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韬略 » 第一百七十四章 搬来的救兵

第一百七十四章 搬来的救兵

    丁瑜洲知道阿元他们这是豁出性命来保护自己,他也知道所有人都在害怕,都

    在心慌,对于不确定性的未来和被朝廷通缉的压抑,马车里的所有人都带着满心的

    恐惧。

    他不知道具体环节怎么发展,他只知道结果,所以在这件事上,他也是处在悲

    痛之中。

    所有的史书对于武媚娘在当上皇后之前的这段时间记载并不确切,因为后宫争

    斗是皇家秘闻秘史,自然不会记载于史书,所以和之前所有的经历一样,丁瑜洲只

    猜到了结果,却猜不透具体过程,只能尽自己的全力去判断去化解这有可能袭来的

    寒风冷雨。

    一路上与时间赛跑,好在顺风顺水,马车如约而至,比平时更快就赶到了感业寺。

    丁瑜洲赶到感业寺的时候,感业寺还没有收到朝廷发布下来的逮捕他们的命令。

    感业寺算是丁瑜洲他们所熟悉的地方,这里的小师父们听到丁瑜洲他们回来,

    全都脸上带着如花般的灿烂笑容,赶忙通报妙半住持大师。

    丁瑜洲来不及和昔日的旧友们叙旧谈话,只是点头微笑,打了个招呼,更是着

    急前去求见妙半大师。

    丁瑜洲边走边想妙半的为人正直,她虽然面容冷酷无情,但是内心还是有一杆

    天平秤,明白她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也知道该如何正确向她解释这件事情。

    解释,如果处理不好,那就将会牵连到许多人的身家性命。丁瑜洲精神高度紧

    张,全力以赴,只为能够保住所有人,为能够取得一个圆满的结果而努力。

    既然是旧相识,妙半大师听到老熟人丁瑜洲求见,就立即宣召他进来。

    丁瑜洲岁平日里忙于生意不曾时常到感业寺与妙半大师相见,但是常常给感业

    寺提供捐助,默默对感业寺表示莫大支持。

    他依然保留了曾经在感业寺里向感业寺分红的惯例,只是现在他的名义是向感

    业寺捐香火钱,并且每次所捐的钱数都要比原来高出一两倍还要多。

    因为这种缘故,感业寺的人对他也是格外尊敬的。

    妙半大师正在大雄宝殿念经祈福,因为正殿内还有其他师父们,大师便在大雄

    宝殿院子的一处偏房内与丁瑜洲相见。

    丁瑜洲来不及欣赏周围环境的变化,也没有心情去欣赏沿途树木葱笼、万物生

    机的绝佳风光。他一心只想着赶紧找到证据去营救武媚娘,也营救自己。

    与妙半大师见过礼以后,丁瑜洲也没有过多的寒暄,便直奔主题,向妙半大师

    陈述武媚娘和自己当前的遭遇,并告知了萧淑妃和王皇后已经请了寺里的度闲,所

    以希望妙半大师能够入宫向皇上证明自己和武媚娘的清白。

    妙半大师之前和丁瑜洲的关系就不错,所以当听到丁瑜洲要让自己出面作证,

    如玻璃一般永远不起波澜的有了涟漪。

    妙半虽然还是一如既往的面无血色,带着冷冷的表情,似乎对所有的事情都不

    上心,但丁瑜洲知道妙半就是面冷心热,绝对不会见死不救,更不会将自己推出门外。

    所以丁瑜洲期待着妙半大师的出手相救,如今她是唯一有力的证据了。

    事情如丁瑜洲所设想的那样发展了。妙半大师二话不说,不假思索地点了点

    头,对丁瑜洲缓缓地说道:

    “丁瑜洲施主和武昭仪娘娘昔日与本寺有着颇深的渊源,先师在世时,你们就

    对本寺多有帮助,所以二位施主对本寺的恩情,贫尼等没齿难忘,如今两位施主蒙

    冤,贫尼怎能有不帮助之道理,既然施主前来求救,贫尼自然应该鼎力相助的。”

    丁瑜洲听到妙半大师答应地如此爽快,心下大为感动,忙行礼道:

    “多谢大师!只是那度闲是何为人?”

    妙半大师叹了一口气说道:

    “那度闲平日里就不修佛法,嘴里说不出什么好话,只一味想着法攀权附贵,

    平时贫尼就多加管教,却不料她净生出这事,看来到了清理门户的时候了。你说需

    要贫尼怎么办?”

    丁瑜洲听着妙半大师所言,询问道:

    “大师的意思是要随我一起入宫相帮了,对吗?”

    妙半大师望着丁瑜洲,虽然懒眼神冷淡,不露丝毫感情,但是那坚定的眼神已

    经证明了她的回答。

    ……

    事不宜迟,丁瑜洲定和妙半大师火速下山,继续乘坐着阿元刚才所驾驶的马车

    往长安城里赶去。

    这个时候丁瑜洲还不知道他和他的伙计们已经成了朝廷通缉的要犯。通缉他们

    的文书已经发往长安周边地区,他此番回长安已然是自投罗网。

    虽然一路上很是畅通,但到了长安城的北城门时,他们被守城的士兵逮了个正

    着,不光丁瑜洲被官兵逮住,阿元、刘大和黑二等这些人也都被逮住了。

    守城的军官笃信佛法,又认识妙半大师,所以并未逮捕妙半。

    阿元、刘大和黑二被朝廷官兵逮住,就不断地挣扎着,似乎感觉小命玩完,没

    有了回头之路。但是丁瑜洲却与众不同,异常镇定。

    对于遇到官兵一事,丁瑜洲原早有预料。本想着回长安肯定会被朝廷官兵逮

    住,没想到这么快,他觉得自己只有自投罗网以身犯险才能够有机会见到理智,才

    能够有机会向皇帝陈情,说清楚整个事件的具体真相。

    否则他根本没有机会证明武媚娘的清白,在刚才来的路上,丁瑜洲已经做了全

    面深入的思考。

    他觉得武媚娘与自己的这桩事,虽然不是空穴来风,但是他们绝对不能承认这

    件事。因为承认之后的后果,所有人其实都清楚,所以就算违背事实真相,他们也

    只能证明两人没有丝毫关系,唯有如此才能够摆脱险境。

    丁瑜洲所筹谋的唯一方法,就是找出证人和证言来证明清白,证人就是妙半大

    师,至于证物,他也有了筹谋,所有的准备都已经做足够了,他现在就缺一个让整

    个事件真相公布于众的机会。

    当丁瑜洲面对官兵的逮捕,他觉得有可能这就是那个机会,所以表现得异常镇

    定,甚至脸上还带着淡淡的微笑,他只是对妙半大师说了一句:

    “大师,我们只能送你到这了。原本想着能多送些路程,不成想军爷们的效率

    如此之快,不过还望大师不要耽搁行程,入宫去来证明我等的清白呀!”

    还在找"大唐韬略"免费小说?

    百度直接搜索:""看小说很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