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大周皇朝 » 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

    后蜀覆灭,蜀王室还有一众妃嫔一时不知如何安置?

    秦王命玉三娘将蜀王室一众妃嫔清点出来,并押解至深宫别苑暂时安置。

    等蜀主孟昶下了最后一道诏书,并遣人公告于蜀川各地州县的守将与地方父母官,很快派遣大周将领接管各地军政事务。

    安排妥当一应事务后。王府长史冯敬德向秦王汇报王室成员的安置细节。

    无意间提到一个名字: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

    后蜀后主孟昶慧妃徐氏:

    花蕊夫人,五代十国人,生于青城(今成都都江堰),幼能文,擅宫词,得幸于后蜀后主孟昶,封慧妃,赐号花蕊夫人。

    本名:徐莞

    别名:慧妃

    出生地:青城

    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这二十八个字,道尽她的悲戚。

    前蜀亡后,后唐庄宗以孟知祥为两川节度使,孟知祥到蜀后,后唐内乱,庄宗被杀,孟知祥野心膨胀,训练甲兵,到唐明宗死后,孟知祥就僭称帝号,但不数月而死,孟昶继位。孟知祥处心积虑,昼夜辛劳所创下的局面,传到孟昶的手上,十年不见烽火,不闻干戈,五谷丰登,斗米三钱,都下仕女,不辨菽麦,士民采兰赠芬,买笑寻乐,宫廷之中更是日日笙歌,夜夜美酒,教坊歌妓,词臣狎客,装点出一幅升平和乐的景象。

    孟昶是个非常懂得享乐的人,据传秦王灭后蜀后,侍卫们领了秦王的教令前去收拾东西,这些人居然连他的小便器也收来了。那溺器是最污秽的东西,侍卫们怎么还要取来呈给秦王呢?只因孟昶的溺器与众不同,乃是七宝装成,精美无比。侍卫们见了,十分诧异,不敢隐瞒,取回呈览。秦王见孟昶的溺器,也是这样装饰,不觉叹道:溺器要用七宝装成,却用什么东西贮食呢?奢靡至此,安得不亡!命侍卫将它打得粉碎。

    孟昶是个非常懂得享乐的人,他广征蜀地美女以充后宫,妃嫔之外另有十二等级,其中最宠爱的是“花蕊夫人”费贵妃。孟昶天天颠倒在宫女堆里,每逢宴余歌后,略有闲暇,便同着花蕊夫人,将后宫侍丽召至御前,亲自点选,拣那身材婀娜,资容俊秀的,加封位号,轮流进御,其品秩比于公卿士大夫,每月香粉之资,皆由内监专司,谓之月头。到了支给俸金之时,孟昶亲自监视,那宫人竟有数千之多,唱名发给,每人于御床之前走将过去,亲手领取,名为支给买花钱。孟昶日日饮宴,觉得肴馔都是陈旧之物,端将上来,便生厌恶,不能下箸。花蕊夫人便别出心裁,用净白羊头,以红姜煮之,紧紧卷起,用石头镇压,以酒淹之,使酒味入骨,然后切如纸薄,把来进御,风味无穷,号称“绯羊首”,又叫“酒骨糟”。孟昶遇着月旦,必用素食,且喜薯药,花蕊便将薯药切片,莲粉拌匀,加用五味,清香扑鼻,味酥而脆,又洁白如银,望之如月,宫中称为“月一盘”。

    孟昶最是怕热,每遇炎暑天气,便觉喘息不定,难于就枕,于是在摩诃池上,建筑水晶宫殿,作为避暑的地方。

    其中三间大殿都用楠木为柱,沉香作栋,珊瑚嵌窗,碧玉为户,四周墙壁,不用砖石,尽用数丈开阔的琉璃镶嵌,内外通明,毫无隔阂,再将后宫中的明月珠移来,夜间也光明透澈。四周更是青翠飘扬,红桥隐隐。

    从此,盛夏夜晚水晶宫里备鲛绡帐、青玉枕,铺着冰簟,叠着罗衾,孟昶与花蕊夫人夜夜在此逍遥。这晚还有雪藕、冰李,孟昶又一次喝醉了,但觉四肢无力,身体摇摆不定,伏在花蕊夫人香肩上,慢慢地行到水晶殿前,在紫檀椅上坐下。

