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仙道奇遇记 » 第三十四章 南茅北马

第三十四章 南茅北马

    既没有传说中的特大仪式,也没有传说中的徒弟要给师父敬茶,甚至我都没有给我师父磕头,只给祖师爷磕了。当然孝敬师傅的红包我还是给了的。我在来的路上正幻想着自己将来也成为马爷爷或者老闫头这样的大师,被好多人敬仰……

    第二天,我带上行李,来到了关帝庙。

    老闫头给了我一本:《太上玄门日诵早晚功课经》。是牛皮纸的封面,白线装订的版本,背面是1995年刊印的,当时是我们市唯一一本早晚功课经,可见道门是如此衰微,这也奠定了日后,我发心印经的事情。

    我当时翻开经书第一页,我傻了,咧着嘴结结巴巴的问老闫头:“师父,这..这..繁体字啊?我也没学过繁体字啊。这前面的八大咒马爷爷都教过我了,后边这些经文有的字恐怕有些……”

    老闫头小眼睛一眯缝,优哉游哉的说道:“没学过没关系,有不会的字问我,我教你,你现在过来吧,来殿里,我身后那套桌椅以后归你用,你就坐那先研究研究书,研究累了就去外面晒太阳,练练功夫,要劳逸结合,站桩不需要我教你了吧?”

    老闫头笑呵呵的看着我的眼睛,咂着嘴,若有所思的说道;“我看你这都到了筑基初期了,你今年是14周岁,啧啧……真是让人羡慕,我今年都66了,我这才筑基中期,我50岁到达的初期,你这归来者到底是不一般呀,没法比。你说我这也没啥能教你的了,也就只能教教你咱们现在道门通用的学问。这就好比捧着金饭碗要饭吃,有了别人一辈子都不可能达到的内功境界,确又要追求那些华而不实的外在学问。”

    “阿?师父,你教什么我就学什么,我这才修行几年呀?差远了,你别嫌弃我笨就行,我慢慢学。”

    我听了老闫头的话后,还是有些沾沾自喜的,毕竟我这也真的算天才了。

    老闫头开始忙他的事了,不理我了。

    我打开书读:“琳琅振响,十方肃清,河海静默,山岳吞烟,万灵镇伏,招集什么仙。”我翻开早晚课的第一页,小声的嘟囔着。

    “招集群仙,你拿笔把不认识的字,标上音,我这会给你念一遍。”老闫头回过身,坐在我边上,闭着眼睛。

    “好的师父。”我拿起笔,迫不及待的想看看后面都是什么内容。

    老闫头一字不差的背出了早课的内容,而在这期间,殿内来了几个香客,他没有理会,闭着眼睛,直到念完早课全部内容,才停止。而这些香客也大气不敢喘一下,站在旁边恭敬的听着他背诵经文,没人敢打扰。并且都带来恭敬,崇拜的眼光。

    老闫头,手捋胡子,睁开眼睛,很淡定的说:“恩,来了,坐下吧。”颇有电视剧里关二爷的那种威武派。

    “哎,闫道长。你好”其中一个老板打扮的中年人,非常恭敬的过来说话。

    我假装低头看书,静静的聆听着他们对话。

    “闫道长,我是那个前天,通过那朋友介绍慕名而来,就是那个事,我自己家里弄了个饭店,请了个财神,前些阵子我烧香,总是着到半路香就灭了。生意特别不好。住在饭店的服务员还说晚上经常听见外面有响动,动不动还就闹毛病。

    我已经连续请了三个先生了,他们去看了看,都说是后面的坟墓干的,前面的两个先生还好,两个星期前我又请了个和尚帮我看看,他在我的饭店门上挂了一个八卦镜,挂上以后,直到现在我饭店一桌吃饭都没有了。生意冷清的不得了。我听我家的一个亲戚说您道行高深,所以来请您帮帮我啊。”老板焦急的说道。

    “恩好,这个坟有多久了?”

    “有十多年了吧。”

    “哦,我知道了,你说晚上有人听见外面有响动。那这个事情很可能不是坟地引起的,而是其他的东西。这样吧,现在我们过去看一下,我确定一下是怎么个情况。”

    “那太好了,闫道长,那您准备准备东西,我俩出去给车调头。”

    “好,李老板,你去吧。小三,跟我回单房拿东西。”

    “是,师父。”我跟着老闫头回屋子里拿东西。

    闫道长的房子在关帝庙最后面,是后来修复的仿古建住宅,这是庙里老板特意为闫道长专门修建的单房。道士住道观叫“挂单”。所以道士的房子一般都称为单房。

    闫道长的单房是古建筑瓦房,分左右两间屋子,玻璃全部是不透光的毛玻璃。他用钥匙打开左面的屋子,走了进去,我跟了进来,入目的是,“道坛“。

    坛桌靠着墙,墙的上面垂下来一大幅字,字上面写着三清道祖,等道教神仙,密密麻麻的写满了画轴。下面黄色桌布,卓围子上面绣着龙虎的图案,最上面用篆体字写着“径达九天”四个字。字的上面一个木头托盘,里面放着一个古香古色的铜熏香炉,铜香炉后面还放着一个较大的香炉。坛上放着各种法器,琳琅满目。我能认出来的只有:桃木剑,铁剑,令旗,如意….其他的那些倒是在林正英电影里看见过。

