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韬略 » 第625章 大唐当家人

第625章 大唐当家人

    在武媚娘的强力坚持下,丁瑜洲无奈之下,仍然答应予以颁发,虽然这与他颁

    布的其他利民利国措施有别,仍然还是假借着皇帝皇后的名义颁发全国。

    与丁瑜洲特意制定的让百姓休养生息让利于民的仁政措施不同,修改《氏族志》

    的这项举措着实有些与众不同,与其他措施比起来,明显格格不入。

    提起这本《氏族志》要追溯到李世民当皇帝的时候,李世民做了皇帝之后,他这

    个人雄才大略,还非常爱面子,尤其注意个人形象,比如史书记载他常常会去史官

    那里拿来记载帝王起居注的原始材料来看,对于一些不合乎自己心意认为有辱自己

    光辉形象的地方,会直接让其删除或者提出修改意见。

    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太宗皇帝李世民便格外看重一个人的出身地位,当时李姓

    是国姓,但是他觉得李家的名望远远不如“五望七姓”的那些世家大族们,便授意官

    员修改了原有的《氏族志》,让皇族成为第一等姓氏,进而与那些源远流长的世家大

    族同等尊贵。

    李世民也只是修改了一下,提高了李姓的位次,并没有伤害到世家大族们的地

    位,未动摇他们的根本,进而也得到了世家大族们的认可。李姓为第一姓也无可厚

    非,人家本来也是名门望族。

    于是乎,武媚娘也效仿太宗皇帝想起了这种方法,也提出要重修《氏族志》。

    可是武媚娘的这个措施,与李世民的完全不同,本质完全不同,她的这项举措

    要更狠,更大刀阔斧。

    虽然将《氏族志》改的面目全非,但是提出重修《氏族志》的这个建议之后,并没

    有引起朝廷官员的强烈反对。

    一方面,丁瑜洲首先站出来支持,他身后一大批支持者自然马首是瞻。另一方

    面朝廷中官员的比例发生了变化,有近1/3的官员是寒门小户出身的官员,打心里

    希望改变《氏族志》定下的成例,渴望自己的社会地位能够随着自己的官职提升而有

    所提高,所以他们做梦都想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武媚娘的这一措施很快就得以贯彻落实,虽然不是在丁瑜洲的主持之下,但却

    是在丁瑜洲的极力支持之下。

    新修订的《氏族志》被换了个名字,直接改为《姓氏录》,与之前更不同的,让世

    家大族气炸头的是这次人家武皇后的排序原则给彻底改变了,而不是再按照家族的

    时间长短来划分家族等级,而是按照家族子弟担任的官职高低重新划分,比如皇族

    李家和皇后武家成为了第一等姓氏,其下紧随其后的姓氏则是按照官员品级再分出

    8个等级。

    比如丁瑜洲官职是正一品宰相,他的丁姓,以他为代表,便是第2等的姓氏。

    位于5等以上的家族便能成为氏族,如此一来,如果官员的官职得到提升,那么他

    们家族的社会地位也会相应提升,进而他们家族在整个社会结构当中的地位也会随

    之水涨船高。

    这项政策贯彻落实下来,对寒门出身的官员而言,那是再好不过的大好事,对

    于他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有裨益,

    此项政策,对于旧贵族,对于那些历经百年的大家族而言,则是致命的打击,

    这项政策意味着百年家族将不复存在,躺在祖宗功劳簿上过生活的好日子将不复存

    在,因为好多世家大族的子孙在朝廷中的官职并不显赫,如此一来,他们的家族地

    位则在社会结构当中会大打折扣,甚至有的会直接跌落到五等之下,不再算得上是

    氏族。

    当全天下的人都看清了《姓氏录》的真面目后,此项措施遭到了很多旧贵族、世

    家大族的反对,他们私下里不承认《姓氏录》,依旧沿袭太宗皇帝时期的《氏族志》。

    可是胳膊拧不过大腿,你们不承认你们的,我依旧实行我的。

    大唐当家人是本宫武媚娘,不是你们那些坐吃等死的旧贵族。

    文水武氏从此成为名门望族,武媚娘的出身则是一跃达到了金字塔的顶尖。

    整体来看,这项措施利大于弊。

    受这项利好政策的影响,很多出身小门小户的官员鲤鱼跳龙门,直接躺赢,之

    前娶老婆都会被大家族的姑娘嫌弃,纵使娶了人家姑娘,也得唯唯诺诺,低人一

    等,如今他们的地位提高,走在路上都是趾高气扬的,随之而来的社会待遇相应提

    高很多,故而此举无形之中吸引了很多官员的拥戴。

    对于占人口大多数的寒门小户,他们虽然没有享受到待遇提高的红利,但是他

    们看到了大大的希望,犹如一缕耀眼的太阳光照进了他们的家门,岂有不拥护的道

    理呢?!

    武媚娘此举一度闹得沸沸扬扬,丁瑜洲看在眼里也明白在心中,虽然表面上引

    起了社会的一些舆论,但是对于整个大唐社会结构来看,终究是有着积极的促进作

    用,此举彻底地动摇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形成的九品中正制,同时也让社会底层的

    百姓有了可以不断上升为贵族的渠道,此渠道一旦打开,整个社会便会被注入活

    水,人才之流会滚滚而来。

    丁瑜洲自然是支持的,于公于私,都是好事一件。

    他控制着大唐的朝政走向,按照史书记载的利于大唐国运的方向,不断助推着

    大唐的发展。

    调兵遣将,戍守边关,他亲自操办,大政方针,水利工程,他更是亲自操刀,

    亲自制定,同时还积极采纳众位大臣的足智多谋,集合众人的才智,与武媚娘一道

    共同推动着大唐这艘巨轮向着光明的彼岸不断前行。

    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根本,他深知此事。

    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用人才,是挂在丁瑜洲心头的一件大事。

    他任人唯贤,提拔中下级官员,把他们放在重要岗位上多方位历练,其中就包

    括了与丁瑜洲有过交集的,日后将成为大唐国老的狄仁杰,还有发动神龙政变的张

    柬之等人。

    现在这些人还不被看重,都还处在中等官员行列,还不是耀眼的明星,还没有

    到他们施展政治才华和抱负的时候,他们还需要在平凡的岗位上隐忍煎熬,不断积

    累丰富经验,以待日后的厚积薄发。

    幸运的是,现在他们的背后,有一个敏锐的目光在时时观察着他们,点拨着他

    们,每当他们遇到困苦时,丁瑜洲就会投去关怀的提醒,帮助他们化险为夷,再创

    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