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清奸臣 » 第七章“手摇式纺纱机”

第七章“手摇式纺纱机”

    曹雪芹去牙行买了18户木匠和4户铁匠下人,然后在自家院子里做起珍妮纺纱机,曹雪芹先把珍妮纺纱机构件画出来,并把尺寸标注好。然后让木匠们分开部件制作支柱,横木,木杆,托架,手柄和木轮

    然后让铁匠制作铁定,铁条,以及转珠和转轴。

    通过一星期的准备和纠错,最后组装起来,曹雪芹让人准备了羊毛纤维,棉纤维原材料(棉、毛、麻纤维纺纱)准备好,自己亲自操作。

    荣儿格格带着两个丫鬟坐着看着曹雪芹在表演,看到秦雪琴亲自动手,笑着说到,你堂堂一个状元就干起来这女儿家活来,曹雪芹笑而不语,直接上手。从远看这个纺纱机的结构比较简单,它用四根支柱和几根横木,组成一个长方形的机架。机架的一端安设并列着的两排纱锭。机架的上面,横着两根彼此紧贴着的木杆。两根木杆安放在一种托架上,可以随意前后滑动。在机架的一侧,安上一个带有摇柄的大轮子。大轮子上绕着皮带,皮带又绕在机架下面安装的一根转轴上。转轴通过传动装置,同两排竖着的纱锭相连。

    只看曹雪芹用右手摇动大轮子,左手掌握着托架。随着大轮子的转动,所有的纱锭也就转动起来。这样,经过预先梳理和粗纺的棉花也就得到拉伸和拧绞,同时纱线也就纺出来了。

    荣儿格格和两个丫鬟张大小嘴惊讶看到令人震惊事情发生了。这上面有84个锭子,直接就出现84锭纺织好纱线圈,一个人轻微转动摇轮,直接就出现84锭纱线,而在清朝,一个人只能做出一锭纱线,一个人赶得上84个人,而且看这样子,还可以继续加锭子,加一个就又能增加一锭纱线,这意味着什么,荣儿格格眼睛中闪现着不一样的光。

    随后激动跑过去不顾两个丫鬟在,就直接扑进曹雪芹怀中:“老爷,你是神仙吗,这是变出来的吗?”

    让曹雪芹虚荣心直接爆棚,想着这算啥,如果给我材料我可以造出原子弹。

    曹雪芹有意识让自己夫人荣儿格格负责家里产业,他还是以自己在朝中地位做努力,之所以做出纺纱机,一个是赚钱,第二个是以后有钱了,可以建造钢铁厂,以及造船厂。这些都需要钱。现在朝廷还没有这方面想法去全盘的进行洋务改革。等到同治帝,光绪帝,慈禧太后,那个时期,国家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才会觉醒要改革,才能求存,即使那个时候也是被洋人一点点侵略才打开洋务改革。落后就要挨打,不挨打,这群封建统治者也不会想着改变不是。自己现在做的,一个是赚钱,第二个是掌权。下一步就是为了升官做努力。

    纺纱机事情,荣儿格格亲自去了一趟恭亲王府自己父亲六王爷那里,随后六王爷和福晋,带着两个儿子过来了,看到荣儿格格一个人转动手摇轮,轻松的就纺织84定纱线,当场震惊不已。随后两个王爷儿子激动坏了。因为大家都不是傻子,这么明显一个人完成84个人活,这得挣多少钱。而王爷则若有所思。

    随后这几个木匠和铁匠就被六王爷专门安排到其他地方,不知道六王爷从哪里悄悄找来大量木匠让这些原先木匠和铁匠教他们制作,总之,一个月后,等曹雪芹看到足足一千台纺织机时候震惊不已,真不愧是首席军机大臣,大清亲王奕欣,不出手则已啊。

