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朝海患 » 第三十五章:守株待兔

第三十五章:守株待兔

    辛五郎劈砍木柱,一顿泄愤后,接受了失算的现实。

    他想把狼军引诱进来一次性全歼,看来只是一厢情愿。

    他想,既然瓦氏夫人已经识破了自己的计谋,会籍山再去拦截狼兵就没有必要了。

    他收了刀,躺在县衙厅堂的太师椅子上,呼叫冈本北介师兄弟和久久田子进来。

    此时,戚英就窝在他头顶的屋梁上。厅堂屋顶是木制的斗拱结构,大梁都是粗木,易于隐藏人。

    戚英没有见过倭寇首领,不知道辛五郎是谁。

    但他知道,倭寇首领会选择在县衙办军务,而且会坐到厅堂中央的,用来处理公案的太师椅子上。

    所以他潜藏在太师椅上方的屋梁上,蒙着面屏住呼吸,等待倭寇首领的到来。

    果然看到进来一个白白胖胖的人,坐到太师椅子上。

    士兵排队站在院落里,他猜测进来的这个人一定是个大头目。虽然他不知道这个人就是倭酋辛五郎。

    辛五郎呼叫属下三将进来领军务。

    冈本北介先赶来了。辛五郎下令道:“北介,你去一趟会稽山,告诉寨主,以后广西狼兵不要拦截了,大胆放他们进来就是。”

    “是!”冈本北介点头得令。

    辛五郎又道:“另外带两人拉一箱银子过去。”

    “是!”冈本北介得令离开了厅堂。

    戚英听到了两人的对话,心里暗骂,王风,你果然和倭寇是一伙的!

    辛五郎感到疲惫,躺在太师椅子上,闭目养神午休起来。

    不一会儿,冈本南介和久久田子也赶来了。

    冈本南介问:“主君,要不要派兵去追击狼兵?”

    辛五郎闭着眼睛,摆了摆手,道:“追不到的,他们能翻山。你们在外面站会,我先休息一下。”

    久久田子看到辛五郎一个人睡在厅堂,提醒道:“主君,一个人睡在厅堂里面,小心有刺客。”

    冈本南介冷哼道:“县城这么大,哪能那么容易遇到刺客,再说有我在,怕啥刺客。”

    辛五郎睁开了眼睛,下令久久田子,道:“南介说得有理,哪能那么容易遇到刺客,真是多心了下去吧。”

    “是!”久久田子离去。

    辛五郎继续午休,看到冈本南介还站在身边,驱赶道:“你站到院子去吧,这里没有刺客。”

    冈本南介望了望屋顶,没有发现有什么刺客,就站到院子去了。

    戚英潜藏的位置非常好,下面的人是发现不了的。

    戚英听到了他们的对话,断定这个白胖的人一定是倭寇首领,心里暗喜。

    他手里攒足了十分气力,要虎口拔牙敌营行刺取倭将首级。

    如鹈鹕高空缩翅入海,剑快无影刺向辛五郎。

    辛五郎也是二流高手,感到冷气来袭惊得睁开眼睛,发现一个蒙面刺客从屋顶闪了下来,被冈本南介撞到冲向屋角。

    在戚英刺下来的那一刻,冈本南介已经感觉到了一股犀利的冷气。

    由于他站在厅堂外面,距离太远,来不及拔刀拦截,只能爆发出全身的能量,快如闪电般用双手去抓剑。

    千钧一发的时刻,冈本南介的双手伸到了,抓住了剑气。

    冈本南介双手鲜血淋漓地抓着剑身,控制住了戚英的剑招。

    他使出了全身的功力把剑锋指向屋角。剑身被他的双手强行改变了走向刺向屋角,带动戚英一起冲向屋角。

    然而奇怪的是,不知哪里忽然闪来了一道刀弧,割到了冈本南介的手臂。

    剑锋本来是要刺向屋角的,冈本南介手臂被刀弧划伤失去了功力。

    戚英发力拉回了剑锋刺向冈本南介的腹部,然后噗嗤一声刺穿了冈本南介的肚皮。

    冈本南介中剑,戚英想拔出剑再刺辛五郎。

    冈本南介中剑没死,双手狠狠地抓着剑刃不让戚英拔出来。

    辛五郎得救了,在两人的拉扯动作中回神过来,急忙大叫:“来人呐,有刺客!”

