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跟太爷爷闯上海 » 第7章 悲伤历历在目

第7章 悲伤历历在目

    “娘!”

    这一声脑子里的哭喊,让刘季立马甩掉石头,扯下龟玉。刘翰林咚地一声就跪扑到母亲面前,一边喊一边摇。刘季在一旁看得很明白,曾若云本来闭着的嘴唇,此时在嘴角滑落了一股鲜血。

    “子玉,看看你母亲嘴里。”刘季提醒到。

    刘翰林用手拨开母亲的嘴,一块鲜红的东西随着血一块掉到了地下,是舌头。曾若云咬舌自尽了……

    哎,刘季此时也无从安慰已经崩溃的刘翰林,只能默默地看着。

    曾若云这位高祖母,刘季谈不上多深入的了解,平时也没看她走出房间多少次,多是在吃饭时能见上一面,对自己儿子刘翰林平时也没有过多的接近和溺爱。

    曾经听徐先生给刘翰林上课的时候提到过这位高祖母,说她是博览群书,学识渊博,才学横溢和浓郁的诗人气质。在刘季看来,跟红楼梦里的林黛玉给他的感觉差不多,只是没那么娇柔体弱,而可悲的是她生在了这乱世,自小在高级阶层的家族里接受文化熏陶,却没有受到呵护。这就是她悲哀的地方,哪怕满腹才华,跌落到人世间的最底层,就是每一处都显得格格不入。

    也不知道怎么的,刘季居然有同病相连的感觉,按马斯洛需求层级来讲,曾祖母和自己拥有的才华至少都是属于eeds(审美需求层)以上的,而现实是,他们都在面对physiologicalneed(生理的需要)这种最低层级。期间的落差导致的抑郁,相信曾若云应该感同身受。

    那边血泊中的徐先生,又何偿不是此中人呢……

    正当刘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刘翰林突然站了起来就往外跑。

    “子玉!你去哪?”刘季担心他一时冲动做出什么事来。

    “我要报仇!”刘翰林每一个字都说得咬牙切齿。

    “你怎么报?他们有枪,你冷静点!”在刘季看来这不叫报仇,这叫毫无意义的送死。

    “我不管。”刘翰林狂奔着跑向枪声聚集的方向,任刘季在脑子里怎么说都没用,到最后刘季已经是在吼了也没用。

    当那些山匪的身影出现在刘翰林视线里时,他左右寻了块石头就要冲上去。刘季心里那叫一个苦啊,这不是王者峡谷里硬要一挑五的节奏吗?哪来的自信。

    正当此时,一只大手一把将刘翰林给按在了地上:“你小子不要命啦!”

    是师父释素典!这让刘季松了一口气。释素典他们赶到张家村,在村口与山匪交上火,但是这帮山匪借着地利守着村口,一直让少林寺的人无法攻进村里,再后来又跑来了好几个人,几十条枪压得少林寺的人抬不起头来。

    释素典就想着进村还有一条小路,张四五曾带他走过一两次,于是就分了几个,从小路进村,绕到背后,要和在村口的师兄们一块夹击山匪。谁曾想刚好就看到刘翰林跟中了邪一样一个人往匪堆里冲,这他才冲过来一把将刘翰林摁住,然后往角落里拖。

    看见是师父,刘翰林那捏着的一股子拼死的劲就泄了:“师父……娘……徐先生都死了。”

    释素典沉沉地说道:“交给师父,你在这呆着别动!”

    刘翰林木那地点头,在这世上也就只有师父这一个亲人了。释素典跟几个师兄提着朴刀,在黑夜中如幽灵般无声地接近匪群的背后,在最近距离时,这几位武僧让刘季见识了什么是少林真功夫,冷兵器无情而残忍地吞噬着这群屠杀乡民的财狼!

    一个时辰后,张家村恢复了平静,只剩下残垣断壁上的烈火仍在燃烧。

    少林保卫团的人将被残害的村民遗体从各处搜罗出来,在村南边挖了一个又一个的坑,准备将村民埋葬在此。

    追击残匪的几个师兄也回来了:“师兄,跑了八个。”

    释素典还没说话,刘翰林抢着问:“那个拿双枪的络腮胡子呢?”,追匪的其中一个师兄说到:“在跑的人里面。”

    “往哪跑了?”

    “断崖坡。”

    刘翰林看向师父素典:“师父,就是那人杀了娘和徐先生,这个仇我必须报!”

    “我也要去!”

