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开局就被李世民率重兵包围 » 第60章 提价

第60章 提价

    杀人从来都不是目的。

    看着还在那痛哭流涕的几人,迪夫摇了摇头。

    很快哈,他们闪不了的,就要先人一步去锻炼意志力了,将会拥有一段难以磨灭的记忆。

    但他们对即将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此时有的还是一副死里逃生的激动与高兴。

    果然,无知的人是最幸福的。

    迪夫曾经看到过这么一个故事,说是歪国人建了一间隔绝了外界杂音的、绝对安静的的房子,并发出了挑战,如果有人能够在这个房间待上一个小时,就可以获得一千美金的奖励,吸引了许多人前来挑战,但是却无一人挑战成功。

    虽然不知道这个故事的真假,但其却充分说明了一件事情。

    被关在静室里,那会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情。

    当然了,禁闭室并不能做到绝对的安静,也没有那个必要,但该有的还是得有的。

    但若是随便去找一间空置的房子来充当禁闭室的话,仅仅关押三天的时间却是又未免太过于轻松了些,达不到让其悔过自新的目的。

    所以迪夫在一间空置的房间内部挖了个洞口,并把禁闭室放在了地下。

    这是迪夫亲自去挖的,工程量并不大,费不了多少时间,赶在了午饭后完工,正好可以让他们先饱餐一顿,因为接下来的三日,可就没有这么好的饭菜了。

    位于十米深的底下,迪夫走在了前面,后面跟着的则是周兴等即将被关禁闭的众人,以及或是护卫、或是押送的李君羡,和六个将要轮流负责给他们送饭的小教官。

    在队伍的最后,还有几个迪夫特意挑选出来的,负责搬运被褥、桌椅、纸笔等东西,并顺带让他们开开眼界的人。

    秦良秀、刘能、高岙三人赫然在列。

    过道都是两米宽,三米高,此外为了防水或者承重,迪夫把地面、墙壁、顶上的泥土都给换成了石头。

    此外,为了照明,隔不远的距离就在墙壁上掏出一个空格来,放置上一盏灯,所以过道并不黑暗。

    整体的营造样式,迪夫使用了鱼骨挖矿法,即如同鱼骨一般先挖了一条笔直的主道,然后每隔上二十米的距离,就向两边向两侧各挖出一条二十米长的过道,如同是一整根的鱼骨一般。

    又在鱼骨的末端挖出一个小房间,则是禁闭室。

    一行人走着,没有人说话,只有“踏踏”的脚步声在不停地回响,听得让人头皮发麻。

    禁闭室的门是一扇白色的铁门,这是工作台的产物,六个铁锭可以合成三个铁门。

    这个铁门是一个需要红石激活才能打开的器物,迪夫虽然没有红石,但还是有许多中办法可以产生红石信号来激活它的,比如压力板以及按钮。

    迪夫则是选择了石质的压力板,造价便宜,合成仅需要两个石头便可。

    周兴作为第一个打人的人,虽然很荣幸的被请进了第一间的禁闭室,但是心里却是有些发毛。

    人对于那些未知的事务都会感到恐惧,所以迪夫安慰了他,或者是对即将要在这里度过三日假期的众人说道。

    “不要担心,三天的时间很快就会过去的。被褥、桌椅、纸笔这些东西也都一并给你们带进去,一日三餐也会有专人准时给你们送过来,你们只需要在里面待上三天便可。

    当然了,你们虽然在里面或是睡觉,或是干些什么,也都不会有人管你们,甚至若是你们喊大点声,还可以在这里聊天。

    但是有一样事情是必须要做的,那就是把检讨给写好了,虽然说是在这住三天,但若是检讨没写好的话,或许你们就得要多住些时日了。”

    ……

    李君羡还是觉得迪夫处罚的太轻了,哪怕不斩了,怎么也得打上个几十军棍才行啊,哪能像这么就轻飘飘的让他们好吃好喝的在这里睡几天就了事了的。

    所以,等众人退去来到中帐后,便忍不住了问道。

    “老迪,这处罚会不会太轻了些?”

