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万物为铜 » 第三卷 第一百七十五章 天命(三)

第三卷 第一百七十五章 天命(三)

    4个人看到了炼炉装置旁边的一张类似地图的东西,不过这是全息模式的,稳定和清晰,完全不像是21世纪的原始产品。

    4个人仔细查看了这种如同实物模型的“地图”,发现它应该就是这座被毁掉的地下城。

    “地图不算信息吗?”何渺淼忽然问。

    “或许它们就是靠着地图才能这么快的毁掉一切。它们对有利于自己的信息向来是保护的相当完整的。”褚子恒说。

    “它们总共有多少人?我是说——它们是成群结队的吗?还是那种以一敌百的杀人机器?”何渺淼问。

    “它们精通兵法,‘兵非贵益多,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它们以200人为编队进行团队作战。虽然200听起来不多,但这个200不是全部,它们的设计使得其战斗力可以在200到10000人之间切换。因为它们每个个体都包含50个战斗单元,相当于50个无人机受控于一个中心系统。这种队伍的机动性和杀伤力,即使4282年后IC1011号宇宙也没有任何一支部队能跟它们正面对抗,所以人类只是靠各种以假乱真的虚拟技术进行防御和躲藏。”

    “它们为什么会来到现在?”车若溪问,“并且——我知道这样问不对,但我还是好奇:它们这么强大竟然还是没有消灭4282年后IC1011号宇宙的人类?”

    褚子恒叹了口气:“因为它们破解不了人类的‘遁甲漂移’技术。它们想知道这项技术的提出者或者创制者。”

    “‘遁甲漂移’技术?!”车若溪和何渺淼吃惊的说,“就是中国组员提出的防御和躲藏技术吗?你来这里跟这项技术有关?”

    “一部分是因为这个。这项技术可以说是人类的救命稻草。不知道为什么,‘遁甲漂移’最终成为了一道屏障,当初生物载体的时空隧道未经关闭的时候,人类也曾尝试过回到更早的时间点——当时是为了防止‘神话终结者’抢先一步破坏‘遁甲漂移’屏障或者加害技术的提出者或者创制者,但是所有的尝试全部都没有成功。好像‘遁甲漂移’本身就是一种能量壁垒。”

    “我倒是知道这项技术的创制者的情况,但是说出来真的不会改变历史吗?”陈恭忽然说。

    “你知道‘遁甲漂移’技术创制者的情况?!”褚子恒仿佛第一次认识陈恭一样,“你怎么不早说?!”

    “抱歉,我也不知道你对这事这么感兴……”陈恭说。

    “快告诉我!”褚子恒大喊。

    “是诸葛丞相。”陈恭盯着褚子恒回答。

    “诸葛丞相?!”褚子恒、车若溪、何渺淼无不惊讶万分。

    “他怎么会在这个时空出现?!我是说——这个时空离他存在的时间点至少已经过去了1800多年了……”褚子恒说。

    “我也不知道。但我不是也在这个时空出现了吗?如果有必要,其他只要有‘意识’的人,也都可能在这个时空出现,不是吗?”陈恭说。

    “确实……”褚子恒有些回过神来,“但是我的意思是,他去世之后,形神居然还一如从前……”

    “那是因为《遁甲天书》。”陈恭回答,“不知什么原因,当时是左慈先生第一个发现了峨眉山中的《遁甲天书》,后来他在鱼腹浦

    见到了诸葛丞相布设的‘八阵图’之后,发现诸葛丞相应该也受到了未来智慧的启迪,‘意识态能量’觉醒了。”

    “你也知道‘意识态能量’?”车若溪好奇的问。

    “首领你忘了,我在虚拟世界也可以接收到外面的信息的。”陈恭说。

    “对!”车若溪说。

    “‘意识态能量’的觉醒是关键。”褚子恒说,“接着说。”

    “左慈先生发现之后就去找了诸葛丞相,将《遁甲天书》的‘天遁’部分给了他。丞相接受过未来‘金甲神人’的指引,但他也发现‘天遁’是一种航天技术,虽然‘太虚’之上很可能是一个拥有神话般的科技的世界,但是他却不能像左慈先生那样一走了之。”陈恭说,“他说‘意识态能量’在人类身上最本质的体现就是信任与承诺。先帝如此信任他,将整个西蜀——甚至光复汉室的重任托付在他身上,即便是为了自己‘隆中对’的承诺,他也一定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你能确定‘遁甲漂移’技术是诸葛丞相‘意识态能量’觉醒的结果——或者说,他是‘遁甲漂移’技术初始创制者吗?”褚子恒问陈恭。

    “为什么一定要找到初始创制者?”陈恭问。

    “因为只有TA知道‘意识态能量’的真正使用方法!”褚子恒说。

    “‘意识态能量’的真正使用方法?!你是说我们只能感觉到‘意识态能量’的存在,并不能使用它?”车若溪问。

    “对!‘意识态能量’才是宇宙间最强大的力量,有的虚拟世界里称其为‘原力’。一般人的意志即使能感受到,也是无法驱动它的。”褚子恒说。

    “技术初始创制者是《星球大战》的天行者?!”车若溪说。

    “是‘觉醒者’。”褚子恒说,“驱动‘意识态能量’需要某种心灵的觉醒,其修炼方法很难用语言、甚至一切可见信息来描述。但是没有达到‘觉醒者’状态的‘意识体’——乃至星际间的‘智慧体’也不具备这种能力。”

    “照你的说法,你有没有想过‘太虚’就是‘觉醒者’们所在的地方?”陈恭说。

    “4282年以来人类都在寻找‘太虚之境’,却从来没有找到过,甚至进入追溯一切信息的来源和去向的时代后,仍然找不到开启‘太虚之境’的大门。所以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失望之后,人类觉得它要么根本不存在,要么维度壁垒比平行宇宙间的还要高。找到‘觉醒者’曾经是人类希望得到庇佑、结束战争的一种方法,但是在我们的时代带来前人们已经放弃了。”褚子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