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万物为铜 » 第三卷 第一百五十五章 谁是救世主(三)

第三卷 第一百五十五章 谁是救世主(三)

    “具体我也说不上来,就如同你之前说的,仅仅是一种直觉。”车若溪说,“从我开始研究生物机器人开始,我一直觉得……”

    说到这里车若溪忽然愣住了,紧接着她问何渺淼:“德西说他原先是虚拟世界的人?!”

    “是啊……”何渺淼也预感到有些异常,“车姐你是觉得虚拟世界的人也跟泛AI一样在给自己寻找‘生物载体’?!”

    车若溪点点头,说:“或者这场战争的始作俑者……”

    “是虚拟世界的人?!”何渺淼说出来时,自己也被这个答案吓了一跳。

    “你有没有觉得似曾相识?”车若溪看着何渺淼。

    “是的,车姐。《风起陇西》——啊不,更准确的说是,三国时代。”何渺淼说。

    “没错!”车若溪说,“人类和泛AI的战争起源,也许不是人类向泛AI发动核攻击,而是两方之间的不信任被利用了——更甚至,泛AI当时转移到外星生物身上也是中了别人的圈套……”

    “这太可怕了。”何渺淼说,“远的不说,如果‘虚拟世界的人’是《三国演义》和《风起陇西》中那样,他们的智慧、谋略——”

    “曹操、刘备、孙权、郭嘉、诸葛亮、陆逊……”车若溪也觉得后背发冷,“如果是这些人联合起来,运筹帷幄……”

    ------------------------------------------------------

    ——“齐鲁不仅崇儒学,还兴兵家,姜太公、管仲、司马穰苴、孙武、吴起、孙膑等著名兵家均出自这里。宋代官修《武经七书》作为兵家的必读经典,其中《六韬》《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司马法》等四部最

    重要的兵书的作者都来自齐鲁地区。”

    ——“所以咱们要借尸还魂,先召谋士,再召武将!”

    ——“合久必分,‘谍影’必胜!!”

    --------------------------------------------------------

    “我在一篇推文里读过,人类实际同时身处们几个不同的世界:物理世界、社会世界、想象世界和精神世界。四种世界分别对应叫科学、政治、艺术和宗教。它们形成改变世界和寄予希望的基础。”何渺淼说。

    “噢?!这种说法很有哲理。”车若溪说。

    “当研究对象是稳定的时,很容易设计结果可以重复的实验,比如物理学和化学。但如果研究对象不稳定,试验本身就可能是一种干扰,比如心理学。所以我觉的,这可能跟量子现实有点类似。”何渺淼说。

    车若溪没有预料到何渺淼如此聪慧,说:“继续!说下去!”

    “如果人们将一种‘突现’的结果看作本质,四种世界就可以互为因果,比如——对‘科学’的盲信带来了狂热的如同宗教意识的理论与假设。”何渺淼说。

    “科学带来了宗教意识?”车若溪被何渺淼的这句话彻底震惊了。

    尽管她一直以资历颇深的科研人员自居,但她从没有想过这种吊诡的人间悖论。

    但她又承认何渺淼说的话极其深刻。

    首先,Er4950号宇宙的人类物理学确实表现出这种特征。尤其是“弦理论”研究者。

    车若溪听他的父亲和齐天寿说过,他们自信过头,甚至自大;他们的群体异常统一,都有强烈的舆论意识;由少数的“领导者”指引着其观点、策略和方向;他们相信一种“目前没有被任何实验证明”的“真实”愿景;强烈的界线意识让他们区分自己人与其他人;相信夸大或错误的结果,拒不考虑理论可能是错误的。相信某个结果的原因是因为“大家都相信它”,即使没人检验过(甚至没见过)证明本身。

    但是这是群体的特征,不是个体的特征。很多个体其实是谦虚、包容,乐于听取别人意见的人。同时,群体的领导者也不像群体表现出来的那样自大和张扬跋扈。

    显然“社会学”就是存在这种悖论:所有人都怀着良好的愿望,群体表现出的行为却匪夷所思。

    人类历史有人研究过专家群体决策失败的案例。

    学科的高度分化使得没有哪个科学家能直接证明构成其学科信仰基础的所有实验结果、计算和证明,所以他们必须相信同事告诉你的他们专业领域的结果,当今科学如果没有一群可以相互信任的人,简直就无法进行下去。

    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可信度越高,精细化的专业领域才能互为依靠、携手奋进。

    车若溪沉默良久,看着何渺淼说:“小何,你的话让我思考了很多。我甚至记起自己老师当年跟我说的话。他说,生物机器人是个特殊的领域,我们永远也不会有足够的信息来完全地证实我们的结论——但其实人类的真实世界也是这样。要成为一个好的生意人、好的猎人、好的农民、好的科学家,基本的素质之一就是会凭直觉进行猜想,能在有限的信息未形成完整证明的时候自信地行动。正因为这一点,人类才成为如此成功的物种。”

    “所以……”何渺淼看着车若溪说。

    “我们去趟‘天地炉’,自己找寻答案。”车若溪说。

    ------------------------------------------------------

    就在陈启明准备联系乔佳佳的时候,乔佳佳在《列星系时代》中发了一条信息过来:

    “跟我组队,我带你去见‘虚拟与现实的交界站’。”

    虚拟与现实的交界站?陈启明既吃惊又困惑。

    “干嘛不发短信或者发微信?”

    陈启明回道。

    “你不觉得在这款游戏里,感觉自己瞬间聪明了许多吗?!”

    乔佳佳发了个笑哭的表情。

    “好吧!”

    陈启明发出组队申请。

    乔佳佳接受之后,两人随即向一条名为“檀蒿里”放入道路前进。

    “喂!你知道‘檀蒿里’是什么意思吗?”乔佳佳发来信息问。

    “什么意思?!”陈启明回。

    “就是泰山的一条路。”乔佳佳发来信息说。

    “泰山?!”陈启明发信息问。

    “对!中国古代有一种传说,亡者魂魄皆归泰山,就是说去世的人的魂魄都会到泰山,这里与地狱是想通的。曹操曾经写过一首诗,叫《蒿里行》:泰山一何高,迢迢造

    天庭。峻极周已远,层云郁冥冥。梁甫亦有馆,蒿里亦有亭。幽途延万鬼,神房集百灵……”乔佳佳的信息字数已达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