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能修改时间线 » 第十章 审讯(求追读求推荐票)

第十章 审讯(求追读求推荐票)

    一百万不是小数目,三个人平分每个人也有三十万出头。

    这笔钱在云城可以缴个首付了,或者干脆买套公寓。

    正规渠道的钱,方寒没理由不拿。

    他现在还住在老小区的出租房,条件简陋,而且身怀极影,也不安全。

    反正孤身一人,在云城买房扎根也挺好的。

    方寒正畅想着,一名刑警过来叫人。

    先被叫过去的是拿菜篮子的阿姨。

    她走后,休息室里就只剩下方寒和背包的年轻人。

    气氛莫名尴尬,忽然,方寒看到这个年轻人从书包里拿出纸笔,涂涂画画,也不知道具体要做什么。

    方寒伸着脖子看了一下,询问道:“你好,你也是做新媒体的吗?”

    拿出的笔记本上写有公司名字,刚才翻过去的时候,方寒瞥见了。

    这家公司方寒知道,在网络上名声不好,发的稿子经常用一些噱头博眼球,但也因为如此,阅读量夸张,所以规模比他在的公司还要大。

    年轻人抬头看了一眼方寒,老实道:“对,你也是?”

    方寒笑着点头,他没想到进一趟警局还能碰到同行,这一下将两人的关系拉近不少。

    经过一番自我介绍,方寒知道了这个年轻人叫李维。

    他看着微胖的李维好奇道:“你在这画什么呢?”

    李维有些腼腆,但还是如实道:“突然想到一些和案件有关的细节,但我得回一趟东塘湖,才能彻底整理出来,当然也有可能是我想多了。”

    说着,他合上了笔记本,似乎断了头绪。

    方寒沉默不语。

    和案件有关的细节,难道是发现曾国强做了什么可疑的事?

    仔细想想,曾国强一整晚都在做可疑的事。

    从他现身,到去看电影,这整个环节警方肯定都会彻查。

    就是不知道极影会不会暴露……

    毕竟是第一次牵扯上警方,方寒难免有些没底。

    但他也知道,自己如果想拥有极影,并让它发挥更多功效,那和官方打交道的次数估计不会少,早点适应并非坏事。

    方寒在想什么从他的面部表情根本看不出。

    家庭环境造就了他偏内向的性格,有什么事都藏在心里。

    笑了笑,他又问道:“你昨晚是在哪发现嫌犯的?我跟到商业街人就不见了。”

    李维不做他想,道:“我一直跟着他进了电影院。”

    “他去看电影了?”方寒神色一动。

    “虽然这事不可思议,但的确是真的。”李维拿出手机,打开正在上映的电影,指给方寒看,“我查过当晚的场次,嫌犯去看的就是这部电影。”

    “好笑的是,主演是歌神,如果以此写一篇推文,估计点击不少。”

    歌神身上有梗,开演唱会经常有逃犯去听。

    李维本以为同为新媒体工作者的方寒会理解这个梗,但看他的样子,好像陷入了沉思。

    方寒的确正在思考,跟昨天他坐在茶楼里感受到的错乱感一样。

    此刻,他也同样不确定曾国强真是歌神粉丝,还是说因为极影产生了蝴蝶效应,为了圆他看电影这个荒谬的行为。

    两人的聊天到这里就中断了,后面偶尔搭话。

    过了二十分钟那个阿姨回来,方寒被叫了过去。

    一番检查后,方寒来到了一间办公室内。办公室不大,只有刘明和一位记录员在。

    “方寒先生,感谢你的配合,请坐。”

    刘明起身,表示感谢,同时示意方寒坐下。

    方寒坐在了两人的对面,背微微挺直,手放在桌上,老实本分。

    刘明笑着让他放轻松,但好像没什么效果也就作罢了。

    毕竟是年轻人,在这种地方多多少少是会有些拘谨的,不能跟刚才那位阿姨比,什么要紧的不要紧的都说。

    “方寒先生,你详细说说你第一次发现犯人到报警的全部经过吧。”

    切入正题,刘明旁边的记录员开始敲击键盘。

    方寒回忆了一下,然后道:“其实也没什么,就昨晚在东塘湖拍到有人乘坐木舟游湖,大晚上的,我觉得挺奇怪,于是用镜头放大看了一下,这才确认他就是新闻上的通缉犯。”

    刘明问道:“那犯人在湖上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举动?”