    此时倚阁星回,玉绳低转,孟昶与花蕊夫人并肩坐在一起,孟昶携着夫人的素手,凉风升起,那岸旁的柳丝花影,映在摩河池中,被水波荡着,忽而横斜,忽而摇曳。

    孟昶回头看夫人,见穿着一件淡青色蝉翼纱衫,里面隐约地围着盘金绣花抹胸,乳峰微微突起,映在纱衫里面,愈觉得冰肌玉骨,粉面樱唇,格外娇艳动人。

    孟昶情不自禁,把夫人揽在身旁。

    夫人低着云鬟,微微含笑道:“如此良夜,风景宜人,陛下精擅词翰,何不填一首词,以写这幽雅的景色呢?”

    孟昶说:“卿若肯按谱而咏,朕当即刻填来!”

    夫人说:“陛下有此清兴,臣妾安敢有违?”孟昶大喜,取过纸笔,一挥而就,递与夫人。

    夫人捧着词笺,娇声诵道:“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一点月窥人,欹枕钗横云鬓乱。起来琼户启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调寄《木兰花》)

    然而就在蜀主孟昶与花蕊夫人不道流年挟弹骑射,游宴寻诗的时候,大周世宗皇帝君临天下,沿用“显德”为年号,整军经武,南征北伐,目标逐渐指向后蜀。花蕊夫人屡次劝孟昶砺精图治,孟昶总认为蜀地山川险阻,不足为虑。

    大周显德二年,世宗皇帝命秦王及忠武节度使王文斌、向拱、王景等将军率大军十余万向蜀地进攻,秦王命工匠在汴梁为蜀主孟昶起造住宅,谕令将士:“行军所至,不得焚荡庐舍,驱逐吏民,开发邱坟,剪伐桑朽,凡克城寨,不可滥杀俘虏,乱抢财物。”

    这月汴梁大雪,秦王在讲武堂设坛帐,衣紫貂裘帽视事,忽对左右说:“我被服如此,体尚觉寒,念西征将士,冲犯霜霰,何以堪此?”即解下紫貂裘帽,遣太监飞骑赶往蜀地赐给王全斌,且传谕全军,以不能遍赏为憾事。于是周军人人奋勇,十四万守成都的蜀兵竟不战而溃。

    孟昶对花蕊夫人说:“我父子以丰衣足食养士四十年,一旦遇敌,竟不能东向发一矢!”显德三年元宵刚过,司空平章事李昊草表,孟昶自缚出城请降,自王全斌出兵之日算起,才六十六天后蜀灭亡,比起前蜀王衍被后唐所灭还快,而两次草拟降表的都是李昊,于是有心情忠愤不平的人晚上在李昊的家门上写道:“世修降表李家”。绿柳才黄的时候,孟昶,花蕊夫人与李昊一行三十三人被押赴汴梁,杜宇声声:“行不得也,哥哥!”

    “行不得也,哥哥!”实在叫人心碎。

    到汴梁后,秦王上书世宗皇帝,孟昶就被世宗皇帝封为楚国公,封检校太师、兼中书令。

    秦王如此优待孟昶,只因他久闻花蕊夫人艳绝尘寰,欲思一见颜色,以慰渴怀,又不便特行召见,恐人议论,便想出这个主意,重赏孟昶,连他的侍从家眷也一一赏赐,料定他们必定进宫谢恩,就可见到花蕊夫人。

    果然如此,那天谢恩,孟昶的母亲李夫人之后就是花蕊夫人。秦王格外留神,觉得她才至座前,便有一种香泽扑鼻中,令人心醉,仔细端详,只觉得千娇百媚,难以言喻,等到花蕊夫人口称臣妾费氏见驾,愿皇上圣寿无疆时,那一片娇音,如莺簧百啭,呖呖可听,方才把秦王的魂灵唤了回来,但两道眼光,仍射住在花蕊夫人身上,一眨不眨。花蕊夫人也有些觉得,便瞧了秦王一眼,低头敛鬟而退。这临去时的秋波一转,更是勾魂摄魄,直把秦王弄得心猿意马。秦王逐日使人暗下慢性毒药,没几年孟昶暴疾而终,史家多认为是秦王登基为帝后毒死的。

