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仙道奇遇记 » 第六十六章 崂山之行

第六十六章 崂山之行

    一切顺利,坐上火车,来到了青岛这个美丽的城市,当天晚上我在城里转了一下,其中有一个大教堂,非常壮观,夜景很美,被昏黄的探照灯照射的别有一番韵味,加上一轮明月,太有意境了。许多游人都在这里拍照,还有唱歌的艺人。大部分都是本地人。

    教堂叫天主教圣弥厄尔大教堂,于1932年破土动工,由德国设计师毕娄哈依据哥特式和罗马式建筑风格而设计,1934年10月落成,历时两年半多。占地面积1148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6301.54平方米。教堂以黄色花岗岩和钢筋混凝土砌成,表面雕以简洁优美的纹案。窗户为半圆拱形,线条流畅,显得庄重而朴素。大门上方设一巨大玫瑰窗,两侧各耸立一座钟塔,塔身高56米,红瓦覆盖的锥形塔尖上各竖立一个4.5米高的巨大十字架,塔内悬有四口大钟,一旦钟乐鸣奏,声传数里之外。进入教堂,是一个高达18米,可容千人的宽敞明亮的大厅,色彩斑斓的玻璃花窗透射出柔和的光线。大厅东西两侧设有走廊,后面设有两个大祭台,四个小祭台,厅的穹顶绘以圣象壁画,灯光炫目,充满浓厚的宗教气氛。屋顶覆盖舌头红瓦,其气势庞大,且又古朴典雅。

    我一边走着,一边感受着这里的气息,非常静谧,非常祥和。这里是一个非常适合生活的地方。

    望着那威武霸气的大教堂,我在感慨,外教兴盛,我道衰败。

    这是一个温馨的城市,多年后,仙府落成,我再次故地重游,崂山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崂山,而是一帮更加迂腐冥顽不化的人掌控。而青岛,依旧还是那么的温馨。

    每一次的出游,都是我自己一个人,自从十四岁一个人前往鹿泉十方道院起,我就仿若古代的侠客,一直都是自己闯荡江湖。

    这两次,走在青岛温馨的街道上,看着一些年轻的帅哥,美女,我的内心其实也是蛮波动的,我与同龄者没有话题,没有朋友,啊,对了,没有女朋友……

    我在想,我的青春是孤独的,是不幸的,我并没有像现代的那些青年一样,像那些主人公一样,所到之处,都会留下一些浪漫而又精彩的故事。

    若不是有一坛大家看不见的兵将随时伴我的左右,孤家寡人,说的正是我。

    而他们,有与没有,又其实都没有太大区别……

    早就听闻青岛的散装啤酒好喝,果真,确实好喝……

    当天晚上,自己一个人吃了一顿蒸汽海鲜,喝了一些啤酒,别提了,心情难以形容,孤寂,孤独,孤寡……

    第二天,换上道士衣服,油光满面,气色相当好,上了崂山。

    旅游景区的工作人员十分礼貌,任何道家场地的旅游景区,唯独崂山的,是最好的,直接就二话不说,请道长上车……

    证件都不需要看,这身行头,没有错。

    一进山门,果真气派,太清宫,又名下清宫,俗称下宫,位于SD省QD市崂山区境内的崂山老君峰下,宫在峰下,大海当前。太清宫是崂山道教庙宇中历史最久、规模最大、道众最多、影响最深的庙宇。

    山上一个高几百米的太上老君铜像,好气派。只可惜,没有任何灵光。

    非常巧合的是,我来到后的第二天,天下道门总坛就派人前来调研了,因为下半年崂山大监院李掌门要升座方丈,就是成为天下道门的大方丈,大家都以为和尚叫方丈,其实方丈是道家发明的词语。方丈在道教全真派中,讲人心方寸,天心方丈,原词指古代的仙岛,方丈是对道教全真派十方丛林最高领导者的称谓,可由住持升座。

    方丈具有开坛传戒、普度弟子的职责,方丈的选拔也很严格,必须受过三坛大戒,而且接过“方丈法”,德高望重、戒行精严,受全体道众拥戴,始许选为方丈。《三乘集要》:“方丈乃人天教主,度世宗师,演龙门之正法,撑苦海之慈航,常怀传贤之心,素无吝道之意,作全真之模范,律门之纲领,非有道之师,不可立也。”

    由于我的到来太过于巧合了,以至于一些心怀叵测的道士们都将我视为了钦差大臣,是上头派来当暗子的。我发现我特适合当暗访的大内侍卫,许多人都这样将我看待。

    崂山太清宫,是天下道门第二大丛林,第一的是北平的白云观。“丛林”之义,本指茂密山林,寓意为庙中常住道众人才荟萃。天下道人都可以前去修行。

    而我常说,丛林深似海,苦海万丈深。也就说,这里头,啥人都有,并不是清净之地。

    刚一来,就被一个叫静鹤的戴眼镜小道士给盯上了,一度套路我,各种套路后,就是想让我站她队,跟他混。不料我是一个练家子。直接就发话:“不如咱俩切磋一下武功。看看谁的功夫好?摔一跤?”

    被我吓得,生怕我揍他。不了了之。自此,只要是名字带鹤的,我就膈应,一点鹤气都没有,还配叫鹤?给我鹤仙师丢人。

    与我一同到来的还有一位年轻道友,非常老实,由于见我比较硬气,排挤不动,还容易挨揍,所以他们直接就秘密打小报告,将他排挤走,调去上清宫。

    这就是丛林法则,实力不济,就要被欺负。新人,就要被欺负,你不站队,那么就要挨收拾。恶心之极,我是这辈子都不想去了。

    整个大丛林,四十多人,在我看来,体力上明显都不咋样,虽然有几个老修行也练练太极,但是那几下子,我看了后都有些想笑。可能有一脚就能给踢飞。

    这么好的一处修炼宝地,我自然是安下心来,一心修炼。每天早晨都起来练功,每天晚上也都起来练功。居然还有年轻道士恐吓我,说这里晚上有白衣服的女鬼。

    堂堂崂山大丛林,身为道士,还害怕鬼?说出去恐怕没人会信。

    就这样,暂时安顿了下来,每天非常快乐。时不时的还去海边,看看渔民打鱼回来,是非常非常的好心情。

    当时触景生情,写下了不少诗词。大家可以欣赏一下。

    其一、

    凌云山海烟,

    潮波起连绵。

    旭日东升起,

    神游万里天。(因有海鸥飞去,亦做:平沙飞鸥雁。喻以云程万里,鸿鹄之志。)

    其二、

    残阳映海红,

    平波弄潮风,

    二仙峡岸坐,

    扶摇上九重。

    此处的二仙,为道友李诚功。

    其三、

    朝坛雾卷神仙府,暮海烟云太清宫,

    花明月暗氤氲气,百里崂山望海峰。

    其四、

    云飞月走天不动,浪打船摇道不移,

    人生恰似东流水,奔腾入海不复回。

    那年我于崂山太清宫修行。太阳落山了,傍晚时分东风暖暖的吹开了漫山的桃花,我登上高台远眺大海,后面是百丈高的老君神像,前面是,海天一线,远处海里的大礁石,沉静了的海面,独自翱翔的海鸥,伴随的群鸟归巢的归鸣,处处都是诗情画意。犹如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又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这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又如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独行独坐,独倡..独酬.............伫立伤神,

    无奈轻寒着摸人,怎奈我的酒量极差。

    又如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只是过于悲哀了。

    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把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还是这个合适吧。

    前人已经写尽了美景美情,后人徒有借诗抒情,又显得文采不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