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金都往事 » 第九章 实地考察

第九章 实地考察

    远远地,就能看到大坝上“金山镇水库”几个白色大字,车辆从坝体的一侧盘旋向上,来到堤坝上,被几个大石墩挡住了去路,看来堤坝上不允许汽车通过,欧阳和陈平只得下车。

    早晨的堤坝上人不多,或是三三两两地走着,或是靠在石栏杆上欣赏水库的美。金山镇水库是一个狭长的湖泊,准确来说更像是一条河流,长二十多公里,最宽处便是堤坝处,也只有二百余米,两边是连绵起伏的群山,苍翠茂密,再看这湖水也是清澈无比。真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啊!而另一边,则是堤坝的斜坡,那几个表明身份的白色大字就在这斜坡上,在这草木繁盛的夏季,杂草已经将这几个字围绕,从斜坡上的视角是看不到这几个字的,斜坡有几处又长又直的阶梯通向下方,而在堤坝的一侧是两道宽大的闸门,一条长长的斜渠直通下方的河流,可以想象开闸放水时那种奔流而下的磅礴气势定能震撼每个人的心。从堤坝上向下看,整个金山镇尽收眼底,这密密麻麻的房屋显示了金山镇众多的人口。欧阳想象着二十多年前李子剑和郑丹带着李姝彤来此游玩的场景。

    “欧队,您知道金山镇名字的由来吗?”

    “不知道,说说看。”

    “据说,百年前,那时候还没有这个大坝,这也不是水库,河水顺流而下,灌溉着这里的人们,有一天,有人在河流两边的山上挖树根,意外挖到了金子,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并迅速传到了所有人的耳中,于是大家都纷纷拿着锄头铁锹来到这淘金,两边的山越挖越矮,可是大家到底有没有挖到金子却不得而知。因为这个故事,后来把这里称为金山镇。大概过了几十年,人们发现无论是这山中还是河里,都淘不到金子,但是金山镇人们对黄金的渴望让他们远走他乡,继续寻找着黄金梦,终于,第一批在外地淘金致富的人衣锦还乡后,这里的人们为之疯狂,这种热情感染了周围的乡镇,并使得淘金热扩展到整个县,于是这个县后来被称作金都县。金都人去外地淘金的热情不断上涨,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达到了顶峰。”

    “真是一个疯狂而神奇的地方!陈平,你是金都人吗?”

    “不是,不过我妈妈是金都人,就在隔壁的金桥镇,我小时候在外婆家待过一段时间,听我舅舅讲了不少金都的传奇故事。”

    “你刚刚说的也是你舅舅跟你讲的?”

    “是的,我舅舅读书不多,但是讲起故事来绘声绘色、栩栩如生,不过,往往也会添油加醋,真实性就难以考证了。”

    “那你舅舅跟你讲过李子剑的故事吗?”

    “李子剑?不就是您前几天刚过来时我们吃饭的那家金都饭店的经理吗?不过,他的故事我倒是没听我舅舅讲过。”

    “那刘家栋和张梁呢?”

    “栋梁矿业嘛!这个在我们这是家喻户晓,不过张梁并不是金都县本地人,据说是外省的,他们两就是通过栋梁矿业起家的,不过,听说就在事业蒸蒸日向的时候,张梁却在矿场发生了意外,张梁死后,刘家栋一个人创立了金都集团,大名鼎鼎的金都集团您肯定也不会陌生吧?”

    “关于张梁的死,你舅舅跟你说过什么吗?”

    “我舅舅告诉我,说有人说是刘家栋为了独吞栋梁矿业,杀了张梁,也有人说是张梁想要独吞,在准备杀刘家栋的时候被刘家栋反杀,也有人说张梁确实是命不好,死于意外。不过这些都是民间猜测,莫衷一是,一直也没有确定的结论。”

    “关于刘家栋,你知道什么?”

    “据说,刘家栋发财后,回到家给街坊邻居每个老人都发了一百块钱的红包,出钱给看不起病的人治病,送读不起书的孩子上学,后来,还建了所小学。他的生意现在做得很大,县城的金都酒店和金都饭店......”

