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带着热武器穿越古代 » 雇农

雇农

    孙田挠挠头道:“说不定就是觉得你是神仙,才想偷些东西,沾沾神仙气。”

    苏木听后都被气乐了,打发走牵着老母牛的王婶,眼见院外又有人来敲门拜访,干脆都不见,走出门对着院外的村民大喊道。

    “苏某人不见客,谁要是再来我就让刘三力收拾谁!都回家去!”

    听到刘三力的名字,院外众人立刻一哄而散,比苏木用自己名头吵几遍都管用。

    越想越觉得有意思,苏木脑袋里忽然生出一个想法。

    这时就看到门外有一个身影。

    怎么还有人没走?!

    “说了不见客,听不懂人话?!我真叫刘三力收拾你啦!”苏木皱眉,此刻的心情非常差,待看到来人后,却是立马换了一副面孔,化怒为笑。

    “唉~原来是小春兰啊。”

    姜春兰穿着一身洗干发皱的素衣,绑着麻花辫,晒黑的脸颊泛红,淳朴,干净。

    小姑娘手里也提着一筐晒干的野菜,类似于紫菜,泡水后会变大,她一开始还扭扭捏捏,但见到苏木那副随意的样子,忍不住调笑起来。

    “爹爹说木哥哥是大人物,让我给你送礼呢。”

    姜春兰装模作样的往院内瞅瞅,鼻子一皱,脸上故作天真的调笑道:“我爹爹好省慢抠才余下的,木哥哥不会看不上我们这些东西吧?!”

    小女孩特有的烂漫,加上有点茶茶的话语竟一点不让人讨厌,反而是觉得可爱。

    “真调皮。”苏木接过野菜,看着筐中的野菜,与孙田第一次喂给他的相差无几,那种苦滋味现在还忘不掉。“你呀,要是十几天前送过来我还真不收,现在勉强能吃了。”

    姜春兰听后笑嘻嘻的,女孩子发育快一些,比孙上学长的个子高,已经到苏木胸口的位置。

    苏木问道:“春兰,你爹怎么样了,上次和佃户‘抢水’我看他一直咳嗽,身体没啥事吧?”

    “最近咳嗽是少了,不过有时候能发现爹爹老背着我们偷偷咳,加上爹爹他不愿意去看医生,我们也不知道怎么样,一问就心里有数,下地干活也没问题,我们就不提了。”姜春兰略有无奈道。

    姜大山家中的两个儿子上学花费颇多,家里腾不出闲钱也能理解。

    加上农人身体素质比一般人好,只要不是干不了活,大都不会当事。

    还有一部分原因便是姜春兰了,姜大山对她宠爱,衣食上比两个哥哥要好些,也需要花钱,所以不算是不愿意看病,而是家中真没钱了。

    苏木听后返回屋中将野菜放下,重新取了一些鸡蛋放在框子里面,让姜春兰带回家里吃,补充营养,希望这样能让姜大山家里腾出一些闲钱去治病。

    “小孩子长身体,多吃鸡蛋有营养,还有腊肉……”原本这些东西就和孙田商量好了要送给姜大山。

    但说到此处,苏木顿生郁闷——腊肉被人偷了呀!

    话没说完便停下,姜春兰也没在意,而是说起了另一件事。

    “木哥哥,你什么时候能给我再讲讲西游记的故事,孙悟空后来怎么样了,它被如来佛压在五指山下,它会不会死呀?”

    故事已经讲到孙悟空大闹天宫之后,玉帝请来如来佛祖,一掌将孙悟空压在五指山下。

    小姑娘神色担忧,她为孙悟空的遭遇感到心伤,仿佛她是那个被压在五指山下的猴头一样,最近她感受到了某种世俗压力,让其喘不过气。

    幻想孙悟空能冲破五指山,再次变成那个自由自在的齐天大圣。

    左右无事,待在房中说不定一会还有人来,那时孙田要干农活下地,只留他一个人,倒不如锁上门,与姜春兰这个小丫头出去走走。

    田间小路,苏木想了想原著西游记的内容,胡乱讲了几句。

    “五指山又名五行山,孙悟空被压在山下,整整五百年,受尽风吹雨淋,饥餐铁丸,渴饮铜汁……直到五百年之后,一个和尚来到,然后……”

    说到此处,苏木像是想到了什么,突然停下。

    让听故事正起劲的姜春兰好无奈,她已经迫不及待想听孙悟空逃出五指山了。

    却见苏木兴致盎然,他面带神秘的笑容,对着姜春兰语气怪异说道。

    “俺老苏带你打妖怪去!”

    小邑村。

    一片金色的麦田中,几个农人正忙碌着,他们穿着汗衫,夏裤。明晃晃的暴露在烈日照耀下,挥汗如雨,身上泛起一层白光,却不敢有片刻休息。

    他们是雇农,比佃户和自耕农还要更低一等。

    没有自己的土地,没有固定的收入,产出的粮食更是没有关系,甚至连收割麦子用的镰刀都不是自己的,注定是最受压迫的存在。

    因为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夏时忙碌,只能看谁家田地耕不完,才能帮忙干活挣些粮食吃,而一个村子里有钱的地主大户就那么多,若是干活不卖力,或是流走他乡成为流民,或是饿肚子,所以没人敢偷懒。

    时过正午,才总算能歇息一会。

    叮!叮!叮!

    敲锣的声音响起,随之一起的还有欢呼声。

    “开饭了!”

    刘三力来到——这是刘家的田地,夏忙时收麦时间非常紧迫,需要请人帮忙。

    他前些日子被刘大全关在屋中避祸,最近才因为‘抢水’放出来。

    怀中抱着两个的篮子,上面盖着白布,里面是用栗,橡,糠再掺有一点小麦制成的面饼,是雇农们的午饭。

    耐嚼,顶胃,抗饿,低廉,难咽。

    雇农们纷纷凑近,刚干完活,因为长时间弯腰,甚至无法伸直,都弓着身子小跑过来。

    “中午休息一个时辰,吃喝拉撒都解决了,下午谁要是偷懒罚他工钱!”

    刘三力踩到一块大石头上喊道,接着他将两篮子面饼放下,盯死底下的雇农,嚷道。

    “每人每次只能拿一个饼子,许吃不许带!”

    语气极差,几乎是将雇农们当成了贼防着,但雇农们不言语,仿佛都默认了这条规则,默默自刘三力脚下取走面饼到一旁阴凉处吃起来,不离开他的视线。

    “主家,有没有水啊?”一个年龄不大的雇农向刘三力问道。

    饼子很硬,需要一点点的啃下来,用牙磨碎才能咽下,就这样也会磨嗓子,必须要就着水吃。

    雇农中有经验老道会自己备水,新来的雇农则需要到远处取水,一来一回又耽搁了不少时间,等水喝下肚中,还未消化的面饼遇水会迅速膨胀饱腹。

    正常人吃上两,三个便吃不下了,能顶一天,算是阳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