    迪夫笑了,看来是早上一番话还是有些效果的,换做以前的话他是绝不会发问的。

    “处罚得轻不轻,三日后你就知道了。好了老李,我们来说点别的,你当班长也有些时日了,可曾留意过军中有哪些是在训练时、认字时都格外认真的,或者是平日里鬼点子多、或者有些小聪明的?”

    “别的班我没注意,不过我班上的人训练时都差不多,都十分认真,不过在识字时的兴致却是不高,能在休息时私底下练习的就只有一人而已,莫非老迪是准备要重用他们?”

    “重用不重用另说,我是相信每个人都有可取、可重用的地方,关键是在于怎么去用。老李,你有了解过他们为何识字的兴致不高么?教给他们的字都会写会读了没有?”

    “虽然没曾去了解过,但是大抵上都是觉得识字无用吧,当兵的不就是沙场杀敌么?”

    若是他们果真是这么觉得,迪夫也不会觉得奇怪,但是却是有个疑问。

    “老李,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可不能光凭这你的感觉就下如此论断,话说这不会是你这么觉得的吧?”

    “我?”

    李君羡一时被问住了,这确实是他的想法,但其实也都是许多人的想法。

    兵丁嘛,连武艺都是不需要的,只要有一把子力气,能弯弓持盾,能听从号令便可,读书识字那是他们该干的事么?

    看着他这表情,迪夫就知道自己是猜对了。

    以前时迪夫也曾去过不少的流水线厂,也见过那些日复一日麻木地干着同样的活的厂哥厂妹。

    他们是不聪明,很愚笨吗?其实未必。

    也曾有人说,他们很愚蠢,愚蠢到是可以忍受几十年被压迫剥削不快乐的时间,却不愿意花上一些时间去学习,去改变一下。

    迪夫却是不认同的,你都不去培养,不给人晋升的空间,学习真的有用吗?

    更别说你连别人休息的时间都要压榨得一干二净了,拿什么时间去学习?

    而同样的,底层的兵丁的晋升通道被各大世家封得严严实实的,自然也就没什么兴致去读书识字了,还不如沙场上多去杀几个首级,多得些赏钱让家里的小子去读书。

    所以迪夫准备要把这条通道放开来,参谋制度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有一句话叫,聪明又懒惰的人,适合当司令官,聪明又勤快的人,适合当参谋长,愚蠢又懒惰的人,可以被支配着使用,愚蠢又勤快的人,就只能叫他滚蛋了。

    而读书识字便是一道筛子,要把真正愚蠢的人给找出来。

    “老李,我虽然连论语都背不全,但有一句话还是记得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以前领兵打仗时靠的是你一人的谋略,但人力有限,考虑得再多也难免会有错漏。

    但若是军中能有数人、数十谋士帮你出谋划策、查漏补缺,岂不是就能立于不败之地了?”

    李君羡犹豫了一下,说道。

    “军中设有参军事,可参谋军务……”

    迪夫翻了翻白眼。

    “那一军之中又能有几人?”

    “这……”

    虽然李君羡这么说,但是实际上各军的参军事是没有辅佐将军出谋划策的义务的,都是一个用于历练各世家子弟的职位,等历练得差不多了就会调动。

    而实际上辅佐将军出谋划策的,通常都是其副手,或者干脆就只有将军自己招募来的幕僚。

    这些迪夫也都已经有所了解了,所以对这嗤之以鼻。

    “而且,我想要的参谋不仅仅只是辅佐各军的大将军的,各营,各连,各班将会都设有参谋,参谋可出谋划策,可上阵杀敌。”

    李君羡听着,先是大吃一惊,然后再一细想,却是觉得迪夫或是在开玩笑的,便哈哈地笑了笑。

    “那依老迪的想法,这参谋必定是文职,埋头于案桌文书之间,疏于阵势训练,不通号旗变化,如何能够上阵杀敌?

    况且一班不过十人,纵然是有灵机妙算,又如何能与百人、千人抗衡?须知战场上兵阵纵横,少则数千,多则数万人。

    你上午时候还曾以斐相公一事来说教,自己怎么还能犯下这种失误呢?”

    然而,李君羡却发现迪夫一脸认真的看着他,似乎并不是在开玩笑的,不由得停下了笑声,有些着急地问道。

    “老迪,迪将军,你不会真的想以这十、百人,来抗衡千、万人吧?”

