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祈愿者的信徒 » 介绍一下交战双方的背景

介绍一下交战双方的背景

    这是一个低魔高科技的世界,这里存在传说中一刀开山的骑士,这里也存在一段禁咒足矣把一座城池荡平的法师,不过更多时候,骑士防不住来自近处的火枪弹,而法师,多数时候只能充当打火机。

    席连所效忠的法玛帝国是一个拥有一千两百年历史的老牌帝国,其现任主君为查理十五世,在上一任皇帝查理十四世的辉煌下,法玛帝国的国力充足,武德充沛,接连发动一次又一次对外战争,吞并,占领,强取豪夺,国家地盘扩张的极大。

    现任主君查理十五世四岁时从他的爷爷手中接过大权,至今超过五十年。

    用后来史学家的说法来评价他,他的生活糜烂,毫无作为,在上一辈的荣光照耀下,国家还未爆发严重的灾难,但是已经种下腐烂的恶种。

    而战场的另一方,洛林共和国,准确的来说应该算一个联邦国家,由一堆散落的行省组成,全国上下并没有统一执行的法规。

    有的行省还保留着君主制,由国王或者大公出任议员,有的则改用现行的议会政党制。最高议会的组成参差不齐,有些地方光是一个行省就能出来四五个完全持不同立场的议员,而另一些地方又完全形成以国王或者大公为首的小团体。

    这就导致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任何一个提议,都会在议会中反复争吵,议员互殴的事件在《洛林日报》上屡见不鲜,一个提议往往需要至少半年的反复谈判才能通过。

    按现代的看法,民主制理应更胜于君主制,但是就目前的时代而言,君主制则是要更胜于议会制的。一个国家可以搞君主崇拜,这样底下的平民就可以发自内心的效忠皇帝,效忠国家,在遇到重大战争之际,他们可以毫不犹豫的为国家尽力。

    反观议会制国家洛林,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执政者,军队由各个地区自发组建,只效忠于自己的行省。往上国家最高军事指挥部不能指挥的动这些军队,往下各地军队各自为战,从士兵到军官毫无作战意志,很容易就被击垮。

    这样描述难免有崇尚君主制之嫌,可是当时的情况确实如此,一代明君的光辉足矣照耀国家三百年,而一群只顾自己利益的议员再怎么拼凑也不肯使自己短期利益受损,来让国家强大。

    战争的双方对比。

    从地图上看,法玛位于洛林的南方,地理条件更加优渥,交战的战场在洛林的阿马尔德与洛尼亚行省,两个行省被洛林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流波河断绝了与其他行省的联系,而高索山脉也同样切断了两国大部分边境的交汇。阿马尔德行省位于地图左边旁边是大海,而洛尼亚在地图右边,与穆恩公国接壤。

    军队方面,法玛的莱恩军团担任主攻,足足有22个火枪团,3个骑兵团,2个炮兵团,分两条路进攻洛林。

    洛林方面则主要由阿马尔德行省的5个步兵团与洛尼亚行省的7个步兵团抗衡,这是一场拥有绝对数量优势的战争。

    洛林的步兵团,其实是一只结合炮兵和火枪手以及骑兵的综合部队,与后世的部队的合成化建军要求很像,但是在现在并不能完美的发挥各个兵种的优势。

    法玛则是各个兵种单独成团,这样的缺点也很明显,炮兵不能在没有火枪手的情况下独处,而火枪手也不能在没有炮兵的情况下进攻。

    洛林步兵团下辖9个火枪小队,1个炮兵小队和1个骑兵小队,每个小队人数约为100人,满编共计1100余人。法玛的团级建制则显得狂野,以编种划分,每个团20个小队,每个小队60个士兵,满编共计1200人。

    战争的导火索是这样的:一个迷路的洛林士兵闯入了法玛边境上的小镇,这名士兵拒绝向法玛的边境巡逻队投降,并且开枪打伤法玛士兵随后潜逃回洛林境内。两天后法玛外交官递交国书,要求洛林军队移交犯案士兵,交由法玛法庭审判,被断然拒绝,并宣称该士兵已经潜逃,三天后,两国正式开战。

    战争一开始便由法玛军队进攻,洛林军队负责防守。法玛军队兵分两路进攻,延高索山脉外边缘向阿马尔德与洛尼亚行省展开攻势,但是遇到强有力的抵抗,未能取得较大战果。

    随后两个火枪团沿高索山脉小路前进,越过高索山脉直抵两个行省腹地,洛林前线军队匆匆回防,随后在阿马尔德行省首府城下被围困。洛林其他行省军队组成的联军被阻挡在波河,城内守军半个月后宣布投降。

    双方于1783年11月签订条约,洛林方面承认法玛对高索山脉的拥有权,并且割让两行省部分土地,此事得以平息。

    这一次战争双方投入大量超凡力量进入战场,虽然他们不是主要的中坚力量,但是在某些地方也能发挥奇效。

    在在洛林军队撤退的阶段,法玛的骑士力量追着洛林的军队乱砍,可是到了攻城阶段,洛林城内的魔法师却让所有攻城的法玛军队头疼。

    法玛有三位大地骑士,洛林这边则有两位,其中一位正是偷袭第十七火枪团的克西玛。

    超凡力量上天然落后,而又有一个大地骑士偷偷去搞偷袭,剩下一个大地骑士则被法玛的三个大地骑士盯着,进退两难。

    出于报复,法玛的两位大地骑士则联手击伤阿马尔德的一个步兵团长,那位步兵团长奄奄一息。

    大致的战场情况就是这样,让我们把视角重新移回第十七火枪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