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乱世桃花逆水流 » 第三章 萧墙:长安故人(上)

第三章 萧墙:长安故人(上)

    门口尸身横陈,门内倒着一个叛军的尸身,还有偌大一滩血迹。光天化日之下,唯独没有看见他那个嫂嫂的身影。

    那个小嫂子比他就大一岁有余,平时也是个没经历过事儿的人。李世谚不敢怠慢,率领杀进紫微宫仅剩的几十人,径直撞开了仙居殿主殿的大门。

    殿中一片寂静,暮春阳光暖烘烘的,透过纸纱窗照得人神思发倦。

    “嫂嫂!”

    翻找一圈无果,李世谚冲出殿外,对军士厉声呵道:“快找,殿中的一草一木都不要放过,一定要找到王妃娘娘!”

    紫微宫外的战事还在继续。

    李世默很快清除了在皇城的叛军,派一支小队进紫微宫接应李世谚。自己则率领大部队从皇城中退出来,与东城的关河汇合。

    “把战场好好清点一下,主要看看除了东都折冲府的叛军,还混进来了什么人。”

    东城战事已接近尾声,与关河打了照面之后,李世默又整合了余下的部队,往洛阳南城李君毅、梅如生处赶去。

    一来一回已至傍晚,日头东升西落恰好总在李世默的右边。他眯着眼,在马背上极力眺望洛阳城南的雩礼祭坛——

    还算安静,似乎并无异动?

    在南城守了一整天的李君毅也是这么回话的,“一切正常,没有问题。”

    那就不对了。

    按照他今日对东都折冲府叛军的估算,比关河实际摸排的要多。只能说明这次洛阳叛乱中还混进来了其他人。

    按祁法新的分析,最有可能的是,河朔三镇的人。

    既然河朔三镇横插一杠子,那就绝不仅仅是作壁上观。他们真实目的,应当是趁乱拿下洛阳城。

    这样一来,洛阳城外的东都文武百官,就将是最好的筹码,他们没理由不出兵。

    问题出在哪儿呢?

    这件事只能交给李若昭。

    今日叛乱伊始,在东城严阵以待的萧岚与李世谚很快兵分两路,李世谚接应从南城赶来的李世默,萧岚转头去找幽居流杯殿的李若昭。

    杂使的宫女全部遣散找地方躲避栖身,李若昭留了张条子给之后进来的人,只带着雪澜向北出紫微宫东北门安宁门。

    萧岚在前面驾车,在两山夹谷的官道上飞奔。

    闲不住的萧二公子迎着春风骀荡,笑眯眯地转头和李若昭打趣。

    “你确定能见到她吗?万一不是她,你不就危险了?”

    自从搬到了洛阳,李若昭确乎是更少情绪上的波动。她整个人靠在车壁边,显得冷漠又无言。

    “不确定,所以要去见见。万一不是她,自然有她作保。不碍事。”

    从北门出洛阳城,便能直接进邙山。萧岚停下马车,环视周遭绿屏连绵,陡峭的山势在春日和风细雨的催化下也变得柔情而烂漫。

    “昭儿说句话吧,去哪儿?”

    李若昭撩开车帘,屏气凝神静声听了听洛阳城的动静。

    南边没有动静,似乎洛阳城南,没事儿?

    “往东折吧,沿洛河往下游走,他们带的人不少,应该能追上。”

    三人一马一车,就这样在邙山与洛河之间的平地上穿行。

    绿草如茵,马蹄踏过绒绒浅草,留下一个个浅浅的圆坑。李若昭趴在窗边,春光如画在眼前飞速略过。

    萧岚在前面赶车,时不时回头朝车厢里瞄来瞄去。看见雪澜忧心忡忡地替若昭拉上窗帘,他笑嘻嘻的。

    “春色不错,也不能这么看。雪澜姐姐也是担心你着凉,你可心疼着人家的好吧。”

    李若昭安心放下窗帘,“你看这车辙与马蹄印,应该是军队移动的迹象,沿着这条路,应该能追上他们。”

    好家伙,原来是在看车辙印。

    “知道了,知道了!我看着呢,错不了,保证让你追上行了吧。和李世默待久了,真是没情趣。”

    一架马车的速度总是快些的,不出半个时辰,马车还未行至偃师,已听闻战马嘶鸣声。

    萧岚一扬马鞭,马车在暮春天光与青草间奔驰,划出一条劲厉而苍茫的线。

    “前方可是何将军的部下,长安故人,前来求见何将军。”

    看来李若昭所料不错,真让萧岚叫住了。队伍自动分列两半,由着一个女将从中间骑着马缓步出来。

    “只身敢来阵前叫唤,兰陵萧家二公子,名不虚传。”

    来者一身红衣银铠,手持一柄方天画戟,高峻而清瘦的脸庞衬着面色愈发冷峻,颧骨高凸让她的脸上尽是凌厉之气,兜鍪上一抹朱缨随风摇曳。

    真的是她,魏博节度使何献之女,何君璧。

    萧岚跳下马车,向着战马上声名赫赫的女将何君璧拱手拜了拜。

    “过奖过奖,还真不是萧某艺高人胆大。实在是,有位故人思君心切,想来见你。”

    萧岚和雪澜两人撩开车帘,把李若昭连同轮椅从马车上抬下来。

    “君璧姐姐,好久不见。”

    “小昭?”

    何君璧抬手,示意后面的队伍不要跟上来。她跳下马,孤身上前,随手将那柄方天画戟立在一边。

    “真的是你?”

    “自隆平七年长安一别,我们也有,八年没见面了吧。”

    李若昭露出一个与此前截然不同的盈盈笑意,只是笑意未达眼底,阳光之下那张格外苍白的脸显得格外清寂而冷漠。

    “你知道是我?”

    “我只知道河朔三镇心系洛阳,却不知道是谁,所以一定要追上来看个究竟。君璧姐姐,

    李若昭看了眼她背后上万河朔兵士。

    “君璧姐姐兴师动众,带了这么多人计划奇袭洛阳,怎么不打算动手了呢?”

    “其间缘由,你不早就知道了吗?”

    何君璧歪着脑袋,她招了招手,背后有小卒子上前,两人之间支了一方小案,放上两只小酒碗。

    她也不拘束,席地而坐,取下腰间的酒袋,给李若昭那边满上。

    “走一个?”

    李若昭靠在轮椅上,没接过何君璧的酒。

    “这次雩礼,本就是我和宣王用祁羽钓鱼的计策。我们把祁羽祁法新在刑部大牢的消息放了出去,又调出十六卫以至洛阳空虚,给足了叛军起兵的机会,为的就是想看看东都逆贼背后到底何人的支持。你们明明已经上当,派军出现在东都,为什么会突然退兵?

    “只有一种解释,有人告密,有人告诉了你洛阳城的动乱不过是个幌子,所以你们退兵了。”

    李若昭弯下腰,骤然凑近到何君璧面前,视线向平。

    “君璧姐姐,告诉我,这个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