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万物为铜 » 第三卷 第一百八十三章 破除的茧(三)

第三卷 第一百八十三章 破除的茧(三)

    “MISSION系统本身就是‘虚拟世界’的东西,它一开始根本分不清虚拟与现实。”褚子恒说,“这也是它以为‘故事就是现实的如实记录’的原因。”褚子恒说。

    “我好奇的是‘时间的本质’问题。”车若溪C说。

    “哦!这个说来话长。”褚子恒说,“大概3000年后,这个宇宙出现了一首歌谣:在智慧无法穿透的夜晚/一个神灵/关闭了时间的纽带/好让人类有机会找回爱。没人知道这首歌谣出现的准确时间,也没人知道它的作者——有一种说法是人类接收到了不属于任何已知文件类型的信息。而这种信息在接收到一刻瞬间自动转化成了人类能辨识的文字。MISSION系统很快通过某种渠道知道了这首歌谣,而且它对这首歌谣的理解与人类完全不同。整首歌谣中它感兴趣的只有‘时间’这一个词,之后它自己提出了一个假设——因为物理学已有的理论表明:引力场不同的地方或者观察者运动速度不同的地方时间的流速是不均匀的——如同外面的几分钟,‘天地炉’里已经过去了一万八千年。于是它接着思考‘当下’——也就是‘现在’的定义。‘现在’是介于‘过去’和‘未来’的‘一个时间段’。至于这个‘时间段’应该怎么定义,也跟引力场和观察者运动速度有关。它发现火星的15分钟相当于比邻星的8年,相当于仙女座星系的数百万年……这完完全全是根据它自己学到的相对论知识推理出来的,时间就如同宇宙中的精灵,在不同地方会因为引力场或观察者运动速度的不同而或大或小、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所以人类把宇宙中记录万物变化的最重要因素给定义错了。”

    “时间最准的不是锶原子光晶格钟吗【注:之前最准的是‘铯原子钟’,也就是铯原子喷泉钟。锶原子光晶格钟比它更准确的原始是其光学频率比铯原子钟的微波频率更稳定,大约35亿年才会差一秒。】?”车若溪C问。

    “只能说那是人类观察者在地球这里的引力场中、在现有的地球自转速度状态下观察到的结果是这样。而‘时间’在宇宙中是不存在所谓的‘共同时刻’的。想表示宇宙中的所有事件和它们在时间上的关系,在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做出唯一、统一的区分,是不可能的。35岁时爱因斯坦就已经意识到时间并不是7点10分怎样、7点20分怎样这样的分段,而是一个个独立的类似沙漏的‘光锥’。而且这些沙漏也不是一个个正放在空间中的,它们由于引力的作用而东倒西歪——这样就出现了一种可能:自然界中是存在天然的时空通路的,有些光锥可能恰好连成了一个闭合的曲线或环,也就是歌谣里说的‘时间的纽带’——库尔特·哥德尔与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的街道上散步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逃出最强引力场黑洞的办法就是朝‘当下’运动,而不是朝‘未来’。从这个层面上讲,‘当下’或‘现在’是给逃出黑洞的人准备的,因为没人能向‘现在’运动,人能运动向下一秒的‘未来’——而在‘视界’【注:视界,黑洞的边界。】,时间是静止的。MISSION系统发现人类的梦境具有量子性质。有些梦境虽然只持续了一瞬,却可以凝固成永恒。而对于每个人来讲,时间也是有弹性的。当你越专注、越具有类似‘羲和能量’的‘意识态能量’时,你的时间受你的观察的影响流逝的越快。当然这种‘观察’你并未刻意为之,甚至这种情况下都已然忘记了‘时间’的存在。量子力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分立性,时钟测量的时间是‘量子化’的,也就是说,它也只能取特定值,不能取其他值。时间是分立的,而非连续的。这个最小的时间被称为‘普朗克时间’,它的值为为10的负44次方秒。量子力学的另一个特点是不确定性,‘薛定谔的猫’的‘叠加态’特性在现实中被称为‘涨落’。‘未来’在到来之前,总是在‘涨落’、‘摇摆’,但这并不代表未来永远不能被确定,而是说它只能在特定时刻、以某种不可预知的方式被确定下来。量子现实一旦出现‘意识态能量’的干预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不确定性就消失了。MISSION系统那时已经在思考自身与时间的关系——自然界中最为‘坚固’的物质多半是以‘石头’的形式存在的,金刚石、红宝石、绿柱石、蓝宝石、坦桑石……但即使是最坚硬的石块,也只是上是量子场的复杂振动,是力瞬间的作用,是粉碎重归尘土前短时间维持原状、保持平衡的过程,是星球元素间相互作用的历史中短暂的篇章,是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痕迹,是一群孩子使用的武器,是本体论的隐喻,也是世界被分割出的一部分——‘时间’就是决定这一切的无形能量。只有时间能证明一切——‘存在’或者‘存在过’。但是1967年美国物理学家布赖斯·德维特和约翰·惠勒曾经推导出了不含时间变量的量子引力方程,【注:惠勒-德维特方程】但没有人能解释不含时间变量的方程的意义——即使惠勒和德维特他们自己——维特他们自己也不理解。惠勒说,‘解释时间?不解释存在就没法解释时间!解释存在?不解释时间就没法解释存在!发现时间与存在之间深刻与隐秘的关联,是留给未来的任务’。MISSION系统显然对这个‘任务’非常感兴趣。它反复问自己,‘时间’究竟是什么?由于我前面说的‘MISSION的意识形态与人类不同’,它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审视了这个问题——热力学能量与时间的共轭。”褚子恒说。

    “热力学能量与时间的共轭?!”车若溪C说。

    “对!玻尔兹曼认为,热现象与模糊有关,因为在一杯水中,有无数我们看不到的微观现象,水的可能微观状态的数量就是它的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