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仙道奇遇记 » 第四十九章 新的征途

第四十九章 新的征途

    在我留校察看的第二天,系里进行板报评比,由我主张策划的:仁义礼智信板报,被校领导看见了,直接评为第一名。并且有领导接见我,询问:“哪个是那个大哥级人物?来,请你出来一下,我得见见,这文化水平真是不低,真没想到你还这么有文化。这首诗也是你写的?太了不起了……这直接让我们对你的印象大转弯阿,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呀……”

    在板报设计中,我不光设计了仁义礼智信板块。我还路过一个会写书法的谢顶老师办公室,他正在写毛笔字,我直接就请他给我写了一幅字,我来这里新作的一首诗。

    后来才知道,这也是一个系主任。

    诗曰:

    独倚阶下夜观星,

    漫天流火伴虫鸣,

    眺望长空浮云变,

    莫知前路叹伶仃。

    ……

    短短的一个星期,我的一点点小作为,令全系对我印象大变。

    每天晚自习,走在寂静的小路上,我心里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无趣和失落。难道我真的在这里上三年学?可是在这里每天我都度日如年,这大好时光也太荒废了,这里上学,说白了就是混日子。我太想去外面闯荡一番了。

    两个星期的上学时光,再次让我肯定了,我不是上学的那块料。

    于是,在梁大爷的帮助下,我成功走了。

    走之前,梁大爷说:“现在马上入冬了,你还要出去?不如明年开春再走吧,你学这个的,应该知道冬季不宜外出做打算。”

    我回答:“百无禁忌。”

    就这样,我在中秋之后,离开家门,踏上了一条闯荡江湖之路。

    当时的场景是这样的,秋风萧瑟……还是用我的一首诗来描述吧。

    “落日残霞孤雁飞,寒风萧瑟冷秋水,老树新人映余晖。我乃人间逍遥客,书为知己酒做陪,畅饮红尘共谁醉?…………”

    ……

    前往十方道院,前去挂单,在河北最大的十方丛林学习学习,增长见识,既然选择了玄学这条道路,就一定要走下去。

    这里有很多的人都是熟悉的人,因为之前我在这里上道学院,就都认识了他们,并且他们对我印象极其之深。

    这里的李当家也是对我百般照顾,见我只有一件道装,立刻派人,把自己多年不穿的道装,送来三套。

    他的贴身弟子,兼司机,刘志玄老哥,对我更是百般照顾,直接就要拜把子。具体是什么原因,事后多年才知道,是因为他见我十四五岁的小伙子,如此闯荡,并且言谈举止,绝非等闲之辈,他认定我日后必有宏通伟业,故此才刻意结交。当然主要原因,还是投脾气。

    据他说,我的师父老闫头,和李当家,年轻时候就是这种关系。

    李当家去我们市城隍庙挂单,老闫头骑个大摩托,下着小雨,接李当家回庙上。可谓同甘苦。

    当时此事,除我二人外,与别人从未提起过。为了避嫌,防止别人乱说话。

    刚来的第一个星期,除了饱受照顾外。也饱受折磨。

    斋堂主事:陈老爷,动不动就欺负我,刁难我。不是让我干这个,就是干那个。说白了就是欺负新来的。和电视剧里《神雕侠侣》演的一样一样的。并且总说什么:“我们这不养闲人,不养吃干饭的……”

    我当时特纳闷,这十方道院难不成是你家开的?当然,我绝不会真的说什么的。毕竟,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恰巧有一天,我被整,正在给他们帮忙,扫除煤灰,这个工作本应该是他们干的,他们偷懒,让我干。

    莫名奇妙的,李当家平常从来不到后院溜达,这天就来了。正看见我推煤灰。

    我看见他,总是问候,喜欢用“主持”这个称呼来叫他。

    他就用那地方口音,问了一句:“哦?小康,在推煤灰,好。好好干,吃苦耐劳,大有前途。”

    ……

    主持十分喜欢年轻人,当时我们一共有六七个个年轻人,其中只有老赵,两个人是公开会看事的。可是在我看来,除了老赵外,他们的看事水准,其实真心有些一般。

    甚至灵符都画的十分外门汉。我当然不会展露自己的能耐,因为我怕了,总是因为树大招风而被收拾,这次无论如何也要低调行事。

    我来到这里的第二个星期,主持召集我们所有年轻人座谈,他想听取一下我们对玄门的看法。

    我真的忍不住了,我滔滔不绝讲了一通:“玄门必须来一场大改革,否则就要走下坡路了……”