    曹雪芹的徐管家也终于从山西太原回来,这次徐管家直接把他在太原附近郊区买下足足一个方圆十里山谷,谷中平坦,而且山谷有条大河,适合直接引水种地。

    曹雪芹没想到管家以为自己要买地种田,还挑了个这么大山谷。还真是难为徐管家了。

    徐管家把剩下一万两银票给了曹雪芹。

    曹雪芹直接拿出五百两,让他收下,对他说让他拿着。回家休息休息。

    随后曹雪芹拿着地契,来到恭亲王府,见到自己岳父六王爷奕欣,把地契拿给他,说到:“阿玛,太原那边场地已经找好,现在剩下的就是安排人去那边搭建工厂,然后把纺纱厂,织布厂,染布厂,仓库,工人住宿地方建好,就可以把纺纱机,以及买到织布机一起运过去,投入生产,过段时间我把肥皂和火柴,洋灰的制造方法一同让管家带过去,这样就可以在太原那边工厂建立起来,以后有钱了就可以去欧洲钢铁冶炼设备,机器制造设备”。六王爷听到后面话,眼睛漏出精光。随后说到以后厂子里出了收益,你和荣儿当分六成,以后你需要用钱的多。曹雪芹还想推辞,但六王爷一言九鼎。最后在曹雪芹要有的时候,六王爷说到,以后产业的事不用你操心了,朝廷里你要加把力了。曹雪芹知道岳父意思,就点头知道了。

    后来曹雪芹还是在一年后听到自己夫人荣儿格格给自己说。山西太原那个山谷,建造了,4个纺纱厂,有4000个手摇纺纱机,8个织布厂,有10000个织布机,6个染布厂。平均一天1万1千匹布,有棉布,绢布,混纺布,绸缎等。如果光算绸缎,清朝咸丰年2两银子一匹,一匹成本8钱银子,利润1.2两。一天利润1.32万两,一年481万两白银利润。这还不算肥皂100万,洋灰200万,以及火柴150万。一共931万两。

    自己一年光分银子500万两左右。(而当时咸丰帝时期,一年国库赋税才4000万两)

    曹雪芹第一年没要这笔银子,而是让六王爷安排人联系西班牙,去购买西班牙钢铁冶炼厂和制造厂全套设备,买现成的,这是后事不提。(清朝汉阳钢铁厂建成600万两白银)

    ①纺纱的意思:

    纺纱-把纺织纤维加工成纱线的整个工艺过程。“纺“含有将纤维组成条子并拉细加拈成纱的意思。有些国家也把化学纤维喷丝和从蚕茧抽丝称为纺纱,在中国则分别称化学纤维纺丝和缫丝,不称为纺纱。

    纺纱按天然纤维分为棉纺、麻纺、绢纺和毛纺,工艺流程和设备不尽相同。化学纤维纯纺、混纺大多采用棉、麻、绢、毛纺纱工艺,也有一些专用工艺和设备。纱线是纺纱的产品,有的可直接供织造使用;有的还需依用途不同而进行纺纱后加工,如络筒、并纱、拈线、摇绞等;也有的直接制成产品,例如绒线、麻线、各式缝纫线等。

    纺纱工艺古代人们是用手工纺纱的,18世纪30年代以后才逐渐发展为机器纺纱。晚期手工纺纱和机器纺纱的工艺过程基本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纤维原料的松解到制成纤维条,简称成条或制条。第二阶段,再将纤维条进一步拉细并集合成细纱,简称成纱或纺纱。

    ②1、丝绸

    顺治时,帛1尺18文,红绢1尺60文;

    康熙时,潞绸1尺160文;

    雍正时,山西绢1尺22文;

    乾隆时,白杭绫1尺100文,

    而嘉庆末年,则为150文,

    清代顺治康熙年间的丝绸制品价一般在每尺50文到100之间,每匹银1两2、3钱至2两之间,

    以当时纺织品宽幅多为60厘米算,单单一身长袍至少要21尺,即使用最便宜18文1尺的帛来做,不算手工支出,单单布料也要378钱。

    2、棉布

    康熙年间的红布为每尺17文,雍正时的夏布为12文一尺等

    澄清了上述一些枝节问题以后,约略可以知道,顺治康熙时一般是每尺布10-20文之谱。也就是说即使用棉布做一身衣服,单单布料钱都要300文以上。

    3、棉花

    清代前期棉花的价格,徽州在康熙40至42年为每斤52文至87文多?。从道光六年至十六年,直隶遵化为每斤125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