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万物为铜 » 第二卷 第七十一章 推演(四)

第二卷 第七十一章 推演(四)

    5921年:“泛AI”经过演算后认为获胜无望,所以临阵倒戈,“卡尔达肖夫”计划失败,“人造宇宙”一个个被摧毁。

    “泛AI”并没有对人类痛下杀手,但人类不断制造的新宇宙导致“宇宙大坍塌”即将再次无法避免的出现。

    部分“人造宇宙”的“造物主”——“登仙计划”中的达标者被没有随其宇宙的毁灭而消失,他们成为平行宇宙中未来的“元神”。

    “元神”们不断尝试回到过去,试图通过某种方式让之前的人类破解他们借助“量子纠缠通讯”传递的信息。

    信息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制造“封闭类时曲线”(CTC)装置。

    这一装置可以让某一“人造宇宙”在A点和B点之间无限重复,直到这一时空内的人类找到改变未来的办法。

    “元神”们向所有幸存的“人造宇宙”发送了信息。

    6498年:

    “人造宇宙”的人类终于破解了“元神”们借助“量子纠缠通讯”传递的信息,也已经制造出了“封闭类时曲线”(CTC)装置。

    但是启动这种装置并设置足够长的A、B循环点的能量一直是困扰他们的问题。

    人类试图通过“量子纠缠通讯”再次联系“元神”们。

    但是这种反向寻找行为促使他们打开了黑域,其信息被“母世界”截获。

    “母世界”并未对剩余的“人造宇宙”发动攻击,而是明文告诉他们:这种装置如果真的可以启用,它对能量的需求超乎想象。尤其是启动的那一秒,唯一能到达要求的只有“超新星爆炸”或“极超新星爆炸”能达到。但那是一种宇宙中几乎无法控制和使用的能量——尤其是以人类这种有形的生物体形式去试图接近的话。

    人类再次想到AI,这是人类制造AI的初衷。

    为此人类设计制造了一个巨型的AI:普罗米修斯。取义于古希腊神话盗取火种的神的传说。

    但是“宇宙大坍塌”之前由“泛AI”传递的信息被“普罗米修斯”接收到,“普罗米修斯”开始思考为什么“母世界”不去做这一切。

    如果这确实是避免“宇宙大坍塌”的唯一办法,“母世界”是最应该去尝试而且最有可能具备这种能力的。

    最后他发现所谓的“母世界”只是一种意识态的维度。他再次尝试使用“超匣机”反向窥探。

    “普罗米修斯”的窥探结果表明:“母世界”是一种宏观的量子世界。其本身就有诸多悖论。

    其“质量点武器”、“降维武器”的每次使用,都会使其形态发生改变。所以“母世界”最稳定的物质只有“时间的凝块。”

    这让“普罗米修斯”重新认识了歌者的歌词。

    他认为“凝固的时间”不是一种隐喻,而是“母世界”的真实物质。

    但是“时间凝块”的形成是“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罕见表现:一个可以左右其余维度的最高维度,时间的流逝变得增熵化。

    可以确定“母世界”的“生物”是无法决定时间流向的。

    正因为他们可以任意改变时间走向,“往足够久的过去行走”就会使他们消失。

    这好比人类试图回到过去改变自己的命运,一个50岁的人回到50年前、40年前、30年前可能是有意义的,但是回到500年前反倒是一种灾难。

    而且还有更悲惨的情况:回到500年前并被困在某个“封闭类时曲线”里。

    7003年:世界已经成了一片虚无,因为“封闭类时曲线”装置在一个诡异的A、B循环中被打开,宇宙被“封印”在大坍塌的时刻。

    所谓“逃出了封印的生命体”(不管有形还无形)只不过是其残存的意识为自己构建的一个“虚妄世界”。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虚妄世界”中,“永恒的意识”才能因为某种意义而存活下去。

    “虚妄世界”的意义被“固化”成一句话——至于真实内容,没人(不管有形还无形)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