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武神之刺破黑暗 » 第四十章.空荡荡的村子

第四十章.空荡荡的村子

    四人吃完饭,稍微修整了一下,便再次出发,前往日落城,是的,武天皓计划的突破点,就是他和樊乂曾去过的日落城,这日落城就是丹阳县最大的一座城,丹阳县的县衙就建在这座城里。

    经过小半天的赶路,武天皓四人为了加快速度,舍弃了宽阔的官道,而是选择了小路,反正大家都是轻装上阵,走小路也很轻松。

    “诶,皓子,你看那是什么。”

    武天皓眯了眯眼,远远的看见前方有人,因为路是小路,七拐八弯,花草树木也很茂盛,只是隐约看到一点。

    武天皓不想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于是带着三个人一起隐藏在了树上,想着避开那些人。

    不一会儿,那些人慢慢靠近了,这时武天皓四人也能看清楚了。

    是一个马车队,十数辆马车,每一辆马车上都拉着一个等人高的大木头箱子,而赶马车的人全都是身穿捕快服,腰间佩刀。

    待车队离开后,武天皓四人才从树上下来。

    飘小絮率先开口道:“看样子是衙门的捕快,不知道在押运什么东西。”

    江义恒蹲下身子,伸手摸着车轮印子,“你们看,这车轮印还挺深。”

    “嘿,真是奇了怪了,衙门的人押运东西,不走官道,走什么小路?”飘小絮吐槽道。

    武天皓则是皱着眉头,官府的人运送东西走小路,而且那些大箱子也不知道装的什么,很深的车辙。

    再联系到之前许老说的话,加上自己的猜想,联系一下目前掌握的蛛丝马迹,武天皓立刻有了一个猜想,“嘶”,武天皓不禁到吸了一口凉气。

    不得不说,武天皓的脑子好用的很,这似乎是天生的,在这一行人里,樊乂虽然不像表面上那样憨,但一般也懒得思考这些,江义恒只是比较细心,但这么正直一个人哪能想到那些,至于飘小絮......砍人的时候叫上她就行了。

    “走,沿着车辙,看看他们从哪里来。”武天皓挥了挥手。

    随后四人开始沿着车辙开始追踪马车队的来源。

    不过一个时辰的功夫,四人便找到了车辙的起始地点。

    “这周围啥也没有啊。”樊乂左右看了看,周围都是花花草草。

    仿佛这车辙就是从这里凭空出现的。

    江义恒再次蹲下身子仔细观察地面,片刻,开口道:“不,不是凭空出现的。”

    三人一齐看向他,江义恒沉声道:“马车来时的痕迹被处理过。”

    武天皓皱了皱眉,沉默片刻道:“这样,咱们四个分散开来,找一找周围有什么线索,一炷香后,还在这里集合。”

    “好,”

    随后四人便四散开来,寻找蛛丝马迹。

    一炷香后四人再次碰头,樊乂最后一个到,但是指着一个方向,率先开口道:“那边......那边有个村子。”

    跟着樊乂的指引,很快四人便站在了一个村子的村口处,从外往里看,一个人都瞧不见,而且这正午时分,整个村子连一丝炊烟都看不到,这可就太奇怪了

    武天皓深吸一口气,提枪在手,开口道:“都小心一点,探查一下这个村子。”

    樊乂三人点了点头。

    刀盾提在手,樊乂走在最前面,飘小絮缓缓抽出长刀跟在后面,江义恒倒拔出腰后双刀,挽了个刀花变成正手持刀和武天皓一左一右。

    村子里没什么破坏过得痕迹,但,就是一个人也没有,不一会儿四人已经将村子转了个遍,什么都没发现。

    “这么一个村子的人都消失了?但看着村子也不像废弃的样子啊。”飘小絮疑惑道。

    武天皓则是眯着眼,难道,刚才的马车车队?想到这里,武天皓浑身发冷。

    武天皓从小在学舍念书,在安详的小镇生活,在他的世界观里,官府应该是能管理百姓,能为百姓办事儿,也能保护百姓的,可这次遇见的这件事儿,无不指向一个可能,那就是官府与山贼有勾结,这让武天皓一时有些无措,有些茫然,官府不该是正义的么?虽然自己之前有过怀疑,但看到的这些东西,让他不得不有这种猜测,他有些难以接受。

    但难以接受归难以接受,事儿还是得接着做,武天皓只能先甩开脑子里那些想法。

    接着四人再次向日落城走去,但这一路上,气氛明显有些凝重了。

    那可是一个村子的人啊,虽然村子不大,可怎么也得有几十户,百多号人吧,难道就这么消失了?再加上之前牙谷里的山贼做的事情。到底是什么人,掳掠这些无辜村民干什么。武天皓的眉毛都要拧在一块儿了。

    ......

