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韬略 » 第684章 大事不妙

第684章 大事不妙

    对于贺兰敏之的胡作非为,武媚娘一时忙于国政,她忍了,她再次忍了。

    大唐的军国大事和内外局势恰好在这个时候出现了紧急突发事件,吐蕃在边境来犯,在武媚娘、丁瑜洲等大臣的指挥下,在骁勇善战的众将士浴血奋战下,虽然经历了不少磨难,但是仍然成功击退了敌人。

    大唐国泰民安的趋势依旧,国力增强的势头越来越明显,这是大势所趋,也是历史规律的必然。

    发展道路总是充满荆棘坎坷,艰难前行的过程中总是能够看到希望。

    大明宫内的家事也在不断变化,越发变得纷繁复杂。

    家事的变化是随着每一个人的年龄增长而变化的,除了大唐皇帝、皇后,还有一位重要人物的长大,影响着国事家事,此人便是大唐太子李弘。

    过了总章三年之后,李弘的年纪已然过了弱冠之年。

    依照古礼规矩,男子宣告长大成人的第一个步骤就是成家,所以太子到了该成婚的年纪了。

    太子要结婚,太子妃的人选更是牵动着满朝文武。

    到了这个节骨眼上,大臣们不断上书请愿,建议帝后为太子挑选良家子入东宫。

    武媚娘迫于舆论之压力,也考虑到太子长大成人是不争的事实,认定也应当给他娶妻纳妾了。

    武媚娘顺水推舟,准了众位大臣的奏疏,亲自把关,在一众良家子中精挑细选,经过多道环节的严格把关和精心挑选,最后选中了当朝九卿之一的司卫少卿杨思俭的女儿。

    杨小姐出身名门望族,无论家世背景,还是相貌才华,都符合太子妃的标准,武媚娘对她甚为满意。

    太史令夜观天象选定了良辰吉日,随后武媚娘以皇帝的名义诏令天下:太子即将迎娶太子妃。

    这是人尽皆知的事,并且皇宫之内也已将吉日聘礼下发到了杨家,一切事宜进展地非常顺畅,准太子妃家里也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着。

    全天下的百姓都在期待着这一场盛大的婚礼。

    一切都显得格外平静,犹如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宁静。

    丁瑜洲被武媚娘亲自提名为册封使,将在太子大婚那日拿着皇帝诏令前往杨家宣诏。

    这可是无上荣耀,是所有大臣都希望得到的殊荣。

    丁瑜洲高兴不起来,因为他根据史书推断,这场喜事有可能变为丧事,一切愉快的氛围都将走向极端的另一面。

    他私下里一个人的时候感叹:这件事情恐怕会发生重大变故。

    出于好心,他多次在杨思俭的身边提醒他,要让准太子妃注意安全,万万不要与陌生人接触,以防止出现不测。

    杨家人正沉浸在光耀门楣的喜悦中,哪里还管得了这个,只是一味地答应着,根本没往心里去。

    #b

    继续阅读!br#为保周全,丁瑜洲同时也提醒武媚娘要注意派人保护太子妃的安全,好在她知晓丁瑜洲一向心思缜密,往往能看到一些别人所无法注意到的细节,能够想到一些容易被常人所忽略到的细节,便接纳了丁瑜洲的意见,派出几拨御林军。

    一切事情进展得都很顺利,并没有出现任何不愉快的事情。

    准太子妃娘家的府里正浸润在天大的喜悦和高兴之中,人来人往,恭贺之人连绵不断。

    在这些恭贺的人群中,还时不时夹杂着御林军的身影,显然他们是在保护准太子妃的安全,就连这太子妃的寝室之外,也有着宫里派来的宫女轮班守护。

    杨家有了御林军守卫,也有了天后的亲自安排,丁瑜洲缓缓舒了一口气,认为史书中记载的那一场祸事应该能够有效避免。

    他之所以想热心肠地帮助李弘,是因为他觉得李弘这孩子不错,老实本分,不像其他人,没有那些坏心思,为人处世谦和有礼,从不拿太子的威仪来压人,所以丁瑜洲对待太子李弘有着一种格外的好感。

    如今的太子仪表堂堂,长得要比李治好看很多倍,想来是遗传了韩国夫人的美貌基因,并且品性端正,老实本分,从没有僭越规矩的行为,眼波流转间还带着一丝灵气。

    丁瑜洲虽然不是外貌党,却是真心被太子的这种魅力所俘获。

    朝廷大臣们很多人都能明显地感知到武媚娘对于李弘这个名义上的儿子也是格外喜爱的,毕竟这个儿子所作所为无可挑剔,就算是鸡蛋里挑骨头,也挑不出任何错处。

    丁瑜洲内心知道,目前李弘虽然年纪渐长,但是对武媚娘参政理政还没有造成实质性的威胁。李弘处处也都是听从母后的意见,所以他们母子二人之间的关系还是极好的。

    只是不知道接下来他们之间的关系会因何而变,又会因何而走向极端。

    按照史书所记载的那份灾难性结果,目前所有喜悦的一切将化为梦幻泡影,都将受到波及。

    拥有上帝之眼的丁瑜洲觉得自己最是孤单,却又无能无力,他也知道凭借他一人之力始终无法阻挡住滚滚长江东逝水的历史趋势。

    他只希望尽自己最大努力,让人来人往间所经历的人和事可以富有人情味,富有人间烟火气的的暖意。

    此时正是夏日,初夏的风还带着春天的气息,知了声尚未达到烦人的程度,日光也还不是盛夏的那种毒辣,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岁月静好,一切安泰。

    太子的婚期日渐临近,来来往往于杨府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均平安无事,这让丁瑜洲觉得极有可能在自己的干预下,那场意料之中的灾难可能会被预防而不再发生。

    丁瑜洲偷偷舒了一口气,如果真的可以被预防了,那么对大家都好,对杨小姐、太子李弘,甚至贺兰敏之,都是一场救赎的解脱。

    很多大事

    继续阅读!往往总是如同火山爆发一般,在某日早朝前,突然爆发出来,引动朝野震动、朝纲不稳。

    此时,宣政殿内气氛诡异,参与今日朝会的大臣们脸色复杂多变,此话题已经人尽皆知,勾连着众人的好奇心。

    众人却都是欲言又止的样子,全都压制着内心的好奇和疑惑,针对这桩大事想私底下议论一下,却又不敢张扬,连小声嘀咕的都没有。

    众臣如此一反常态,可见此事不小,非比寻常。

    听到这桩惊天消息的时候,丁瑜洲也在场,还是全程参与其中的。

    其实他在上早朝的路上,就听到了风声,就看出了端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