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天选春秋 » 第十四章:上天待朕不薄

第十四章:上天待朕不薄

    众人见李慕对大齐近日变动并不知情,不仅愕然,当下王可卿和曹随风等人,便详细的对李慕汇报一番。

    原来高承调往幽州之后,左大营主将如今已换成了悍将苏士祯,而苏士祯之兄苏文礼正是镇北军步军都统领,朝廷四品将军,还是定边侯的死党心腹。

    镇北军白袍营都统陈文庆、先登营都统邓大忠两人,早已受命各引军至青州临海一带训演新兵,奔雷营都统马孟起和破甲营都统桓春秋,也奉令各引五千军至青州潍城教习新军演武。再加上之前调往冀州扩军征粮的拒马营、在渔阳一带防御三韩的厉风营和飞鱼营。高承接掌在手的无非是剩余的巨鼓营、黑虎营、典武营三营老卒,以及七营新军,满营老卒五千,新军皆三千。即便如此,镇北军各营都统、马步统领,可都是定边侯的生死心腹,岂是高承李晖轻易便能谋取的?高承虽拿下镇北军都督职务,却丝毫无法掌握镇北军军权。

    再者,京都四大营中,原本高承控制的左大营,已换了苏士祯为主将;右大营还在荣亲王掌控之下;而前军大营的两万龙骧军和后军大营三万虎翼军,也被皇帝早在数月前拿掉了原本保持中立观望的主将,换上了“因罪被贬”的杨士奇和柳士桢。柳士祯和杨士奇,如同苏文礼苏士祯兄弟一样,都是镇北军将领。青州刺史林家近期又被御史大夫魏东堂参奏贪墨不法,朝廷内阁已责令刑部、吏部和稽查司调查,数十青州官员已被押往京城查问,想必一年半载,林刺史怕是无力折腾。

    李慕听完,犹自担心镇北军会被高家趁机瓦解,或是被高承掌控。曹随风和萧良哈哈大笑道:“镇北军各营,休说是他高承无法收买,就算太师高喜亲去,若无定边侯的首肯,他也休想能动镇北军。李慕这才稍稍放心,如此一来,高家不但抓不住镇北军军权,还丢了左大营,如今也就只剩下并州军权了。

    眼下杜谦和朝廷使团没有消息,李慕心中不安,沉思片刻后,问道:“距秣陵最近的吴城、丹阳、和虎城等地可有暗部的人存在?”

    “有,可人手不多!丹阳城是东楚重镇、有暗部五十余人潜藏;虎城和吴城每处也不过二十余人。”王可卿正色道。

    “足够了!传令虎城、吴城暗部所属,老子不管他们是杀人放火还是抢劫下毒,总之让他们拿出些手段,让这两地越乱越好。再传令丹阳所属尽快将丹阳城中太守,及四品以上将官给老子摸清楚,梅剑寒、马执事你二人去江边各挑一百人,埋伏在秣陵往虎城、吴城两地必经之路,截住秘侦司所属,在避免伤亡的前提下,给老子把秘侦司的人围了,活捉的越多越好!切记不可恋战,一旦交战,无论成败,都尽快带俘虏回来。”

    “是”!二人丝毫不拖沓,转身去了。李慕又对曹随风陈波三人道:“眼下时不待我,你三人即刻带陈家所属返回驻地,安顿好各自部众,以防有变,待本太子回洛阳之日,需全赖诸位扶持。”三人躬身领命。李慕走到陈保面前,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我北归大齐,东楚沾不到丝毫便宜,使团还在秣陵城内,本王料定项恒不会轻易罢休,你且去一趟徐州我舅父处,让舅父给东楚些压力,此事非同小可,莫与他开启战端,只做做样子,稍有摩擦即可,若大齐使团出东楚国境,便见好就收即可。舅父常在军旅,京城暗流涌动,定边侯府中安慰就仰仗教习等人了。”

    陈保心中一怔,内心瞬间涌起一股暖流。殿下客居楚地多年,如今已是太子之尊,对陈家竟还能如此眷恋,也不枉老爷多年殚精竭虑了。当即一抱拳道:“太子放心,定不辱使命,但叫小人有一口气在,任他何方贼人,也休想动我陈家人一个指头”。

    洛阳城皇宫养心殿的龙榻上,大齐一代明君允德皇帝已不复当年杀伐果断、沉稳冷静的英武之姿,病痛的折磨,让这位昔日名震天下的一代君王瘦骨嶙峋,双目深陷,颧骨高突,满头灰白长发乱蓬蓬的。胸口时常辛辣憋闷感,和满身疼痛感使他眉头紧皱,可眼中依然透着一股阴寒之色。如今他连翻身都无法自己完成,只能仰躺着,眼神扫向榻前站立的三人。满朝文武百官,和身边所有人,如今只有这三人才算的上可信赖的心腹。最后目光落在那个自幼便随在自己左右,却并无多大官职的王一白身上,用嘶哑的声音问道:“今日太子那边可有消息传来?”

    “回禀陛下,除却前日太子主张自己处理与东楚的五项条款一事,今日又接到可卿讯息,太子命暗部挑动虎城、吴城、丹阳三处混乱,并将丹阳太守、守备将军以下十余官员尽数绑走,又令暗部伏击了东楚的秘侦司,虽折损了十几名暗部好手,却俘获秘侦司五十余人。前日定边侯调动徐州军马三万,前出三十里,拔掉东楚两座千人军寨,做出进兵之势。如今南汉屯兵边界,东楚不敢过于得罪我大齐,昨日午后,项恒已下旨放我大齐使团出秣陵,同时宣告废止之前商定的五项条款。今太子已将丹阳、虎城、吴城三处暗部全部撤到秣陵,若无变化,今日夜间便会启程北来。秣陵城中那四家的刺客杀手,已全为密侦司捕杀。西秦南汉等国的暗桩密探尽数被东楚秘侦司拔了个干净,足足斩杀一千七百余人,如今秣陵城中血流成河。”

    “呵呵……咳咳……好!这小子倒有些手段,胆子泼天的大,仅凭几百人就闹的半个东楚鸡飞狗跳,这下够项恒小儿头疼今天的了。咳咳咳……便是朕当年,怕也没这般大胆,敢在人家眼皮……咳咳…..敢在人家眼皮底下绑他满城官员啊,为了几十人的使团,他居然便闹出这般动静?呵呵…..陈兴禄对他这外甥也算是……咳咳咳…..算是疼爱到家了……一把年纪也帮着那混小子闹腾,他那当舅父的对太子,竟比我这当父皇的丝毫不差”。

    “陛下,太子让人给项恒下书,说国土是祖宗基业,寸土不敢拱手让人,大齐太子之事,更是大齐皇室内务,容不得外人插手;精铁战马是征伐利器不可或缺,我大齐更无多余钱粮转赠他人,至于和亲…….”。

    “对于和亲,他如何说?”

    “太子说,若他登上齐国太子之位,倒是可以做主把…….。”

    “说!”

    “太子说,可以做主把宁王、安王、靖王等人,全送给项恒做上门女婿,就看项恒能有几个女儿了。太子还说,宁死不会让大齐因他一人而丧失寸土!”

    “哈哈哈,有子如此,朕复何求?上天待朕不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