    迪夫很平静的说道。

    “这有何不可?”

    穷则战术穿插,达则轰他丫的,来再多的人也不过是排队来送人头罢了。

    但是李君羡不知道啊,脑子里嗡的一声,“完了”。

    “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这个月的二十号会有一场试验,就是关于这新武器的,到时候李二也会会在场,你若是想看了也可以过来看看。”

    “是。”

    “好了,我还有两件事需要你来帮忙办的。第一件就是刚才所说的让你多注意些军中的那些人,并多敦促他们识字,这事情本来应该由我去做的,但是我还有些别的事情,难以兼顾到这里,所以只能委托你了。”

    “老杜放心,我肯定会盯好了记着的。”

    “嗯,第二件事则是军法的问题,现行的军法我虽然也知道一些,但却是不全,所以想让你有时间了抽空都记下来,我再琢磨一下用在新军上。

    此外,你都认为那些人的处罚过轻了,其他人难免也会这么觉得,所以军中你也帮忙盯着点,别再出什么大乱子就行,不过都得详细的记下来。”

    “是,我一定会做好的。”

    “嗯,我相信你可以的,你去继续训练吧,我一会就回庄子里去。”

    “是。”

    李君羡大踏步的走出去了,神情轻松。

    老迪那是神仙般的人物,这些在自己看来是大问题的问题,想必对于他来说都是些小事情,所以才会这般的不在意。

    只要不是造反,他怎么说自己就怎么做便是了。

    迪夫看着李君羡的背影,轻轻的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缓缓地闭上了眼睛,回忆着,沉思着。

    自己从出了庄子到军营里来的这一路上,到周兴等人的面目神情,全都在迪夫的脑海里过了一遍。

    许久,迪夫睁开了眼,笑着起身。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管他有没有什么幕后黑手的。

    哪怕是有,这会让他小看自己三分而放松些警惕,而只要让他多出手几次,总会被自己抓到的。

    “回庄里去把,看来还是要多给杜禾他们一些压力才行了。”

    “还有这铁轨地道,得抓紧了,不然往返太不方便了。”

    ……

    虽然这么想着,但迪夫却是慢悠悠的。

    冬天里行人稀少,牛马罕见,道旁的牛粪马粪也几乎绝迹了。

    迪夫以前鲜少能见着大西北的风景,大冬天的更是一片苍茫,别有一番风味。

    以前迪夫觉得陕西就是黄土高原,于是连带着以为长安城也是建在了黄土高原上。

    现在看来却不是那么一回事,也都怪当初地理没学好。

    所以现在有机会了,自然是得好好的瞧瞧看看了。

    于是迪夫悠哉乐哉的,时快时慢,走走停停,却是苦了一些路人。

    估计他们是想要进京城买东西,但是才路过迪夫没多久就发现忘了带钱,所以就原路返回去了。

    太不专业了。

    ……

    迪夫刚回到庄子坐下没多久,就遇到了匆匆找来的万元。

    万元的管事工作做得很专业,家里的存量不多了,于是便带人进城里去,打算买些粮食,并补些油、酒、酱、醋。

    郎君是个不会打算的,饭堂里庄户用的饭菜都往里加香料,现在剩的也不多了,也得再买上一些。

    元日的布置也得开始张罗了,虽然郎君不喜欢奢华,但也不能让人小瞧了,而一些东西的准备有颇费时日。

    这些万元都禀报过了,迪夫都知道。

    只是现在万元这么行色匆匆,又要有什么什么事情发生?

    果然。

    “郎君,糙米的价格涨了两文钱。”

    “两文?五文钱一斗变成了七文钱?”

    万元面有愧色,有些自责。

    “正是,那米铺掌柜的说是前日才开始涨的,我却是不知,不然该早些去买的。”

    “不关你事的,家中的米还够吃多久。”

    “庄中用的都是精米,损耗颇多,仅够再吃两个月,郎君要不庄中还是用糙米吧,能多吃半月。”

    “不必了,还是炼精米吧,贵变贵了些,去买吧。”

    “是。”

    万元还想说什么,却是没说出来,领命去了。

    只剩下了迪夫,却是想着。

    怕是要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