    时大周宣武皇帝郭鸿渊听到孟昶已死,辍朝五日,素服发表,赙赠布帛千匹,葬费尽由官给,追封为楚王。孟昶死后,他的母亲并不哭泣,但举酒酹地,说道:“你不能以一死殉社稷,贪生至此,我也因你而苟活在人间,不忍就死,现在你死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于是绝食数天而死。孟昶葬在洛阳,他的家属仍留汴京,少不得入宫谢恩。秦王见花蕊夫人全身缟素,愈显得明眸皓齿,玉骨珊珊,便乘此机会,把她留在宫中,通令侍宴。花蕊夫人在这时候,身不由己,只得宛转从命,饮酒中间,秦王知道花蕊夫人能诗,在蜀中时,曾作宫词百首,要她即席吟诗,以显才华,花蕊夫人吟道:“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三千宫女皆花貌,共斗婵娟,髻学朝天,今日谁知是谶言。”(曲调《采桑子》)

    吟罢,说道这词是当日离开蜀国,途经葭萌关时写的,写在驿站的墙壁上。还说:“当年在成都宫内,蜀主孟昶亲谱‘万里朝天曲’,令我按拍而歌,以为是万里来朝的佳谶,因此百官竞执长鞭,自马至地,妇人竟戴高冠,皆呼为‘朝天’。及李艳娘入宫,好梳高髻,宫人皆学她以邀宠幸,也唤作‘朝天髻’,那知道却是万里崎岖,前往汴京,来见你周主,万里朝天的谶言,却是降周的应验,岂不可叹么?”大周宣武帝郭鸿渊听罢长久不语,连饮三杯,说道你再做一首新的。花蕊夫人沉思片刻,再启朱唇:“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此时有感于花蕊夫人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竟更加深了对花蕊夫人的爱慕之心。饮了几杯酒后的花蕊夫人,红云上颊,更觉妩媚动人,武帝携着花蕊夫人的手,同入寝室,不久封花蕊夫人为贵妃。自此秦王每日退朝必到花蕊夫人那里,饮酒听曲。

    花蕊夫人最爱牡丹花和红桅子花,于是孟昶命官民人家大量种植牡丹,并说:洛阳牡丹甲天下,今后必使成都牡丹甲洛阳。不借派人前往各地选购优良品种,在宫中开辟“牡丹苑”,孟昶除与花蕊夫人日夜盘桓花下之外,更召集群臣,开筵大赏牡丹。那红桅子花据说是道士申天师所献,只有种子两粒,它开起花来,其色斑红,其瓣六出,清香袭人。由于难得,便有人模仿那花的样式画在团扇上,竟相习成风,也就是“芙蓉”花。每当芙蓉盛开,沿城四十里远近,都如铺了锦绣一般。“芙蓉城”因此而得名,是以成都又被称为“蓉城”。(一说“蓉城”之称来自后蜀高祖孟知祥,高祖期成都雨水多,雨季城墙极易坍塌,而芙蓉花根系深,可以使城墙免受破坏,于是孟知祥召百姓广种芙蓉。)

    传说很久以前,后蜀国王孟后主的妃子花蕊夫人很喜欢芙蓉花,孟后主就为美丽的花蕊夫人在城里城外种满了芙蓉花。不久,周朝军队打进后蜀国,孟后主投降了,花蕊夫人也被俘虏了。周朝秦王见花蕊夫人十分美丽,便收她作了自己的妃子,可花蕊夫人十分讨厌他。花蕊夫人被送秦府但不忘故主,绘孟昶画像私挂奉祀。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就拿出孟后主的画像流泪诉说思念之情。

    此事被武帝看见追问,花蕊夫人急中生智说“所挂张仙,送子之神,蜀人皆如”,幸未追究。送子之神,于是从宫中传到民间,到了后世年代,把张仙男身像改花蕊女身像,花蕊夫人也又被尊为送子娘娘了。

    后来武帝还是知道此事,逼迫花蕊夫人交出画像,花蕊夫人至死不从,武帝一怒之下杀死了她。花蕊夫人倒下了,鲜血染红了院中的芙蓉花。人们敬仰花蕊夫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尊她为芙蓉花神。

    蜀后主另外一位妃子:

    李艳娘

    李艳娘,后蜀后主孟昶妃子,“朝天髻”此发式的由来者。

    五代十国后蜀后主孟昶时期的舞妓,因献舞而入宫为妃,传封为昭容。而“蜀孟末年,妇女治发为高髻,号朝天髻[1]”。(引自《妆台记》【唐】宇文氏)“朝天髻”相传是因其而来。李艳娘与鼎鼎有名的后蜀贵妃花蕊夫人费氏同时期,在后蜀时二人同是后蜀帝孟昶的后宫。