    因为这一次谈话后,一个星期,主持立刻进行了改革整顿,开始重新部署庙务工作。我被主持重用,令我不在做杂工,开始进入三祖殿,做值殿道长。由我和他的司机,刘志玄共同打理。

    老刘平常基本不在,全权由我打理。这三祖殿是这里最重要的一个大殿,平日里的法事道场,都是在这里进行的。

    殿前有一墩腊梅,这时候正好绽放了,由于我知识丰富,善于讲解,故此,许多游客都想跟我合影留念。因此大出风头。

    而其他道友们,基本是不搭理游客,从不与他们过多交流。其他道友最喜欢干的事,莫过于抽签摇卦,看事了。

    时至隆冬腊月。这里确比我的家乡温暖许多。以至于我都不需要穿棉裤。可是其他道友却冻得不行。其中一位梁子道友。长得很丑,可心却很善。见我还穿单裤,立刻将自己老婆做的新棉裤,拿给了我,让我穿上,不要冻着。

    这是继李主持以外,第二件令我十分记忆犹心的事情了。

    梁子家中家境不是很好,还要供两个孩子上学,十分困难,说白了当道士,对他来说,除了是真正虔诚的信仰外,更多的则是谋生罢了。

    这也体现了当今道门真正的处境,道门,是很难维持生计的。道士们家庭都难保,很难踏实下来安心修炼,安心从道。

    可惜梁子这么好心眼的人,于去年,突发脑淤血,羽化飞升,享年不到五十岁。

    我想,那一定是上天看他太辛苦,让他回去享福了。

    他长得很丑,自幼经历的磨难,不比我少,吃过人生的苦恶也不比我少,明白的人生道理,也不比我少,我想他对天道的理解也一定不比我少……

    这就是命运啊,你如此这般……

    就在我风生水起,顺风顺水的时候,幺蛾子又来了。我被迫辞去了三祖殿的差事,被贬到‘太乙救苦天尊’和‘十殿阎王、鬼王’的供奉之所,地宫。

    地宫是无人愿意去的,因为大家都害怕,认为那里阴气森森,是招鬼的地方。

    反而我不惧怕,我立刻就前往了。你别说,冬暖夏凉,可舒服了,虽然是不假,有些阴气,还有些鬼怪,但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小儿科。

    来到地宫的第三天,主持早就知道此事了。

    高功法师小陈,突然前来找我,拿了一本书:“呐,康司机,当家的让我借你本书看,好好学学学习知识,我是不看了,我不认字。你好好在这里学习吧,好好改造奥。”

    小陈是一个十分幽默的人,心眼不坏,但是喜欢开玩笑。

    主持让他送给我的书是《七真传》,讲述的是全真七子历经磨难,修炼得道的事情。这个故事看的我是感动的潸然泪下。

    许多故事写的就是我的经历。写的就是当前发生的经历,正是受尽屈辱,但是道心坚定,恪守本心,一心向道。

    正在潸然泪下的时候,眼前竟然出现了一个衣着宽袖素衣,手拄拐杖,腰间悬挂通红酒葫芦,趿拉个破布鞋,方脸络腮胡子的中年老者。他笑看了我两眼,点了点头,一瘸一拐的就上了台阶,往外走了。

    这,当时我惊了,来这里这么久了,除了门口的护法外,从来没有哪位神仙现身来给我看,刚刚的那位肯定就是八仙之一的铁拐李,李玄。

    我当时,恍然大悟,难怪李主持,喝醉酒后,走路一瘸一拐,原来,他是李玄的后代。或者说,李玄就一直跟着他,是他的护法?再或者说,他就是铁拐李的分神下界?

    可是这违反了仙罚律令呀?不太可能。但是刚刚的那位,又确实很像铁拐李。

    我立刻从心里召唤仙罚令器灵,请求给我个解释。

    但是没人回答我,直到今天,这一直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一个星期后,主持命小陈收回了书。年关将至,随后就又进行了一场改革,那就是新的工作调动,将我调到药王殿工作。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相对平安无事,但好景不长。

    过年后,没多久,一位十分强横霸道的人,叫做刘理阳,他的回来让这个本来非常和谐融洽的氛围变得十分不好。

    他更加狂妄自大,尖酸刻薄,把自己当做了这个道院的主人。借题发挥,假借小陈不教我经韵为理由,刁难小陈,逼迫小陈,二人因此而打了一架。

    其实经韵我早已全部学会。

    此事的第二天,我立刻就以需要回家处理事物为由,向主持辞别了。士可杀不可辱。我觉不允许这种事情的发生,因我而陷小陈于不义。

    在我走后,十方院也逐渐凋零落败,随后,小赵,小陈,等众多兄弟,尽数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