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雷雨剑心 » 卷二十八 盘根错节

卷二十八 盘根错节

    北齐。

    巍峨的北齐王府。

    黄金制成屋顶,在太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彰显着齐王的权势和地位。

    同为朝廷的四方王爷,北齐所执掌的兵力和财富,是另外三位王爷所不能比拟的。

    北齐今日大兴土木,几十人在那北山的山腰上,锹镐齐下挖山不止。

    看那伙人的神色,似乎是在寻找着什么。

    “王爷。”钟离粲单膝跪地,抱拳拱手,向齐王禀告道。

    “找到了吗?”齐王坐在轿中,隔着轿帘对着钟离粲说道。

    且看那顶轿子,以纯金做的轿身。蜀中云锦做的轿帘,就连轿帘之下挂的流苏,用的都是上好的和田白玉所制。

    “还没有,不过据古籍的记载所示,位置是不会错的。”钟离粲自始至终的低着头,毕恭毕敬的回答着齐王的问话。

    “你应该知道,这件事的重要性。本王计划了这么多年,决不能有任何闪失。”虽说隔着轿帘,但齐王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让钟离粲不经意间冷汗直流。

    他跟了齐王十年,心里知道他的性格阴晴不定。要不然,那厉胜庙也不会变成了那幅人间炼狱的景象。

    “是,属下明白。”除了这样表示,钟离粲也不敢再多说什么。

    “钟离将军,钟离将军.......”一个士兵,一边跑一边高声呼喊着。

    “找.......找......找到了。”只见那士兵一路小跑,踉踉跄跄的跪在钟离粲身后,向齐王报告道。

    “找到了,在哪里。”齐王猛地打开轿帘,一个箭步便从那轿中冲了出来,站在了那士兵的面前。

    “快说,在哪里?”齐王急切的向那士兵问道。

    “王爷请看。”士兵跪在地上,以膝盖转过身去,丝毫不顾地上凸起的石块。

    齐王随着他的手势看去,脸上羊脂白玉制成的面罩,在太阳之下散发着点点光晕,不免得让人啧啧称奇。

    只见两个士兵,捧着一个石头匣子,正往这边徐徐而来。那石匣约摸三尺来长,正面不知道用什么文字刻着两行小字,年深日久已是很难分辨。

    齐王不等石匣送到他面前,纵身一跃,施展了个“八步赶蝉”的轻功,凌空两步,便已到那石匣的前面。

    齐王一双眼睛,目不转睛的盯着面前的石匣。

    这一盯,足足盯了有半个时辰。

    在场的众人也不知道他在看什么,带着面罩,也看不出来他脸上的神情,又没有人敢上前询问。

    就这样一众人等,就这么一言不发的陪着他。诺达的北山,一时间竟是安静的让人有一丝害怕。

    “终于让我找到了,不枉我一番苦心经营。”齐王这句话说的声音十分的小,再加上脸上带着面罩,别说那些站在远处侍卫众人,就是面前的这两个士兵,也没听清楚他说了什么。

    “十二皇甲。”

    “在。”

    随着齐王的一声令下。

    只一个瞬间,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十二个银盔银甲的武士飞身而出,齐刷刷的单膝跪于齐王面前。

    这十二人,身法极快,在场众人除了钟离粲,谁也没看清,他们到底是从何处而来。

    看那十二名武士,虽说身披银甲,头戴银盔,面罩遮面,看不清长相。但单看那矫健的身姿,灵活的身法,也端的是英武不凡。

    一股说起这十二人,在北齐那可是大名鼎鼎。

    他们是齐王的贴身护卫,影子卫队,直属于齐王管辖,地位超然。

    是齐王将江湖中的各路赫赫有名的好手,或收编,或吸纳,或威逼,或利诱,所形成的私人武装。

    其目的除了保护他的周全外,便是对付江湖中那五个剑道之境的剑客。

    传闻十二皇甲,穷十年之功,磨砺出一套阵法唤作“十二天干”大阵。此阵法根据天文历法推演而来,精妙无比。

    此阵仅需四人便可发动,每增加一人,威力便递增一重,若是十二个人同时出手,相当于千军万马同时出手,便是打不死对手,累也将其累死了。

    齐王给这十二人,都赐下了名字。在北齐,这可是至高无上的荣耀,就连身为禁卫军都尉的钟离粲都没有这份殊荣。

    这十二人由前到后依次为:“困敦、赤奋、摄提、单阏、执徐、大荒、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

    从得到这些名字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已经和过去彻底诀别了。无论之前在江湖中有什么样的身份和地位,也不论自己之前奉行什么样的法则,现在他们只有奉行齐王的命令这一条准则。

    书回正文,只听见齐王对十二皇甲命令道:“将石匣运回王府,至于我的书房,命你等不分昼夜的把守,不得有失。”齐王这边下着命令,那边眼神依旧一步不离的盯着那石匣。

    “是,卑职明白。”立于十二人正中间的银甲武士答道,此人正是十二皇甲之首“困敦”。

    齐王一行人摆驾回府,直到最后在场的众人也不明白,费这么大力气找到的石匣,究竟有什么用处。

    “王爷,三大势力已经齐聚雍凉,和王爷预见的完全一样。”齐王端坐在书房的书桌前,那双眼睛还是直勾勾的盯着书桌上的石匣。

    “钟离,雍凉你还要去一趟。不管雍凉发生什么事,你一定要找到马家的后人。”齐王十分平淡说着。

    “王爷,卑职有一事不明,还请王爷示下。”一般来说,钟离粲不会向齐王提出任何问题,他所做的只是执行而已。

    “说来听听。”齐王能如此回答,可以看出来他今天这心情不是一般的好。

    “卑职不明白,雍凉一直以来是章家所督,王爷放着章家不管,却缘何对名不见经传的马家格外重视?”