    方寒没有隐瞒,道:“他下水了。”

    “下水?”

    刘明和记录员对视了一眼,示意方寒继续说。

    “当时他把小船划到了日月岩的附近,然后落水了,大概一分钟后重新上来离开。”

    “那他手里有没有拿什么东西?”

    “天太黑了,没看清。”

    “那你上岸后,有没有再遇到犯人?”

    “没有,从湖心岛回岸过了十多分钟,等我到湖边的商业街时,就给你们打电话了。”

    方寒一五一十地说道,提到了关键的落水环节,但也就点了一下,剩下的便交给警方自行调查。

    刘明点了点头,换了一个问题,道:“从湖心岛回岸花了十多分钟,那你为什么选择回岸再报警,而不是发现犯人的第一时间?”

    方寒微微低头。

    刘明见状,也是缓和笑道:“不要介意,这只是例行询问。”

    方寒回道:“因为当时天太黑,也不敢百分之一百确认,所以耽搁了。”

    刘明了然,宽慰道:“这是很常见的目击者心理,你不用觉得有负担。”

    他见记录员停手了,于是看了看手腕上的手表,道:“时间也不早了,我这里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方寒身子坐直,目光直视,如等待考题下发的考生。

    刘明看着方寒,眼神比之刚才,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声音缓和道:“你拍摄到犯人的时间,已经超过九点,事后,我们也去那间茶楼取证了,说你一个人在茶楼坐了超过四个小时,这,未免有点久了吧?”

    “东塘湖最美的是落日,晚上九点,可什么美景都欣赏不到了。”

    刘明的视线一直落在方寒身上,似乎想从他细微的面部表情中发现什么有用的信息。

    但过了片刻,没有收获,方寒也没有立刻回答。

    于是他喝了一口水,笑问道:“是在等什么人吗?”

    这明显是个陷阱式发问,看似是站在方寒的角度,帮他回答。

    但其实,是不是在等人,警方是一早确认了的。

    刘明是想用这个问题刺激方寒的微表情。

    虽然这个问题基本和本案无关,但从实际出发,一个年轻人在茶馆坐了四个小时,还正好发现了嫌犯,只要是有过几年办案经验的刑警,都会多嘴问一问。

    办公室内的气氛稍显压抑,过了片刻,方寒忽然笑了,他解释道:“刘警官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其实东塘湖的美景,除了落日的湖光山色外,夜晚商业街的灯火也是一绝,我之所以留在茶馆这么久,就是想拍一拍咱们云城的繁华。”

    “喜欢摄影的人是这样的,为了一个镜头,有的时候得蹲守一整天,我还有茶喝,不算辛苦。”

    刘明表情一囧,淡然道:“原来是这样,这方面我的确了解得不多。”

    方寒本来就是报警人,底子干净,随着最后一丝疑惑消除,他的问话到此结束。

    最后,在方寒要走的时候,刘明起身过来道:“方寒先生,再一次感谢你配合警方工作,关于悬赏,由于这次共有三位报警人,我们会在询问完其他报警人后,整理你们提供的线索,然后根据其价值分发悬赏金,麻烦你去填一下表格,然后就可以领走自己的物品了。”

    “好。”

    方寒本以为悬赏金会平分,没想到这么麻烦。

    不过他也不在意,一百万的悬赏金,到手的钱怎么样也不会少,去填了表拿回自己的储存卡后就离开了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