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我叫马山香 » 第三十五章 地方岂无史

第三十五章 地方岂无史

    木老师的地方史兴趣小组,全名叫做秦云地方历史兴趣小组。说起来真是惭愧,我至今没弄明白秦云的历史和现状,说起一些历史名人和地方名来,还总是七拉八扯,南北不分,东西不辨。这实在不能怪木老师,也不能怪我没认真学习,要怪就怪秦云的历史太复杂奇幻,而我的时空感实在太差。

    地方史兴趣小组开展的主要形式,还是以课堂讲授为主,也就是一堂一堂的地方历史课。说实话,木老师讲课并没有特别可圈可点的地方,我记住的不多,这可不能怪我。至今难忘的,是被木老师称作“田野考察”的几堂室外课。

    第一次上田野考察课,我们期待了整整三天,用无数想象和漫无边际的设想填满了三天的空闲,却只用了几分钟做准备。那个星期天的早晨,我们按木老师的吩咐,早餐打饭的时候,每人多打了几个馒头,一份咸菜。一吃过早餐,我们就背着馒头和咸菜开始了我们的田野考察之旅。

    秦云市环城都是山,北边的叫北山,南边的叫南山。我们好像是朝着东山走的,也许是西山,我的方位感差嘛。并且时隔三十多年,我的记性再好,也记不清那些在当时的我不怎么感兴趣的事。总之,当木老师领着我们穿过一个又一个大街小巷,终于在城外的一条大路边站住,等了半天不见公交车影子的时候,木老师决定放弃公交车,徒步前往。他说,他最初的计划就是走着去,行万里路胜过看万卷书。只是担心有些同学吃不了这苦,不敢上趟,或者中途掉队。经过这一个小时的急行军,已赶了将近一半的路,走到龙隐寺没麻达。当然,实在不想走的同学,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继续等待公交,不过希望微茫,另一种是按原路返回。

    木老师还特意一个个征求了女同学的意见。当木老师问背着画夹的余婕,能不能再走一个半小时时,我抢着回答:“能!余婕的画夹子我背!”余婕微笑着朝木老师点了点头,朝我眨眨眼。

    “哎,好你个马山香!学**做好事也挑人嘛,咋不抢着背木老师的相机?刘香香吧?很好,你戴了纱巾,待会儿太阳厉害时候,纱巾包头上。”木老师不等我回答,马上征求另一位女人同学意见。

    还说我挑人呢,木老师也不能一视同仁,根本没征求我的意见嘛。不过我也不怪他,余婕是那种看起来像画儿里的人一样,她背着画夹子的样子,更像直接从电影里走出来的女学生,人人都想照顾她一下。而刘香香等女同学,那可是从别的班好不容易吸收来的小组成员,自然得格外照顾才行。至于我,我感激木老师的小组收留都来不及呢。再说,我们算自家人嘛,不能见外。

    总之,经过短暂的商量后,我们一行二十多人,开始浩浩荡荡朝龙隐寺进发。紧走慢走,等到看到那座断崖似的的山岭的时候,已经快到中午了。时值初冬,太阳刚开始照在身上很舒服,时间一长,也能把人晒蔫似的,走到后来,就几乎只是昏昏沉沉跟着大伙儿往前走,爬山过河,把一个个村庄抛在身后。那一次长途跋涉,让我对两个人深深佩服。

    一个是木老师。他虽然是老师,但比我们也大不了几岁,他不但负责要在前面带路,还不时拿出几张地图对比着看,他肯定也是第一次去龙隐寺。他还几次从脖子上取下照相机,给一些看起来不怎么样的村庄和山头照相。他说的话最多,跑前跑后的走的路也最多;操的心肯定最多。可从头到尾,他看起来一点也没有疲倦的样子。

    我佩服的另外一个人,是余婕。余婕不但没让我帮她背画夹,还一路赶路一路画速写。她左手轻松的抓住画夹的上沿,下沿顶着腰,那画夹就像一张稳稳当当支在她面前的小桌子,而她的脚也似乎长了眼睛,总是轻巧的跨过大大小小的坑坑洼洼。当我们终于在龙隐寺前的草地上横七竖八躺倒成一片时,木老师吃惊的翻看着余婕的速写,夸张的赞美,大意说她的速写比他的照相机效率高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