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启航1988 » 第十六节发展和瓶颈

第十六节发展和瓶颈

    第二天一早,李阳带上21310元国库券坐早班车去了魔都,到了魔都直接打车赶往证券公司,当天的交易价格是112元,李阳交易完拿到23867.2元,一来回又挣了6400元,比在银行直接以9折的价格多挣了2000元,成本就是付给张军565元和赵国强三人的6块钱工资。

    卖完国库券李阳就回汽车站,到车站一看才11点,李阳买了马上发车离家最近的班车,到站又转车回了家,到家也才下午3点。

    吃过晚饭到张军家,李阳跟他说国库券已经给了舅舅了,收到1131元劳务费,李阳把565给了张军,张军提出来要分担路费和赵国强等人的工资,李阳也同意了,给了张军550元。张军第一次拿到这么多钱都快乐傻了。李阳乘机要张军多招人,扩大规模,拿到钱的张军也同意。

    张军他们几个人今天把昨天李阳留下的5000元也全收成了国库券,总共收了7140元国库券,算下来七折多一点,张军说他们在乡下一般七折都能收了,有的不肯卖的稍微多加点钱也卖了。李阳把国库券收了,然后又给了10000万让张军他们继续收。

    然后就是张军每天带人去乡下收国库券,李阳每天去魔都交易。

    七、八天时间,李阳的资产已经膨胀到了100000万元,张军也拿到了将近5000元钱,另外张军又招了7、8个人帮忙,都是人带人过来的,李阳也都见过。

    随着资金量的增大,周边乡里银行的国库券已被李阳买光,而且每次带的现金和国库券越来越多,路上李阳越来越担心安全。

    张军也提出来本乡已经基本上收不到国库券了,要跑到附近的其他乡才能收到国库券了,随着路程的增加,天气又热,手底下开始出现磨洋工的情况,不过因为要领工资,人都还在,但已经出工不出力了,有的出现一天也没收到国库券的情况,也不知道他们跑哪里去玩了。

    另外张军也不好意思地提出来要去复读,还问李阳去不去?李阳表示不会再去复读了,对张军要去复读的想法李阳也给予了支持,张军毕竟是农村户口,那年代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想法是无可厚非的。张军意思到8月底就要去复读了,李阳得选好负责人了。

    一系列的问题弄得李阳头痛脑胀,李阳知道自已的发展进入了瓶颈了,必须要想办法解决掉才能再次快速发展。

    第二天李阳难得没有去魔都,而是一天呆在家里思考。

    李阳罗列了眼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以下几个:一是复读,如果不想去复读,经历过梦境和当下,李阳已经不想去复读和参加工作了,那么就必须要和父母摊牌了。二是张军要去复读,梦里张军复读之后考上了大学,李阳无意去改变历史,另外张军跟着他已经挣到了学费,至少张军不比梦里差了,那么接下来收国库券这一块怎么办?三是下面人的积极性怎么调动,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单靠自已一个人撑死也做不大。四是去魔都的安全,现在去和回携带的国库券和现金的量已经很大,如果遇到有心人不免会被发现,那么一个人去魔都就已经不安全了,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这四个问题必须要马上解决

    一就是和父母摊牌,实际上乡里很多人已经知道,传到父母耳朵里也就这几天的事情了,与其等父母来问,还不如自己主动向父母说明情况。那么今天晚上就和父母摊牌,包括自己不想去复读和工作的事情。

    第二和第三个问题可以合并在一起解决,张军走后李阳决定不设负责人,而是将这十来个人二人一组进行分组,分成五个组,每个组给20000块钱让他们自已去收,收来按国库券国值的千分之一发奖金,相当于每人万分之五,工资取消,这样他们收的折扣越低拿到的钱就越多,比如他们按7折收,20000元现金就可以收28571元面额的国库券,李阳就应该给他们285元的奖金,二个人分就是每人182元,一个月就是5400元,在1988年这可是妥妥的高富帅了。

    当然这里面还是有漏洞,二个人以低折扣收国库券,以高折扣报,就可以从中谋利了,李阳打算用二个人互相监督,另外就是每周进行抽签进行组队,确保队伍不出现问题。

    第三个安全问题在要说简单也简单,就在在向父母摊牌之后,请父亲联系可靠的人进行每天的护送,钱由李阳出,这样既可以做到保密,又无需担心安全。

    择日不如撞日,李阳决定晚上就向父母摊牌,同时取得父母的支持。

    至于父母会不会支持,李阳认为这个问题已经不必考虑了,因为李阳决定把这十几天的成果展现给父母看,在1988年万元户还很少的情况下,拿出十万元来,同时把发展的前景跟父母言明之后,相信父母也会选择。

    李阳对梦里看到的杨百万自述中讲到的通过国库券挣到上百万资金已经不怀疑了,怀疑的是杨百万讲少了,按照李阳的发展杨百万挣上千万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