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后来晴空 » 032章 父亲.母亲.家 29

032章 父亲.母亲.家 29

    额...李叔,您说的我明白,可是我,我这个人吧,从小就嘴笨,我爸我妈他们也都不认识字,也没法教我们怎么跟人说话。

    再加上赶上那几年节粮度荒吃不饱,学也没上好,上了一个四年级,就不上学了,您说我这什么都不懂,我怎么跟人聊天?万一说错话了还不是让人笑话?云刚无奈的解释道!

    噢,是这么回事儿啊,对了,云刚,我听你口音,应该是天津人吧,你是知青选调才来的煤矿吧。

    李兆林对这个不爱说话的小伙子挺感兴趣,再加上喝了几杯酒,话就多了起来,问起来云刚的家事。

    是,李叔,我是天津的下乡知青,返程选调的时候,本来也是想回天津。

    可是我们家一没关系,二没钱去巴结负责分配工作的领导,一直解决不了工作,户口的问题,最后没办法我只能选到煤矿来上班的。不管咋样…这也是一份正式工作啊,云刚如实回答!

    噢,也是个苦命的孩子,云刚,今天咱们爷俩能遇到一块,还能坐到一个桌子上喝酒,这也是缘分。

    老班长是你干爸,那我也就是你的长辈,怎么样,跟李叔说说你们家的事可以吗?李兆林是个好奇心很重的人,他喜欢刨根问底!

    噢…李叔,您是问我们家的情况啊,我们家的情况其实特简单,其实也就一个字就能说明白了,那就是穷!

    云刚是个闷葫芦,平日里话很少,今天也是仗着点酒劲这才开口跟人说起自己的家事来!

    哈哈哈,你这孩子还真是,还真是够有意思的,我问问你家的情况,你可倒好,一个字就把我给打发了。

    这孩子这嘴还真是够笨的,不过到真是个实在人!李兆林让傻乎乎的云刚逗乐了!

    你看着没?老蘑菇,我跟你说什么了,云刚这小子啊,心地善良性格也好,工作认真,勤快,人实在。

    可就是这嘴笨的要命,你要说工作吧,那他是心灵手巧,聪明伶俐,学东西特别快,可是你要是让他张嘴表达出来,那就算是完,你说这可咋整?这可真愁死我了,杨爷无奈的说道!

    云刚不好意思的挠了挠脑袋:干爸说的对,我这嘴吧…他就,他就不听使唤,我越是想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就越说不明白…我,我也没办法!

    哈哈,这孩子,你这毛病我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你这个不是什么大问题,你呀主要是心里的毛病。

    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所以从小你就老是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老觉得别人瞧不起你,你这是你心里头的自卑心在作怪。

    这个啊.....不是什么问题,你只要按李叔说的去做,用不了多长时间,你这个毛病就能改过来。

    首先,你得多跟人说话,多在矿上的各种活动上发言,你要记住,该说就说,你只要自己不觉得不好意思,那不好意思的就是别人了。

    另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你要多读点书,多长点见识。你要知道,现在的这个社会,人跟人之间的贫富差距并不是很大,所以你完全没有必要在贫富这个问题上,太过于在意别人的眼光。

    而且这些年不是流行那么一句话吗,越穷越光荣,这个你一定听过,但是我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你,这个说法是不对的。

    因为我们的党跟***还有那么多革命先辈,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豁出性命干革命的初衷,那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所以让自己过得好一点,这算不上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但是这话在现在这样的时代里说,确实还有点为时过早,但是我相信,我们党跟政府将来一定会回到我们革命的初衷这边来。

    而你们这些年轻人,一定要多学习,用知识武装好自己的头脑,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千万不能随波逐流,浑浑噩噩的混日子,你明白我说的意思吗?

    李兆林不愧是当了多年领导的人,眼光要比一般人看得远很多!

    云刚啊,你李叔说的没错,我也不相信这社会会一直这样,在这一点上,我跟你李叔的意见是一致的。

    他说的没错,年轻人嘛,就是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这样才能当一个合格的接班人,才能把压在我们这些老家伙肩上的担子接过去。

    你呀,以后还真得多练练,杨爷也替自己的干儿子操心,免不了要教训几句!

