己的处境。在清楚了解自己无力反抗后,13岁的吴征便开始了逃亡生涯。接下来的四年里,他跟人干过暗杀、抢过银行、甚至还曾经跟着一伙地方武装当过童兵。不仅如此,他还结识了两个生死之交,刘瑜和何平。两人感慨于吴征的经历,为吴征提供了容身之地。在接下来的四年里,吴征更是抓紧一切机会学习科学知识、政治法律和现代技术。他知道这是认识外面更广阔世界的机会。如果可能的话,他还想到祈泰看一看。

    2097年5月28日,零度尘埃信使到访地球,吴征当时正在塔什干执行暗杀任务,然后突然发现自己就成了被暗杀的对象。不过好在他被分配到的技术还算凑合,让他得以借助高维技术完成自己的“暗杀”任务,同时逃开军方检查、安全回到了书港新区。

    回到书港新区,吴征的神经没有丝毫松懈。就在前几天,“家人”那里传来消息,有一伙极端环保主义组织集结了大量武装,准备袭击自己的所在地,书港新区。

    “不打首都、不打书港”,已经成了廖叶文斯坦境内所有武装的隐秘共识。不打塔什干,是因为“未熟之玉”在那里坐镇,据说一颗巨型核弹正深埋塔什干地下几百米深处,如果未熟之玉组织的存在受到威胁,这帮战争疯子将连带着整座城市与来犯者一同陪葬。而不打书港,是因为书港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祈泰人支持的,书港70%的人口都是祈泰人或廖籍华裔人,打书港新区,本质上是跟世界第一强国祈泰叫板。

    要打书港新区,这群武装的来历肯定不简单,最起码背后有另一个军事强国的支持。

    不过,现在到底是十六国集团还是复兴计划打过来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在下一轮军事冲突之中保护好自己,同时让自己不暴露。

     

    吴征:“我回来啦!”

    刘瑜:“欢迎回家!”

    何平:“吴征回来啦?任务怎么样?”

    吴征:“轻松搞定。”

    刘瑜:“嗨!还用问了?我们的战士,肯定是所向披靡啊!”

    吴征:“最近几天屯点物资,有人要打书港新区。”

    刘瑜&何平:“什么?!有人要打书港?!”

    何平:“中亚还能不能找到个和平点的地方了?!”

    刘瑜:“何平点的地方。”

    何平:“和平!成天打仗到处乱跑你乐意啊?”

    刘瑜:“实在不行咱们回祈泰吧?”

    吴征:“能去的话早去了。先想想怎么在这破地方赚够钱吧!”

     

    傍晚,吴征坐在自己的地铺上,双腿盘起,盯着眼前的九个小红点看着出神。在这双年轻的眼睛里,世界已经变得远不及“广大”一词所能形容了。高维科学的框架,开始在这个少年的眼中展开,这也是以他之前对世界的见解,所不能见到的。

    大停电……

    除了我,还有一位青年还没有被杀。

    现在那一位青年,正在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