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开局就被李世民率重兵包围 » 第22章 乔迁之喜却不喜(求推荐 求收藏)

第22章 乔迁之喜却不喜(求推荐 求收藏)

    九月二十五日,天晴,大喜。

    整个迪家庄子忙碌了起来,连正忙着的农活都放下了,歇了一天,连以前的农活话事人刘老汉都不曾反对。

    有了东家的新犁,干活果然比以前快多了,原来两头牛拉犁变成了一头牛就可以拉,而且还比以前效率多了,人还不怎么累。

    现在地都翻好了,就差撒种了。东家虽然农活干得不咋地,农事知道的也不多,但是提的建议十分中肯。

    说种子种之前先摊开来晒一晒,吸收下日月精华,这样的种子活力十足,发芽率高,可以增产。

    庄里几个老把式凑一起商量了好一会,最后决定匀出三分之一的田地,按着庄主的方法来做,看看效果如何。

    万管事前天带着几个人又进一趟城,回来的时候还牵着几只羊,原本空空如也的几辆车上都塞得满满当当的,眼尖了还看到了那被压在了车板子上的几坛酒。

    庄子里十分的喜庆,因为东家说了,二十六这日子不错,十分适合搬进新宅,要办个酒席庆贺一下,于是大家伙就往东家宅院那凑,看看有什么能帮的上忙的。

    万元却扒拉着脸,勉强露出一丝笑容,只因为东家这消息来得太突然了。

    虽然不知道东家的官爵,按着宅院的规格,怎么也得是上三品县侯以上的,仪仗怎么能少得了?

    而府内别说仪仗了,人手估计都凑不齐。

    再有这宾客的请帖早就应该派人送出了,而万元一直都没看到有任何的名单?

    平常里这些都是主人安排好,下人负责去执行的,而在迪夫这里,万元反而知道得最晚,他是怎么也没想到,东家这宅子也才刚刚建好。

    可是但凡有权有势的人家,谁家的宅子不是建在城里的?

    不管怎么样,万元都要去找迪夫请示,东家可能不是忘了,但管事的可不能不记着。

    一番好找,终于在羊圈处找到了正在哈哈大笑的迪夫,万元看了看羊圈里的羊,十分的担忧:“阿郎,可是觉得哪里有不舒服?”

    迪夫止住了笑声,对着万元担忧的眼神,有些不解:“没有啊,我觉得很好啊。”

    这一下了,万元脸上的忧色更重了,心里在盘算着是不是该去请个大夫来把把脉,看看东家是不是得了失心疯了。

    迪夫见万元不说话,忽然觉得是不是刚才对着羊大笑的场景被看了去了,有点尴尬,转移了话题:“老万,你来找我可是有什么事情?”

    万元回过了神,虽然仍旧对这个称呼有些别扭,但东家一直这么喊着,慢慢地也就无所谓了,说道:“阿郎,新宅乔迁可有要邀请的宾客?”

    “确实有几个,将作监的刘修竹刘少监,以及太史局的李淳风,剩下的就是庄子里的我们自己庆贺一下。”迪夫想了想,才慢慢的说道。

    万元听了,又追问道:“那阿郎可有下请帖?”

    “没有啊,只是告知了一下。”迪夫有些诧异,他毕竟没有经历过这些,以前哪怕是同学请喜酒,也都大多是发条微信而已,从来没有正儿八经的收过请帖。

    万元心里暗暗叫苦,没有请帖那可是相当的失礼,若是有人上门却没有请帖,大多连门房都过不了,根本进不了门。

    况且若非是有所求,谁会自降身份屈身上门?

    万元没说什么,又问道:“阿郎,边上与我们相接的这几个庄子,可是给他们的主家发个请帖?”

    万元虽然也是知道自己东家自打来了京城以后,几乎都在庄子里,与临近的庄子的主家都是从未谋面的,更别说前去拜访了。

    但即便如此,附近的几个相邻的庄子也总得请一下吧?

    毕竟是近邻,低日不见抬头见的。若是不请,难免会有人记仇的,善邻总比恶邻好。

    至于请了之后来不来,那就是他们的事了,自己的礼节可得守着,总归是不能丢了。

    有着万元的提醒,迪夫这才意识到自己有些疏忽了,于是顺着说道:“都请着吧,老万你写一下请帖,派人去下请帖吧。”

    万元有些为难:“阿郎,这怕是有些不妥。”

    “不妥你也得写,我的字是实在拿不出手。”迪夫有些牙疼,现代都是些手机电脑,墨盒激光打字。

    他虽然也偶尔还是会写一写,也曾练过一些时间,写出来的字却一直都不怎么样,也就比一般人强上一点。

    但那用的都是圆珠笔,至于毛笔字,上一次抓毛笔写字的时候,还是小学上素质拓展课的时候。

    万元却是不信,这年头但凡是个富贵人家,即便是以武传家的,也都没有不读书不写字的,哪怕是再不好看,也都是正儿八经的,怎么也得比他这野路子偷学的强。

    以东家的这气势,可不是一般人家里能养得出来的。但东家吩咐了,他只能照办,等会努力的写得端正一些便是了。

    紧接着,又问了:“阿郎,宗主家里可有人要来,依什么礼来接待?”

    这一下子戳到了迪夫的痛点,默然站了很久,一缕缕片段在不停地翻滚,一点一滴像针一样。

    万元站在边上不敢开口,在迪夫的脸上看了又看,越发的肯定了心里的猜想:父母离世,留下了诺大的家产,却因为年幼被宗里乡亲侵占了家产,无奈之下只能背井离乡……

    正幻想着,突然听到东家清冷的声音:“我就是宗主,家里人来不了了,但留着两个位置。”

    万元连忙应着:“是,阿郎,那宴席菜式按什么规格来办?”

    迪夫有些头疼,本来就想着随便庆贺一下的,被万元这么一通解释发问,越发的觉得越来越繁琐,但也无可奈何,毕竟是要入乡随俗,即便受不了那也得忍着。

    迪夫也就更不愿多管,看着万元,越看越觉得自己买对了人,索性当个甩手掌柜:“老万啊,不要问了,事情你都看着办就好,最后怎么样都无所谓的,开心就好。”

    万元的脸瞬时皱成了苦瓜,还想多说什么,迪夫却已经摆摆手走开了。

    什么乔迁之喜,他压根没放在心上,迪夫开始深深地认识到了一点。

    古人就是古人,礼这个字已经是根深到了骨子里的,一言一行都要合乎那礼字的繁文缛节。

    但迪夫不同,他的礼字里只有敬礼和礼貌二字。

    换而言之就是古人那一套,他根本学不会,也不想学。

    那么,总是会有那么一天,来自两个世界的对撞。

    迪夫现在只想多做些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