    方文,丹阳县的一个小捕快,家里的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父亲平日里就是下地干活儿,种种庄稼,偶尔也会去打点短工,母亲则是在家操持家务,偶尔做一做女工,可以说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家庭了。

    而方文因为不愿意受种地的苦,家里也没钱供他去上学舍,从小就是个捣蛋孩子,而他的父母就他这一个孩子,也是一直迁就着,就这样一直混日子,到了十七八岁。

    种地是不会种地的,大字也没识几个,长工短工的也不愿意去受那个苦,至于参军,可别提了,那可不是随便就能去的,没点钱打点关系,根本参不了军。当然除非去北方守长城,但方文可不愿意去那种苦寒之地,所以最后还是去当了捕快。

    大周的捕快并不算是什么高级职业,县衙的跑腿送信打杂收税什么都干,反正上边让干啥就干啥,大都不算正式编制,也就是临时工,也叫做白役,自然也就没有俸禄可拿,只有一点工食费的补贴,其实也就是伙食费,也没多少。

    而这个时代又是农耕为主,特别又是靠近苍梧森林这边,土地比较肥沃,所以这些临时工大都都是一些无所事事的混混,至少还给发个伙食费不是?

    但方文却觉得舒心的很,没事儿的时候经常一身捕快服,腰间挎着一把刀,在街上晃荡。

    他也没什么志向,觉得这么混着也挺舒服的,就连混个正式编制的想法都没有。

    要知道,像这样一个中等规模的县城,设有八十个捕快的位置,但只有其中的四个捕头和少数十多个捕快能得到正式编制,每月拿俸禄,虽然不入品级,但也算是小吏了。

    不过大部分还是像方文这样的,编外人员,临时工。

    但前一段时间,方文他们这些捕快时不时的会被派去做一些押运东西的活儿,有捕头带着,不让瞎问,也不让乱说话,他只知道那是一个个大木箱子,在运送的时候,偶尔还能听到里面有动静。

    当然他们一群小捕快可没资格知道里面是啥,只是私下里才想可能是什么活物吧。

    但每次做完这趟运送的活儿,上面都会发下二百文到五百文不等的“工钱”来,每个月光是凭着这点收入都比自己每月的工食费要多了。这让方文开心得很,都已经开始计划着娶老婆了。

    不只是方文,可以说大部分混吃等死的捕快都是这种想法。

    日落城的县衙不算大,除了正堂,大小房屋十几间,还有两组四合院,一组是县令大人的,另一组,自然就是县丞的了。

    此时县丞大人正在自己的书房里踱步,双手背后,走来走去,不时地皱眉。

    作为一县之丞,正八品的官阶,虽然要比县令低上一品,但也是朝廷命官,县令是没资格直接任免的,只接受吏部管理。

    但到底只是县令的副手,房仕龄已经在丹阳县做县丞三四年了,平日里也会处理一些县里的事情,但一直以来,县令郑文来都对他有着一些限制,很多东西不让他参与。

    这让他很是奇怪,他只是一个想要办一些实事的人,考取功名也是为了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一开始总以为是郑文来害怕他夺权,可渐渐的,他发现不时那么一回事儿,这让他更加奇怪。

    而且他发现,这几年抓紧监狱里的犯人,几乎就没有放出来的,这只进不出?但县令不允许他插手牢里,他也没办法。

    而就在一年前,他又偶然发现村民失踪一事,听说几年前就开始了,可自己为什么从来没听人上报过。

    于是,房仕龄开始暗地里培养几个心腹手下,开始探查县令到底有什么隐瞒着他,很快,他便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顺着这些蛛丝马迹,他隐隐猜到些什么,随之而来的就是愤怒。

    作为一县县令,父母官,他怎么能,他怎么敢!和山贼勾结!

    之后,房仕龄开始暗暗和一个名叫王朗的县尉开始接触,因为他知道另外两个县尉都是县令的人,只有这个前两年从军队退下来的王朗自己才有机会接触,并且此人是一个正直之人,还跟房仕龄说,如果你说的是真的,那我王朗义不容辞。

    但要想找到证据并且扳倒县令,再将他绳之以法,这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丹阳县所设的三个县尉,每人手下都有一百人的兵员编制,退伍老卒很少,大都是征发当地百姓,他们不算是正规军,只能算是地方民兵罢了,平时也会操练,而战斗力大概有辅兵水准。

    自从知道县令和山贼勾结,掳掠百姓的以后,房仕龄恨不得立马将县令绳之以法,但郑文来的根基何其深厚,他在这日落城当了十几年的县令,十几年的经营,岂是能随意撼动的?

    房仕龄只能是步步为营,也不敢太过激进,否则一旦让郑文来察觉到什么,恐怕自己很快就会死于“山贼”之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