    “这些我就知道了。”欧阳打断陈平。“刘家栋是金都哪里人?”

    “就这啊,他就是金都县金山镇人,他老家从这看就能看到。”陈平指着成百上千的房屋中的某一栋,“不过,他把老家这地给捐出去了,把房子拆了,出资建成了小学,起初就叫金山镇小学,后来镇政府为了表彰他的善举,将名字改为家栋小学。”

    “看来他的确为家乡做了不少贡献!”

    “据说,镇中心的那个广场也是他出钱给建的,政府打算命名为家栋广场,被他给拒绝了,最后还是叫金山广场。”

    “也算是名人的家乡,等会我们去镇上转转。”

    说着欧阳向右转,视线离开了金山镇的方向。他不断环顾四周,他在寻找参照物,以便确定当年李姝彤案中相思子发现的地方,可是堤坝改造过了,欧阳只能根据地图上标注的位置,寻找大概的地点,他试图在脑海中复原李姝彤中毒的场景,他看到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小姑娘在地上发现了两颗红色的果子,她高兴地一把捡起,放了一颗到嘴里,她咬了几口,果子咬破了,里面的味道渗出来,也许是不好吃,她将果子吐到了地上,被咬破的果子滚了一段距离后,停在了后来警察发现相思子的地方。她又把另一颗放入嘴里,想着这一颗会不会甜一些呢?她又咬了几口,却还是一样的难以下咽,于是又吐了出来。不远处,孩子的妈妈和舅舅靠着栏杆在聊着什么,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个孩子的一举一动。但是这两颗相思子是如何到达小女孩捡起来的地方的,欧阳却想象不出来。他又看了看远处层峦的山峰,他想起地图上标注的发现相思子植株的地方,显然没有必要去查看的必要了。

    “这个地方景色那么漂亮,视野又好,应该很多人来玩吧?”

    “是啊,这儿算是金山镇人们的休闲胜地了,夏天的傍晚,这里的风很凉爽,很多人来这乘凉玩耍,游泳的人也成群结队。”

    “那9月的傍晚呢?”

    “我想,游泳的怕是不多了,但是来这玩的还是很多。”

    “你之前也来这玩过吗?”

    “小时候没这个条件,虽然我舅舅家离这应该也就不到十公里吧,但那时候交通不便,反而后来长大了回来看我舅舅顺便来过几次。”

    “好地方呀!”欧阳感慨道。

    来到镇上,欧阳走在街头,发现相比于劳动力流失严重的其它乡镇,金山镇的年轻人算是比较多的,看来金山镇的经济发展还不错。道路虽然不宽,但是商业极其发达,摆摊设点的很多,开馆营业的更是数不胜数。他来到镇中心的广场,发现广场非常宽阔,各种体育运动场地、小公园,游乐场等应有尽有。

    “金山镇不错嘛!”欧阳对陈平说。

    “是,我要是刘家栋,我也会把家乡建设得很好。”

    欧阳和陈平逛遍了金山镇的大街小巷,去了家栋小学,中午在一家粉面馆吃了一碗羊肉粉。吃饭的时候,欧阳想起李子剑的档案上写的老家地址是金山镇李家村,虽然李子剑和他的家人早就搬离了李家村,但他还是决定去看看,便对陈平说:

    “下午啊,再陪我去一趟李家村。”

    “没问题,您要是不嫌弃我不是这儿本地人,我就给您当导游了。”

    “这当然好,不过我先声明,你这导游的工资我可不付!”欧阳吃了口粉,“不过,这碗粉我请了。”

    陈平立刻被逗乐,默默地笑着。

    李家村并没有留下任何李子剑的痕迹,仿佛李家村从没有李子剑这样一号人物存在过,问起村民李子剑家的老房子时,他们只说是前两年搞农村宅基地登记和土地勘测时,由于李子剑家的房子长期没有人居住,破旧不堪,没有登记在册,给拆除了,他的堂兄李子锋的情况也一样。关于他们两兄弟的事,村民也仅知道他们在县城的大酒店管事情,由于李子剑二十年没回老家,同村的人就算见到他恐怕也不认识他了。欧阳明白要想了解更多李子剑的信息,得从其他地方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