    是,干爸,李叔,你们说的我都记下了,以后我一定多学习,好好工作。

    老人们常说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对饮,按理说我是不应该跟您二老在一个桌子喝酒。

    可是干爸说新社会了,这些规矩可以适当的放宽点,那今天我就借这个机会,敬李叔干爸一杯。

    我也不会说什么,就希望您二老身体健康,长命百岁,我,我先干了!您二老随意。说完云刚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嘿,好,好,这小子这脾气和我心意,够直,够愣,像咱们年轻时候,这孩子我看不错,老班长,人孩子都干了,咱们这.....你给定个章程?李兆林喜欢跟自己的老班长开玩笑!

    杨爷:孩子都干了,咱们老哥俩能丢这人吗?来干一个!

    哈哈,好,干一个!来,走着!李兆林不甘示弱,一饮而尽!

    好,好小子,酒量不错,说话也志一点不拐弯抹角,对我脾气,好小子,今天咱们爷们不论辈分,今天咱们必须不醉不归!李兆林喝得开心,这嘴就多少有点没有把门的了!

    云刚平日里的确话少,那是因为从小到大,他基本上都处在一个很被动的位置上。

    上面一个大姐,年龄比他大得多,大哥云海从小体弱多病,整天病病歪歪的。

    三弟云山也赶上国家困难那几年,正要长身体,赶上挨饿,因为营养不良,虽然没病没灾的,可是整个人又小又瘦,比同龄的孩子看起来小很多。

    家里四个孩子三个都遗传了母亲的基因,都比较瘦小!

    全家还就云刚长得像老爹,小小年纪个子又高,身体也壮,说来也奇怪,大家一样的窝头菜汤,可是云刚五大三粗,那二位可就够呛了,都跟没发过来的豆芽似得,一阵大风都能吹个跟头!

    爹妈都是大字不识一个,到了孩子这,也就跟着传承了下来,除了老三云山脑瓜子聪明,多念了几年书,其他几个人基本上都是小学没毕业就走向社会谋生了!

    云刚身强体壮,自然早早的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什么重活累活基本上就他一个人包了,那二位基本上就是打打下手的角色!

    云刚是个心地善良的人,但是他有一个与生俱来的毛病,连他自己都不知道。

    那就是他不懂得拒绝,也就是人们嘴里说的那种老好人,但是这并不是说他这个人笨,相反他的脑子非常好使,听过的评书,相声,戏曲什么的他基本上都能听个一两遍就记住。

    而云刚后来下乡,参加工作以后所掌握的知识,也基本上都是从这些爱好里积累起来的!

    那个时代年轻人娱乐的项目非常少,即便是天津那样的大城市,年轻人娱乐的项目也非常少。

    除了打架斗殴,基本上也就是看电影,滑冰,下棋,再不就是连连摔跤,踢踢腿,打打拳,云刚可没有那个时间。

    家里人口多,粮食不够吃,很小的时候他就知道,人活着最重要的就是先要把自己的肚子喂饱,其他的事在他看来都不重要!

    但是他学东西挺快,一个伙伴喜欢摔跤,非要拉着他一起去,他拧不过伙伴,跟着伙伴们玩几次,一起去的伙伴没学会,他倒是学的有模有样了。

    教摔跤的师傅一看这小子挺有天分,有心想收他当徒弟,让他跟自己学摔跤。

    可是云刚一听说要每天跟着练摔跤,无奈的把家里的情况如实相告,师傅听了也没辙,只能摇摇头无奈的放弃了云刚!

    艰难的生活让他学会了很多东西,摸鱼,跟着大人去码头上捡过菜叶子,送过煤球,打过土坯,帮人盖房,学过木匠,理发,基本上只要是能填饱肚子的差事,他都愿意去干。

    他的父亲告诉他:能吃苦是一个人活在世上的根本,只有汗珠子掉到地上摔成八瓣挣来的钱花着才安心。

    云刚也一直信奉这个几辈子传下来的硬道理,直到多年以后他才知道原来父亲说的也未必都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