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韬略 » 第462章 办法总比困难多(这个要相信)

第462章 办法总比困难多(这个要相信)

    粉儿听到丁瑜洲对皇帝的这一通解释,心中是钦佩不已的。

    要知道在如此混乱的情形下,他们都没有准备,没有想到李治会突然出其不意

    地直言不讳地问他们是否一起串通好了,幸好丁瑜洲及时补救,及时做出这样解

    释,着实算是急中生智的行为。

    丁瑜洲的率先回答,着实为粉儿留出了反应的时间,他们没有想到李治在突然

    之间会提出如此刁钻的问题,所以丁瑜洲的率先行动为粉儿争取了回答的时间,也

    争取了反应的时间。

    粉儿跟在武媚娘身边许久,所以对于武媚娘的一些手段策略也学了不少,加之

    又有丁瑜洲在前面抛砖引玉,所以粉儿非常巧妙地回答道:

    “陛下明鉴,娘娘一心只为陛下好,为大唐社稷江山好,绝不会有这份歪心思

    的,再者丁瑜洲大人与娘娘之间也并没有交谈这种问题,刚才丁大人确实到了甘露

    殿求见娘娘,但是他们二人的对话奴婢们也都知道也都听着的,丁大人当时也只是

    说感觉近来心神不宁,坐卧不安,直觉告诉他,应该来宫里头看一看,向陛下和娘

    娘问安,其他什么也没说呢!”

    李治听到粉儿的一番解释,看了一下她,脸上却露出不信任的表情,反问道:

    “粉儿,你说得这些,都是真的吗?”

    粉儿见此情形,心中微微发慌,但是强装镇定,回答道:

    “陛下,这是千真万确的事,粉儿不敢撒谎,娘娘还说要多亏了丁大人呢,皇

    后娘娘正是听了丁大人的诉说心中不安的预感,才特意去问太史局的官员们,太史

    局的官员们恰好正要前来汇报陛下,这纯属巧合啊。再者丁大人是未时一刻到达的

    甘露殿,而太史局的大人们是未时五刻才到达的甘露殿,这时间差也足以说明问题

    呀,陛下。”

    粉儿越说越有思路,越说越有了理由,最后直接将时间差的论据抛出来,这让

    李治不得不相信。

    李治听后,脸上露出喜悦的神色,点了点头,转头又望了一眼王宽。

    王宽很快会意,便走了出去,很快又转了回来,回道:

    “陛下,娘娘确实是未时五刻召见了太史局的官员,丁大人也是未时一刻到的

    甘露殿,前后存在时间差,这些都是宫人们亲看看到的,不会有错,并且奴才也可

    以作证,刚才丁大人到达两仪殿的时候大约是未时二刻。”

    李治听了之后,感觉论据充足,才将心中的疑虑彻底打消,他哪里知道王宽为#b......

    br#了替丁瑜洲掩饰,故意将他到达两仪殿时间给提前了。

    李治不知道这些,说了一句:

    “哦,那这样,就说得过去了,朕不是不信你们,只是朕身不由已,有些事太

    过巧合,不得不去怀疑,当前国事纷繁,总觉得危机四伏的,你们也不要怪朕呀。”

    丁瑜洲和粉儿二人忙跪下说道:

    “不敢,陛下自然有陛下的考量,不敢责怪陛下。”

    李治朴实无华的脸上努力挤出了一个笑容,不是那种发自内心的笑,是皮笑肉

    不笑的笑容。

    丁瑜洲见李治如此反应和如此表现,知道他也是无奈之举,毕竟突然听到自己

    的建议,同时又有太史局的星象有变之说,如此巧合的场景,难免不让李治陷入两

    难之境。

    要是单纯这些也就罢了,关键还有李治的身体本就不好,如果在出巡折腾一番

    必会影响他的病情,但是此时遇到星象预警,愈发让李治的内心不安起来。

    李治皱着眉头,想来想去,此刻陷入选择的两难境地,他不知道是继续留在太

    极宫,还是应该听从丁瑜洲他们的建议选择离开长安,前往洛阳。

    李治这个人一向犹犹豫豫,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更是越发拿不定主意,想来想

    去总是做不出最后的决定。

    丁瑜洲看着李治的反应,料到他当属这种情况,瞅准时机说道:

    “陛下,如今天下大定,国泰安康,既然星象有异,如若陛下不听从太史局的

    建议,冒险留在长安,万一灾难真的降临,岂不是会让国家动荡,百姓民不聊生,

    所以微臣斗胆奏请陛下前往洛阳调养才是上上策。”

    李治脸上露出无奈的神情,对着丁瑜洲说道:

    “你所言不虚,确实也有道理,朕担心朕的身体撑不住舟车劳顿的苦啊。如果

    朕走在半路上病情出现恶化,岂不得不偿失,反倒还增添苦恼,不是吗?”

    李治不断犹豫着,一时做不了决定,出巡会不会影响他的身体康健确实是他所

    应该考虑的事情。

    他的身体如今越来越感觉到已经大不如前,总是觉得浑身乏力、头痛、眼睛发

    胀,这让他觉得似乎跑几步就会喘。

    李治很清楚自己的身体出现了危险的信号,他也对自己的身体情况表示出担

    忧,但是当下到底是前往洛阳还是留在长安,才是他此刻面临的一个最现实的选择。

    星象有变的说法,他素来相信,他是天子,星象对应人间帝王,听到星象预

    警......

    ,他害怕自己会遭遇不测,同时他也害怕前往洛阳的路途太过艰辛。

    丁瑜洲看着李治的脸色,知道他正陷入思考和犹豫。

    粉儿刚才也一直在看着皇帝的脸色神情,她提前得到了皇后的指示,随时察言

    观色,以便皇后直接出面劝说李治。

    粉儿见此情形,便悄悄地退了出去,欲前往甘露殿,请武媚娘过来助阵,前脚

    刚迈出两仪殿,就听到丁瑜洲在殿里开始说话了。

    “陛下,其实前往洛阳也并不是非得一定走陆路坐马车,既然陛下身体抱恙,

    可以改走水路,从泾河、渭河和洛河这三条水道便可到达洛阳。”

    李治一听丁瑜洲的这个主意,脸上由阴天转为晴天,赞叹道:

    “对啊,朕怎么没有想到,可以走水路呀,不用像旱路那样坎坷颠簸,走水路

    还可以尽情欣赏沿途两岸风光,这倒是个好法子,如此一来也不用坐在马车上难

    受,坐船要比坐马车舒服多了。”

    李治知道走水路相对柔和,并且快速,顺流而下,可以很快到达洛阳,这样比

    走陆路节省很多的时间,同时也没有很多的烦恼。

    李治暗中赞叹丁瑜洲素来法子多主意多,全然没有了后顾之忧,才做出了最后

    决定:

    “瑜洲爱卿,既然星象有变,朕就前往洛阳,走水路这件事就交由你来办吧,

    明日朕就带着皇后一同前往洛阳。”

    丁瑜洲听到李治终于爽快地答应了自己的建议,心里是高兴的,忙答应道:

    “请陛下放心,微臣一定安排妥当,让陛下舒舒服服地到达洛阳。”

    李治点点头,对他投去赞许和满意的目光,心里头格外满意,越发器重丁瑜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