    厅堂外的倭兵听到有刺客,蜂拥进来保护辛五郎。

    戚英奋力拔出了剑,砍杀围上来的倭兵。

    冈本南介倒在血泊里身亡。可惜了一身的武艺,为了救倭酋死在了戚英剑下。

    辛五郎被倭兵簇拥着救走。

    戚英追到院落已经追不动了。他被倭兵层层包围。

    他看到今日刺杀倭寇首领已经没有可能了,失望不已。

    冲进衙署的倭兵越来越多。戚英再不逃走就没有机会逃走了,于是施展轻功跃到屋墙上,踩着屋墙瓦片逃走。

    倭兵追击戚英。冈本北介已经离城去了会稽山。还有高手久久田子在,她闻声追了过来。

    倭军中轻功高手有不少,只要有一人缠住戚英,戚英就逃脱不掉了。

    久久田子踩着屋瓦眼看就要追上戚英,忽然一道刀弧侧袭久久田子,久久田子躲闪耽误了时间追不上戚英了。

    戚英逃到了城门口,发现城门口倭兵不多,还停着一匹马,喜出望外骑上马,杀散城门的倭兵出城,逃向三门镇。

    他逃到三门镇时累得精疲力尽,回头望见倭寇没有追来松了一口气。

    他又来到那个酒楼,从地窖里将六具没有埋葬的倭寇尸体背了出来。还好尸体都没有腐烂。

    他把六具尸体搬上马车。马是从倭寇手里夺取的,车是酒楼后院存放的。

    他听别人说,台州城发了官文,击杀一名倭寇得银子五两。

    戚英知道,行走江湖没有一点银子可不行。他身上只剩下二两银子了,恐怕过不了多久,又要遭遇到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窘迫。

    他算了算,六具尸体总共能换得赏银三十两,虽然不多,但管半年的吃用还是管得住的。

    他拉着马车出发了,一路顺利的出了镇,驶往台州城。

    马车在路上颠簸了三天,终于到了台州城。

    台州城城墙高大宽敞,布满了垛口和了望口,城墙上站满了握着长枪的官兵。

    城门口有几名守卒对进出城的人员进行盘查。

    戚英拉着一车倭寇尸体到达了城门口。他被守卒拦住了。

    守卒查了查,见都是倭寇尸体,惊问:“你在哪里杀了这么多的倭寇?”

    “在三门镇杀的,我要进城领赏!”戚英回答道。

    在一名守卒的引路下,戚英在台州城内东拐西绕到达了领赏处。他领了三十文铜线。

    戚英问发赏钱的官吏,道:“怎么都是铜钱,不应该是赏银吗?”

    官吏解释道:“三个月前还可以兑现银子。现在战事紧张,城中这么多军民要吃喝,武器火药消耗那么大,哪里还有银子发得出来。我都两个月没拿一文钱了。”

    听到官兵生活这么艰苦,戚英将三十文铜钱放回桌上,道:“你们都可以不拿俸银,我为何要赏银。我身上还有二两银子够用一阵子。”

    官吏感谢道:“多谢壮士理解。”

    台州城是个好地方,鲜次栉比的楼房,飞檐画栋的高阁,繁华的商业街道,来来往往的商贾菜贩,很是热闹非凡。

    只不过城内很多店铺歇业了,大街满是军马跑动,使得台州城没有了往日的生机和温柔。

    戚英丢了车,牵着马在城内闲逛,忽然听到有几匹马“哒”“哒”“哒”的从他后面赶来。

    他听到后面有人在喊叫:“杀倭寇的那位壮士请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