    “难道老闫头也会茅山术?”看见这个道坛后我心里琢磨着。

    他一边拿着东西一边说;“修道之士,奉道行法,必须要要有自己的道坛来供奉祖师爷,设坛的目的是降真召灵,沟通天地,这样才可以行法灵验,有祖师护法跟随护佑。设坛要要宣读《开坛符命》,用符命敕令八卦、天地、日月、天罡等神下临坛所,驱赶精邪,护持坛场。并且咱们要前往灵界,这法坛更是重中之重……”

    这些东西听得我心情澎湃,我里想着,什么时候自己才能有一个这样的法坛呢,也能随时的进出灵界,灵界那边府邸都有了,这也不给搞个法坛让我随时进入,你说说这可多气人。

    “这个你拿着,绑在小腿上,以后这个用来给你护身,我的关门弟子,没有一个像样的护身法器怎么行呢。”老闫头递给我一把带着黄色牛皮套的匕首,小巧玲珑。

    我接过匕首,高兴地合不拢嘴了,我从小就喜欢舞刀弄棒,如今师父给了一把匕首,正合我意,这降妖捉怪怎么能没有趁手的家伙事呢?

    匕首是短剑的样子,全长大约20厘米,铁柄已经有些锈迹了,可剑身却依旧寒光闪闪,剑身中间有个凹进去的血槽,很是漂亮。

    古代把箭头称作“匕”,头部像“匕”的短剑就叫做“匕首”。

    “师父,这匕首你是哪弄的,真帅啊。”我笑咧着嘴问道。

    “这个是两位老前辈用过的一把残剑,后来又改制而成的,这匕首可是真正杀过人的“杀生刃”,据老前辈说,它的前身是汉代一把古战场的杀人利器。刀剑杀人杀多了,上面会聚集一些怨气,戾气,刀剑本身就属于凶器,人鬼都怕,再加上杀过人多人的怨气戾气。这杀生刃就真的变成了人鬼皆怕的宝贝了。

    一般人不能驾驭他,放在我这几十年了,已经把剑身上的怨气磨得差不多了。这刀剑,杀的人太多的话,戾气太大,人带在身上会扰乱人的心神,让人性发狂躁,嗜杀,到了那种地步的杀生刃至少要杀千人。你这把顶多也就杀个一百多人吧。没什么太大的戾气,但是也比杀猪刀子强。”

    老闫头提及老前辈的时候,我突然发问了,因为以前老马头也跟我讲过,有两个老前辈曾经点播过他道术。

    “哇,太棒了这匕首,对了师父,你说的两个老前辈,为什么我也听马爷爷讲过呢?。”我拿着匕首细细研究着,想起了古代杀生刃,什么“龙鳞,斩铁,鱼肠”,古代十大名剑。

    “应当给自己这把剑起个名字,,叫啥好呢?……“鬼泣”,恩,此剑一出,鬼怪哭泣,就叫这个吧。”我在心想。

    “哦,这就说来话长了,这两位老前辈,这两位老前辈说起来跟你可是有极大的缘分……那时候我十几岁,正在你马爷爷家里跟他学习道术,当时就进来两个老乞丐,说了一套十分微妙的狂话,又讲了一套十分高深的卦理,当时你马爷爷的造诣已经很高了,马家道的唯一传人,年轻气盛的很,觉得这是来砸场子的,就将他们赶出去了。

    可是我却觉得这两位乞丐不一般,于是就跟出去虚心请教。高人嘛,越是有本事就越傲气,这两位也不是凡人,本来寻思把这本事传给老马,可没想到这老马还不领情。这两位当时见我比较虔诚,就把所有衣钵传给了我,只把几本书传给了老马。

    当时他们俩就算来了如今的许多事情,比如他们讲的一句话就是说我们两人得高徒,说的就是共同培养了你呀。

    我当时也是得他们二位真传,才有了如今的一些术法造诣。

    事后老马修为越来越高才明白,这是遇见真神仙了,后悔不已。不然的话,老马现在也能有我这功力了。最实用的一句话,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这二位当年最大的夙愿就是能让道门的术法传承下去,那时候他俩讲什么:南茅北马,南北统宗,南宗北派。就是把南方的道术传到北方来,与北方的术法相结合,让这两门绝技不失传,因为其中一位是茅山掌教,另一位是北方出马仙弟子嘛。

    我虽然是继承了他们的衣钵,可是由于我并没有出马仙的缘分,所以只学了一些道术,并且我后期更多追求的则是内功,也就没能让他们二老达成夙愿。

    但是你却可以的,他们讲的,我日后必然得收高徒,开宗立派。现在看来就是你了……

    你去对面那屋,炕上有套道装,你换上去。出门得穿道装,像个道士样子嘛,穿上三宝衣,祖师护佑你。去吧,快点换衣服。”老闫头催促道。

    这是我第一次到老闫头的屋子:一个书橱,一个衣柜,一张八仙桌,四张木椅,一张大炕,室内整洁利索。“这老头还挺干净。”我边换衣服心里边想。

    一身黑色布衣,我挽起袖子照了照镜子,点了点头。“恩,更像古代侠客了,如果头发养长和马老头是的,那就更帅了。现在头发还不算太长,慢慢养。”我心里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