    “你可知道雍凉最早是谁家天下?”

    “卑职不知。”

    “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一直以来,凉州就是马家的天下。而今的雍凉,其实就是汉时的凉州,雍州所占不过一座武威城而已。想要解开雍凉的秘密,就必须找到马家的后人。”齐王的一番话,解答了钟离粲全部的疑问。

    “你现在知道了。”齐王一边说一边抬头瞥了钟离粲一眼。

    仅仅这一个眼神,吓得钟离粲立马伏地请罪。

    “罢了,你要记住,你所要做的事,就是不折不扣的完成我的命令。你此去雍凉,不管老爷子在雍凉做什么,只要找到马家后人即可。”

    “是,卑职明白。”

    “此行你只能一人上路,万事留心。”

    “是,卑职一定办妥。”钟离粲伏在地上,连头也不敢抬。

    雍凉之地,烽烟又起。

    龙家、裴家、公孙家、朝廷、江湖、北齐、章家。各个势力盘根错节,各种阴谋层出不穷。

    再说雍凉,杨宇清点着雍凉的土地居民本册。算一算账,雍凉的在册人口,居然比中原还要多出两万户,差不多十万人。

    中华古代,最值钱的不是金银玉石,也不是粮草牛马,而是人口。特别是三十岁左右的轻壮年,不仅是耕田种地的好手,也是最为优秀的兵源。

    也正是因为如此,朝廷每次的监察,人口和兵力都是重中之重。

    可是这几次的监察,朝廷都没有发现任何问题。最近的一次监察,也就是三年之前。三年时间,增加两万户,属实有些天方夜谭了。

    杨宇看在眼里,心中不免有些后怕。若再这样下去,不出几年雍凉人口将全面超越中原地区。

    人口方面的超越还不算什么,与之相对应的,还有粮草和兵力的差距。若是雍凉有不臣之心,朝廷又当如何应对。

    杨宇越想越后怕,可现在毕竟在雍凉境内,有道是强龙不压地头蛇。虽说他有军队护卫,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他就是有再多的怀疑,也只能是先压在心里,再回朝奏报。

    可能他做梦也没想到,雍凉的形式竟会如此的复杂。

    而龙家那边,龙啸天、芷曦、水寒烟三人,在庭院中静坐。

    三杯清茶,几块点心,三人望着那封羽箭射进来的书信,思绪万千。

    “夫君,依我看,我们不妨去一趟侯府。在雍凉,若想查询什么事情,怎么也绕不开侯府啊。”芷曦率先发言,打破了这份宁静。

    “我不是没想过,只是若是冒然去侯府,只怕问不出什么真相来。再说,章勋毕竟是朝廷侯爷,他若是不说,我们是无计可施的。”龙啸天一边说,一边拿起一块点心放进了嘴里。

    “若是胡叔叔在就好了,有军队的助力,我们会方便很多。”每到这时,即便是他也会感到几分无力。

    “那夫君,依你之见,应当如何呢?”芷曦给他的茶杯里,续了一点热水。

    “我也不知道,事情太多,一时间也不知道该从哪里查起。”言语之中带着些许的无奈。

    “龙大哥,要我说不如先从民间百姓中查询些消息,等到消息足够多了,我们再去侯府,这样岂不两全齐美。”水寒烟对龙啸天说道。

    “不,我们不去侯府,也不去民间探寻,我们先去晋阳古道。”

    “晋阳古道!”两女异口同声的惊呼道。

    “不错,寒烟你应该还记得,我们在晋阳古道遇到的事情。再加上,裴灏无缘无故的惨死在晋阳,我有种感觉,晋阳古道,一定藏着什么秘密。”龙啸天一边说,一边从怀里掏出了先前在葛清玄大营里,找到的令牌。

    “南衙禁府军!”两女看到他手里的令牌,又是一阵惊呼。

    “不错,这说明我们当时遇上的,不是土匪,而是朝廷的正规军。我怀疑,裴灏的死和他们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龙啸天一边说,一边站起身来。

    “嗯,若是没有明确的线索,这倒是一条可以追踪的线索。”芷曦说着和水寒烟对视了一眼,从对方的眼神中,双方的想法一目了然。

    “那明天,我们就出发吧,先去晋阳古道。无论有多难,我都要找出当年龙家惨案的真相。”龙啸天少有的,在言语中流露出了杀气。

    雍凉仅仅两洲之地,所拥有的势力却如此的盘根错节。各大势力,几乎都派出了最强的阵容,前来雍凉。

    这块最近三十年以来,被世人称为乐土的雍凉,也不知道这一次能不能躲过暴风雨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