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韬略 » 第726章 大胆的试验

第726章 大胆的试验

    武媚娘靠着丁瑜洲的距离最近,所以她能清晰看到丁瑜洲的试题。

    她仔细读着丁瑜洲那苍劲有力的字,逐字逐句地默默念着,脸色看不出是什么表情。

    “第一题,济世救人行医最重要的四个步骤是什么?第二道题,人食五谷,难免要生病,人身不能常安,有疾所当医也。世间有疾病三千种,有常见病也有疑难杂病,可曾听闻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第三题,如果上述第二题可以答出来,请解释高血压是何病?”

    这三道题很简单没有一个偏僻字,全都很好认识,武媚娘读完的时候,丁瑜洲恰好刚刚写完。

    武媚娘看了丁瑜洲一眼,随后问道:“这第一题倒是不难,就是第二和第三道题,恐怕不是太好回答吧,本宫都不知道你所云是何病?”

    武媚娘看了一眼案几上的白纸黑字,随后一招手,示意道:“诸位太医们都过来看看,你们可知道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这种病症何种病症呢?”

    众位太医们迅速移动到案几旁争先恐后地向那试题看去,看完后,集体失语,全都沉默不语,都是面露难色,没有一个能上来回答武媚娘问话的。

    武媚娘见状,对丁瑜洲不由得投去佩服的目光,说道:“看样子,大家是服你了。那就照你说的办吧!”

    丁瑜洲灿烂地一笑,行了一礼,说道:“多谢天后成全。”

    他的这三个问题难易结合,简单的题目很简单,可是困难的题目难得要命。

    按照天后的命令,丁瑜洲严格执行,举办了大唐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全国名医选拔赛。

    他将自己亲自书写的这三道题拿到中书省让堂官们用宣纸誊抄下来,同时连同试卷一起下发的还有全国名医选拔赛的考试规则。

    考试规则也是相当自由奔放,自由到可以夹带小抄,还是光明正大地夹带小抄,本放到可以带陪考,不会的还可以场外求助,或者还可以让州县官吏将试题送到考生家中。

    反正考试非常自由,自由到可以没有底线。

    这着实考验了大唐百姓的认知。

    试卷在十天之内发放了全国各州县,由各州县将试卷发放到众报名参赛的医生手中,让他们自由答题,随后各州县再负责收集所有报名医生的答卷,然后再统一汇报到工部,由工部编辑成册,最后由丁瑜洲亲自裁决。

    在当时的大唐医学界,丁瑜洲的这三道题可谓是高深莫测,专业性极强,连所有太医们都看不明白,听不懂,着实成了一道医学界的难题。

    几乎所有人都是第一次接触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这些生僻词,虽然这在现代社会却是常用到人尽皆知。

    太医们翻遍了古医书,也没有从中找出任何关于这两个词的记载。

    一时之间,高血压、心脑血管这两个词汇成为了舆论热搜词,大街小巷都在谈论这个词。

    舆论风向形成了两边倒的局面,一种声音支撑丁瑜洲,认为丁瑜洲是精通百家的神人;另外一种声音是反对丁瑜洲,认为他这是在搞怪,耍大家,是在哗众取宠,博人眼球。

    对于舆论压力,丁瑜洲只是一笑置之,稳坐钓鱼台,任凭风浪起。

    他很清楚自己的实力,毕竟他是穿越而来,脑子里装着的是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医学知识。

    留给医学生们的答题时间有三天,三天之内可以任意搜集资料。

    丁瑜洲的试题,他心里很有把握,可以让试卷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要么有人知道,要么有人不知道,不会存在胡编乱造的情况。试题很是简单和简洁,对于不会的人而言,完全答不上来,会的人,可以很快解答出来。

    如此一来,可以很好地区分出好医生和差医生,丁瑜洲也完全不用犯愁成千上万份的试卷该如何批阅。

    武媚娘和一众大臣对丁瑜洲的试题仍然表示半信半疑,毕竟丁瑜洲虽说是朝中宰相,通晓百家之术,但是他们从未见过丁瑜洲施展医术救人,从未见过丁瑜洲为他人诊脉治疗,又发现丁瑜洲说出一些从未听及的疾病名称,这着实让丁瑜洲等支持者和反对者都为之竖起了耳朵,睁开了眼睛,想看一看丁瑜洲到底意图何为?

    就连阿元和长孙浩然等众位兄弟们也都是同样的疑惑。阿元担心丁瑜洲到彻夜失眠,生怕他惹火烧身,无法自救。

    就连一向相信丁瑜洲的武媚娘,在看到这些问题之后,也着实拿捏不稳,私下里问丁瑜洲:“这个法子到底可靠可行不?别到时候弄得全国都笑话你啊!”

    丁瑜洲知晓武媚娘是在为自己考虑,便自信地说道:“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你大可放心,瞧好吧,如若大唐真有懂这疾病的人,那便是找对了,如果没有,恐怕这陛下只能是听天由命了。”

    丁瑜洲说完,对武媚娘投去自信的眼神,告诉她不用为自己担心,意思很明显,此事不会是一场儿戏。

    武媚娘白了丁瑜洲一眼,虽然没有明说出自己内心的这份担忧,但是她内心的这份担忧还是被丁瑜洲敏锐地捕捉到了。

    丁瑜洲随后在她耳边耳语了一句,随后武媚娘就哈哈大笑起来,那笑容甚是欢畅淋漓,完全不似刚才那种紧张不安的神态,着实让武媚娘体会到了丁瑜洲的胜算和把握。

    丁瑜洲之所以必须要如此大费周章,动用庞大的人力物力,完全是因为此举是在为武媚娘铺路,此举也是在为整个大唐的稳定划定时间段,他有着深沉的考量。

    前些日子,他就一直在思索,或许就算是李治已然不在世间,但是史书所记载的事情不会改变,历史规律更不会更改,所以接下来的事件演进也会一如以往按照既定规律来发展。

    如果按照这种规律来推断的话,一切都很流畅,没有任何堵塞,只是有一点就是他丁瑜洲的横空出现是违背历史规律的,说不定会因为他的出现进而让原本历史既定的轨道发生偏离。

    就好比李治虽然已经离开了人世,但是作为他替身的高大楞,原本是健健康康的,可是如今却出现了与李治同样的健康问题。这就说明无形之中存在着历史必然性的选择。

    规律到底可不可以从中改变呢?

    丁瑜洲做了上述这个大胆的试验,想来考验一下历史规律中究竟存不存在偶然和变化,会不会还存在另外一个与自己同样的人物。

    还在找"大唐韬略"免费小说?

    百度直接搜索:""看小说很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