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天选春秋 » 第五十一章:真的甘心?

第五十一章:真的甘心?

    李慕眼神流露恳求之色,朝父皇请旨。

    允德皇有些惊讶,这臭小子怎的想起一出是一出?怎么突然想到为这么多人翻案?莫非是掖庭宫中一众女眷有人喊冤?还是朕昨夜告诉他这荣、兴两国公府有可用之才?不过太子所说这些案件就连自己都有两件不曾听说过,那杨延俊一案本就是冤案,白敬轩早前就曾求过旨意要翻案,也罢,这小子头脑确实够灵活,他不嫌累,想折腾就让他折腾去吧,即便现在不让他去闹腾,等他即位之后还不是一样要闹腾?索性就由他闹,至少朕还能替他收尾,能替他解决一些算一些吧,朕毕竟已无多少时日了。

    “陛下,太子所言甚是!前兵部尚书杨延俊一案疑点重重,臣附议重审!”刑部尚书白敬轩忙出班跪地请求。

    “陛下,当年乔鸣远一案,臣记得清清楚楚,工部调发东莱修造水利之银两,共计三十七万八千九百两,可乔鸣远竟涉侵吞水利库银一百五十余万,试问这多贪墨之库银从何而来?莫非东莱府库能自动长出银子让乔太守侵吞不成?臣附议,请陛下恩准,重审冤案!”工部尚书黄歆跪地附议。

    “陛下!太子所奏数案,皆疑点重重,令人难以置信,臣等也附议,重审此等疑案!”刑部侍郎程不疑、户部侍郎罗建兴、以及另外几名大臣纷纷下跪附议。

    “好!既然如此,朕便以太子为主审,丞相慕容清、刑部尚书白敬轩、御史大夫魏东堂、为副,集六部侍郎为陪审,将太子所列之疑案,尽数重审,即刻传旨天下!”

    “陛下圣明!臣等谢陛下圣恩!”

    “好了!平身吧,魏东堂,杜忠,你二人有何事要奏?谁先说?杜忠,你向来很少奏本,便由你先说。”允德皇帝咬咬牙,在龙椅上又用力正了正身子。

    “谢陛下!臣所奏,是要参奏吏部尚书左道明,臣参他罔顾国法,结党营私,卖官鬻爵,闭塞贤路,收受贿赂!本章中有微臣详细记载的有关实证!请陛下御览。”杜忠跪在地上,高举奏折,一脸正气。

    “你你……你纯属诬陷,血口喷人,本官一向清廉!陛下,明查啊?臣要告他杜忠诬陷之罪。”

    “启奏陛下,微臣今日所动本章,也是要弹劾两人,一位正是杜侍郎所参吏部尚书左道明,御史台已屡接举发左道明之秘信上百封,皆是举发他贪赃枉法、索取贿赂,卖官鬻爵、结党营私等大罪!,并附有证词。微臣所参第二人,也是六部尚书之一,兵部尚书吴卫,吴卫构陷忠良,致使前兵部尚书杨延俊身遭横祸家破人亡;他克扣军饷,致使徐州水军将士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吴卫、高鞅等寅饷卯发,甚至寅饷午发,徐州水军、护国军、兖州武英军、青州安国军等处,已拖欠士卒军饷达四月之久,各处哗变丛生,已将近暴乱!臣请陛下即刻将兵部尚书吴卫,兵部侍郎高鞅、慕容纥下狱治罪,并速派使往各处安抚,迟则恐生祸乱。”魏东堂跪地高举手本,双眉紧锁,面色凝重!

    “吴卫!你敢克扣士卒军饷?若果真如此,即便你合族上下有一万颗脑袋也不够砍!”。就连荣亲王都大惊失色,他是想要自己的儿子继位,可他也是大齐李家皇族,正因如此,他才数次与高家对抗,其实他也希望大齐能安定兴盛。

    慕容清和高喜却是面色一沉,高喜心中暗骂这个魏东堂竟突然点火,而且让他儿子也沾上了火苗;而慕容清更是心中焦急,今天莫非出门没看黄历,活该自己倒霉?先倒了胡志文,现在眼看这左道明也是难保,而今又扯出了慕容纥?

