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神话时代再起 » 第十章 神迹

第十章 神迹

    好大好大的轿子,坐着少女的轿子像泡泡一样,漂浮在天上!

    这算不算奇怪的事?

    已经走远的本田雅美子自然无法听到画儿的心声,即使没有离开,作为一个普通人,又如何知晓别人心中所想?所以,一无所知的雅美子无法解答画儿的疑惑,

    但,走上前去,得以更加清晰见到眼前这般景象的雅美子,终于可以为自己的预感画上一个肯定的句号,

    ——这一定会是个大新闻,

    舆,指轿,

    神舆,一言以蔽之,即是供神巡行时搭乘的坐轿,

    在祗园祭上所巡行的神舆,供奉的自然是祗园祭所祭祀的神祗,自然是原称祗园社的八坂神社所供奉的神祗,

    祗园,即是佛教中“祇树给孤独园”的简称“祇园精舍”,

    祇树给孤独园,始建于释迦牟尼佛成佛后第六年,是给孤独长者和祇陀太子共同发心建造,供释迦牟尼居住参悟并弘扬佛法的居所,故称为“祇树给孤独园”,

    据考证,现今遗址约相当于印度境内拉布提河南岸的塞特马赫特,乃是历史中真实存在过的佛教圣地,

    而在佛教中,祇园精舍的守护神牛头天王,便是有祗园神之称的祗园信仰之神,也是祗园社最初供奉的主祭神,

    自佛教传入日本后,牛头天王,亦有疫神之称,乃是主掌瘟疫之神,

    祗园祭,最初便是祭祀祗园神牛头天王的祭典活动,

    用神舆将供奉在祗园社的御神体请出,而后在城中四处巡游,作为牛头天王化身的御神体,代神巡幸,以此来除疫消灾,

    来自于印度佛教的牛头天王,缘何在日本神道教内享有如此地位?

    这一切都起源于神佛习合,

    神佛习合,即是日本本土的信仰神道教和佛教折衷,在日本神道和佛教发生(合一)的现象,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

    隔壁明帝国本土道教的最高神,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金阙云宫九穹御历万道无为大道明殿昊天金阙至尊玉皇赦罪大天尊玄穹高上帝,简称玉皇大帝,亦被称作昊天上帝,简称上帝,没错,西方基督教共同尊崇的上帝,

    所以,神佛习合,又有一个更为贴切的名字,

    ——神佛混淆,

    而牛头天王,经过神佛混淆后,便演变成神道教本土神明素戋鸣尊,可能明人更加熟悉须佐之男这个名字,

    明治元年(1868年),明治天皇即位,为了塑造天皇统治的合法性,颁布“神佛分离令”,掀起废佛弃释运动,打压以佛教为首的外来宗教,扶持本土神道教的发展,借此进一步强化天皇人间神祗的权威,以及万世一系的神圣性,

    由此至今,日本确立了****的国策,

    于是,自佛教传入日本后,民间自发形成的神佛习合现象,在官方政府强制性的“神佛分离令”下,就此废止,众多神祗纷纷改头换面,回归神道教正宗体系,

    祗园神社,在明治年间,改名为八坂神社,神社内供奉的主祭神,自然而然变成“贵三子”之中的素盏鸣尊、及其妻儿,

    而在神道教体系中,作为天皇万世一系统治日本的合法性来源——皇祖神天照大御所,乃是“贵三子”之首,

    借此,京都八坂神社得到以天皇为首的政府大力扶持,更加兴盛,在整个神道教神社体系中,也享有崇高的地位,是日本全国约三千座八坂神社之总本社,

    在祗园祭上所巡行的神舆,也由原先牛头天王一座,变成三座,而后,又变成四座,

    天化元年(1900年),天化天皇颁布“与民同庆令”,将皇祖神天照大御所纳入民间重大庆典活动之中,乃是****国策指导之下的又一举措,

    祗园祭作为民间庆典之首,又盛行于京都这般政治敏感之地,况且祗园祭主祭神素盏鸣尊与天照大御所“姐弟情深”,自是受到政府格外“照顾”,

    本田雅美子硬拽着摄影师,在人海中艰难地挤上前去,与一旁众人一样,眼睛中毫不掩饰地带着惊讶,以及深深的震撼,只是,相较于众人更为冷静些,还能保持理智思考,

    格外认真地打量着突然悬浮出现在空中的神舆,越看越是心颤,

    神舆圆顶,

    凭此一点,便能肯定这座神舆的“身份”,

    在四座祗园祭神舆中,中御座素盏鸣尊神舆舆顶乃是六角形,东御座栉稻田姫命神舆舆顶乃是四角形,西御座八柱御子神神舆舆顶乃是八角形,而,圆形舆顶的神舆正是上御座天照大御所的神舆,