    本名:李艳娘

    别名:李昭容

    五代十国后蜀

    民族族群:汉族

    身份:宫妃

    丈夫:孟昶

    献舞入宫,后蜀孟昶宫妃。

    广政三年,春正月上元节献舞孟昶,因而得孟昶看中入宫(传封昭容),并赐其家人钱财十万。

    后蜀后宫位号又:后宫位号十有四品,昭仪、昭容、照华,保芳、保香、保衣,安宸、安跸、安情,修容、修媛、修涓等,秩比公卿大夫士。——《蜀梼杌》

    传闻李艳娘献舞入宫封位号为昭容,来源于“后主又封艳娘为昭容,终日随侍御驾,十分宠爱。”

    李艳娘好高髻,号朝天髻,据说是因孟昶曾谱《万里朝天曲》因其备受孟昶宠爱,宫人民妇争相效仿,以至蜀孟末年,妇女治发为高髻。

    与贵妃花蕊夫人费氏为‘姊妹’,共事一夫。

    李艳娘与鼎鼎有名的后蜀贵妃花蕊夫人费氏同时期,在后蜀时二人同是后蜀帝孟昶的后宫。

    广政三年春正,帝观灯露台,命舞倡李艳娘入宫,赐其家钱十万,帝观灯露台,命舞倡李艳娘入宫,赐其家钱十万。——《十国春秋》

    三年正月上元,观灯露台,舞倡李艳娘嚷有姿色,召入宫,赐其家钱十万。——《蜀梼杌》

    露台灯耀舞衣妍,一搦纤腰十万钱。进御乞颁新位号,梳将高髻学朝天。

    后主见了这样的绝技,又生得那样的美貌,心内如何不喜!便传谕道:“李艳娘舞罢,可上露台见朕,还有言语要询问她呢。”内侍又将此旨传下。艳娘舞毕,便遵着旨意,珊珊的上了露台,来至后主御前,俯伏在地,三呼万岁。后主传旨平身,艳娘谢恩起立。后主便细细的赏鉴她的姿容,真是远看不如近看。那艳娘的美貌,的确无可比拟,便是那一身的肌肤,洁白如玉,令人见了,便要销魂。何况美若太真艳如西施,一举一动,莫不合宜;一颦一笑,亦足移人。

    后主望着她,不觉看出了神,反把个艳娘弄得羞惭满面,不知如何是好。后主看了半晌,方才含笑问道:“你叫李艳娘么?”艳娘低低的应了声“是”。后主又道:“你头上的发髻,梳得高高的,和旁人不同,是何缘故?”艳娘道:“贱妾因奉传宣,前来五凤楼奏技,所以梳得这发髻,名曰‘朝天髻’,乃是取朝见陛下之意。”后主大喜道:“好个‘朝天髻’,朕从前曾作一曲,名为《万里朝天》,乃是说四海之内,万里之外,皆来朝见朕躬的。你今天的发髻,又名‘朝天髻’,与朕的曲名,不谋而合,可谓具有同心了。朕意欲宣你入宫,不知你可愿意么?”艳娘道:“贱妾蒲柳之姿,荷陛下厚恩,宣召入宫,哪敢违背。惟是妾家甚贫,父母年老,赖妾养赡。妾若入宫,父母失了依赖,必受饥寒之苦,还乞陛下开恩。”后主道:“这个容易得很,卿之父母,朕当重加赏赍,使之得以温饱便了。”当下便赐艳娘父母金钱十万;艳娘遂即谢恩。后主又封艳娘为昭容,终日随侍御驾,十分宠爱。

    后宫妃嫔,见艳娘如此宠幸,不免私心羡慕,一齐学着她的装束,尽把发髻绾得高高的,希望博得圣驾临幸。这个风气一开,连宫人们也梳起朝天髻来了,真是上行下效,捷于影响。

    后人读史至此,也有宫词一首,咏李艳娘梳朝天髻,宫人互相仿效道:露台灯耀舞衣妍,一搦纤腰十万钱;进御乞颁新位号,梳将高髻学朝天。

    后主自得了李艳娘之后,命她与花蕊夫人一同随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