    众人回头看声音来处,是张四五,旁边还跟着张宝。原来张四五与张宝跟刘季分开后,往家里赶去,他们俩家就在对门,等他们到家的时候,屋子已经是熊熊大火。呼喊着爹、娘、弟弟,只听到救命的嘶喊声,才发现山匪将这两家人都关在张宝家,困在屋里后,再将屋子点燃。

    火很大,张四五和张宝家都有井水,奈何木桶都被丢进了火海里,拼了命拿各种能找到的物件去扑打火焰,根本不起作用……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人在撕心裂肺的痛楚中被烧死。在少林保卫团赶走山匪,跑过来帮忙来灭火后,张四五跟张宝只在残垣里找到亲人被烧得如焦炭一般四肢不全的残躯。

    用布包裹了亲人的遗体,随着少林保卫团师兄的指引来到了埋葬的地方,恰巧听到刘翰林刚才的那一段对话,张四五当然也是毫不犹豫地要去报仇!

    “仇,肯定是要报的,那人跑不掉。当务之急,还是将乡亲们好好安葬。”释素典冷静且不容质疑的回答,让两个徒弟只能耐住悲伤,跟着少林寺的师兄们一块挖坑埋人。

    张宝哭着对刘翰林说:“翰林哥……我你爹娘和弟弟还有小兰妹都死了。”刘翰林此时的心已经跌落谷底,他也无力去安慰别人,随手将龟玉扯下来,换刘季上。

    “咱不哭,先把他们都葬了吧,人要入土为安的,哥会给他们报仇的!”刘季安慰着张宝,在他满脸黑灰又被泪水搅花的脸上帮他抹掉眼泪。

    看着这原先一片烟火气息,他还记得当初在祠堂全村人聚在一块叽叽喳喳的听着自己胡扯瞎掰的故事,在村里大爷大妈那原生态的大嗓门……如今都化为眼前这满目疮痍,刘季想起在徐先生书房看过他写的一首诗:

    小村暗巷问谁烦,天寒,地寒。

    轩窗明月知春寒,你难,我难。

    仰天叹,烟雨茫茫星辰渐黯然。

    朝地喃,灯火疏疏孤影已阑珊。

    唉,要是大家生在自己的年代,该有多好……该有多好啊。

    一夜过去,少林保卫团的人将张家村七十六口人全部安葬。刘翰林、张四五、张宝在各自亲人的墓前跪叩首祭拜。少林寺的僧人们在一旁念《地藏菩萨本愿经》超渡。待到这简单的祭奠仪式结束,释素典带领少林保卫团的人,往断崖坡的方向赶去。

    莫择天带着剩余的兄弟,从张家村跑了出来,少林寺的人是一路追,跑出了好几十里终于是甩掉了尾巴,几个人气喘吁吁地坐在路边。莫对天将双枪往边上一放,气急败坏的喊道:“赶紧的,小的们去找点水来!他娘的这一晚上累得够呛。”

    这话一发,其中一个小喽啰强撑着站起来去找水去了。这摸对天就是屠了张家村的这群山匪的头头,他一年前就当了逃兵,流浪到这少林寺地界,组织起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兄弟,在山里打家劫舍,那山上的和尚别看有什么少林功夫,在枪面前那都是屁!抓着了就让少林寺给钱赎回去,然后过段时间没钱了再去抓一个,这日子起初好不快意,钱来得快,还没啥风险。

    可是少林那帮孙子开始组织起什么保卫团,人人有枪。这都不说了,你有枪我惹不起我躲不行吗?不行,少林寺周边的村庄、各处道路险隘,都派巡逻。只要是发现他们这伙人就是开枪,没二话。

    这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了,这不最近实在是没钱了,才想了一出调虎离山之计,想着找个村庄抢上一笔就跑。可没想到那什么张家村穷得底掉!根本没啥油,连水都没捞着,还折了十来个兄弟,这让莫择天是又痛又怒!跟这少林寺是结下了血海深仇。

    “娘皮!迟早有一天老子要将少林寺给铲了!”莫择天这句气话,引得兄弟们都纷纷附和叫骂起来。

    一个叫三两脑的兄弟奉承道:“大当家这话说得好啊,说出了兄弟们的心声!”

    “等咱们回寨子,将兄弟们都拉出来,直接上少林寺,给那些不知藏了多少香火钱的老巢给他端了,娘皮!”

    如果刘季在场,这种鼓舞势气的套路,他当然是看得清楚,只是他要是听到这话术如此粗糙,肯定得摇头叹声气:太俗!。但这都是匪嘛,文化程度都属于文盲的团队在刘季的年代是非常难找的,但在这个年代是随便找的。

    莫择天话糙里不糙,兄弟们很受用!正所谓不是一个屎坑滚过的石头,又怎么会臭味相投呢!

    鼓舞了兄弟们,喝了找来的水,莫择天吼道:“兄弟们,回断崖坡!”

    然而,莫择天以为他甩掉的尾巴,其实一直在偷偷跟踪,留下这些残匪,其实也是释素典的意思,目的就是要找到他们这大半年一直没有摸清楚的山匪老巢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