    果然,瞧着神舆前身雕刻的十六瓣八重表菊纹纹章,皇室的家徽,更能进一步确认这座神舆的身份,

    再看着端坐在神舆上的女孩,正确的来说,应该说是女童,作为一个优秀的记者,深谙政治敏感的优秀记者,雅美子更是恍惚间觉得天要塌了,

    神舆,供神巡行时搭乘的坐轿,

    神舆之上,所供奉的自然是作为神明化身的御神体,所祀之神附体其上的御神体,

    最为有名的御神体,便是广为所知的“三神器”,天丛云剑、八尺琼勾玉、以及八咫镜,

    除了“三神器”这般的“人造物”,也有神社将天然之物或自然现象作为神体来供奉,像是供奉富士山的浅见神社,像是供奉三石的三石神社,像是供奉龙神木的秩父今宫神社,等等,

    可,从古至今,断然没有活人作为神御体,坐在神舆之上代神巡幸,

    不是因为神舆含有灵柩的含义,活人乘坐灵柩,预示不详,

    也不是因为前无古人,所以后世墨守成规,一代代无人打破先例,

    而是因为神御体在神道教体系中,所代表的含义太大,活人神御体的出现,莫过于基督教圣子再现,

    何况,作为神明化身,一举一动,都代表着自家神明的意志,众神社神官,作为神明的仆人,暗地里无论有再多龌龊,可谁胆敢明面上违背神明意志?

    神官尚且如此,作为神明虔诚信徒的普通民众,更不用多说,

    活人神御体的出现,形象点来说,便类似于天降祖宗,哪个正常人愿意平白多出个祖宗,来对他进行说教?

    可,天化天皇就不是个正常人!

    在“与民同庆令”中,天化天皇,不仅将皇祖神天照大御所纳入民间重大庆典巡行神祗的名单之中,其神舆统一称作上御座,更是明文规定,若皇室直系血脉存在未成年女性,就将作为天照大御所的化身,在京都祗园祭上,端坐于上御座之上代神巡幸,以示皇室与民同庆之意,

    活人神御体从此出现,还是作为神道教最高神明天照大神的神御体,

    曾作为神御体的女童更是因此享有神性,16岁成年后,顺理成章成为伊势神宫祭主侍奉天照大御所,若是上一代祭主同为神御体,且未满25岁,则上一代伊势神宫祭主25岁褪去神性后,才可接任伊势神宫祭主之位,

    伊势神宫,全国神社之本宗,在整个神道教神社体系中,乃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更是无可撼动的第一,伊势神宫主祭,在神道教神官体系中享有最崇高的地位,没有之一。

    这个女童,9岁的女童,正是皇室20年未有的女性直系血脉,当今大化天皇之幼女,樱子内亲王,天照大御所神御体,内定的下一任伊势神宫祭主,

    这样的人物,此时却端坐于在空中漂浮的上御座之上,恍若神话般,

    是的,神话,本田雅美子觉得,唯有这一个词才能描绘自己眼前看到的这一幕,

    上御座,超过2吨重的上御座,需要600名成年男子舆丁交替抬动的上御座,此时却匪夷所思般的漂浮在距地面至少五六米高的空中,据她所指,还是没有一丝痕迹地凭空出现,

    这也是神迹,

    不然如何解释眼前这一幕,难道是有威亚吊起上御座吗?什么样的威亚能承受两吨重的上御座?

    唯有神迹二字方能解释眼前的这一切,

    而,这个神迹的出现,还是有神御体、神明化身参与其中的神迹,将在日本朝野上下产生何等的震动?

    本田雅美子不敢再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