    “吴卫!高鞅、慕容纥,你三人可有话说?”允德皇帝显然气急!一连声咳嗽不止,脸色有些苍白。硬撑着冷冷问道。

    毕竟是允德帝积威甚深,吴卫三人虽各有背景依仗,也不由脸色发白,冷汗淋淋,只是大呼冤枉。

    允德帝急怒攻心,终究没能撑住,一阵咳嗽之后,竟然喷出一口泛着黑色的鲜血,便要昏倒过去。李慕顾不得太多,当下急忙奔了过去,一把将父皇揽在怀中,瞠目欲裂,指着吴卫等人恶狠狠的大骂道:“狗贼!若是陛下因尔等气个好歹,孤发誓,必将你们碎尸万段,尽诛九族!”那情形犹如厉鬼,老练狠辣如高喜都不由心中生出一股惧意,此子不可轻易招惹!

    “来人!将左道明、吴卫、高鞅、慕容纥一并先带下去关入天牢,等陛下好转再行发落!任何人不得探视!若刑部天牢放入任何一个不相干的人进入,白尚书!你就自己回家上吊吧!所有狱卒都得人头落地!你可明白?”

    “臣明白!”白敬轩微微一怔,立即答道,这太子殿下太狠了些!

    “太子殿下好大的威风!不要忘了,陛下还在,太子还未登基亲政,如今如此这般已是有违礼制,老臣提醒殿下一句,你如今还无权罢免朝中重臣!”高喜阴阳怪气的上前道。

    “老狗,你再敢多废话一句,老子今日必杀你!不信你大可试试!”李慕双目死死盯着高喜,恶狠狠的道。

    “太子还是尽快送陛下回宫医治要紧!其余之事便先依你处置!”荣亲王看着已几近昏倒的允德帝,心中似乎有些不忍,跟他争了一辈子,他明知自己病入膏肓,竟还如此担心朝政?好像这辈子他除了病倒,也没怎么歇息…….哎!

    “陛下,你要说什么?”李承恩见皇帝指了指自己,忙凑到近前。

    “陛下有旨,即日起,太子代朕登朝听政,赐坐御坐,如朕亲临,一应大小尽由太子决断,朝堂上下一应官员,无论品级,太子皆有权处置!朕意已决,传位于太子,即日起登基继位。择日举行登基大典!”李承恩跪在皇帝身前,一句一句的转述着允德帝的口谕,所有文武百官看的清清楚楚,绝无半点虚假。而且允德皇帝说完,还特意用力抬起手,指了指御案上的玉玺,又指了指身侧的太子。其意不言自明。

    “臣等遵旨!臣等必将竭尽全力辅佐新君!必不负太上皇所托”刑部尚书白敬轩跪倒在地,高声呼拜。

    “臣领旨,”工部尚书黄歆。

    “臣领旨”魏东堂。

    “臣领旨”杜忠。

    然后礼部尚书崔志奇、刑部侍郎程不疑、户部侍郎罗建兴,礼部侍郎杜谦、徐善、禁军将军叶无极。一个个跪拜下去,口称领旨,到最后,朝堂之上还在站立的,已是寥寥无几。

    “臣慕容清领旨,臣必尽心竭力,辅佐新君,不负陛下所托。”慕容清再无犹豫,长跪于地。

    允德皇帝已口不能言,却偏了偏头看向了荣亲王,眼中满是期待和亲近之情。

    荣亲王李元兴看着靠在李慕怀中的那个老人,心中不由隐隐做痛,忽然想到,这一辈子他似乎并不曾主动和自己争过什么吧?这一辈子自己无论做了什么,他都没有对自己过于责罚过吧?换做是自己,未必能向他待自己这般待他吧?他自然不是怕了我,毕竟他才是皇帝,那他如此对自己,应该就只因出于亲情了吧?

    “砰”荣亲王双膝着地,眼角泛起泪花,咬牙出声,带着哭腔道:“皇兄,臣弟李元兴,领旨!”

    允德皇帝瞬间两行浊泪滚落胸前,刚咧嘴要笑,便昏死过去。

    “快!养心殿!找范青衣过来!散朝!”李慕当即抱起皇帝,急匆匆向宫内跑去。那一刻,这大齐新君像极了一个无助的孩子。

    “陛下已然说过,散朝了!”荣亲王仿佛下定了决心,突然朝众臣说了这一句后转身朝殿外走去。

    “荣亲王,您……真的甘心?”高喜追上去,低声问了一句。

    李元兴身形只是稍稍一顿,头也不回的道:“甘不甘心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大齐皇帝,始终会姓李!我李元兴比不过他,却并不弱于你高喜!本王劝你一句,最好收起那些非分之心,否则,本王会将你高家,连根拔起!”

    殿外冷风骤起,可荣亲王却觉得心里充满了暖意,好像这许多年来,今日天气才是最让人感觉舒服的,无比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