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逆袭!初中生到宇宙大将军 » 第四章 十六从军征

第四章 十六从军征

    转眼,3年过去了。

    这天开春不久,万里无云,难得的好天气,怀朔空气夹杂着喜庆的气息。

    校场的大鼓,一早就开始响了,“咚、咚、咚”的声音从天亮就传入镇民耳朵。

    今天新兵入伍。

    侯景站着,他爷爷候周穿戴甲具:先把护臂绑上,然后穿上腿裙,扎好;然后披上身甲,把扎带拉好;披膊盆领有点麻烦,奶奶也来帮忙,终于穿戴绑好。

    接下来是头盔和马靴了。当铁甲桶头盔一戴,马靴一穿,侯景就是威风凛凛的一个重骑兵了,众人围住不停赞叹。

    “其实不舒服,几十斤重的东西绑身上,肯定没衣服舒服。而且这铁甲有味道,是铁锈味,腐臭味,还是血腥味?”侯景想。

    这套盔甲以前摆放在马槊旁边,底子是用马皮做的,然后往上面插铁片。候周曾经告诉他,这盔甲10步之外,硬弓射不穿;以前他穿戴这套甲具,参加了好多场战斗,杀死不少敌人。“现在打一套这样盔甲,起码要80两银子,半年以上时间”,候周骄傲地说。

    随后侯景带上腰刀,背上硬弓,跨上家里的驽马,接过候周递来的马槊,恍惚间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在战场的战士。

    候周牵着马,候标在其身后跟着,不断在旁边说着入伍后注意事项——侯景甚至觉得,他比爷爷还啰嗦。

    侯景已经从一个1米5的小孩长成了1米8的小汉子。这3年没少吃苦,读书,习武,放马,算是苟活下来,而且还不赖——关键是文武双全——白夫子四书五经已经教得差不多了,他甚至能和段荣一起切磋易经;武艺也高强不少,跟着娄家练习武艺,弓马娴熟。如果不是该死的右腿,还有稍微丑陋的面容,他简直就是完美人设。

    那只是当然,实际上侯景在怀朔,也是不起眼一个,起码,六镇的高门,还没谁愿意嫁女儿给他,甚至连高欢的运气也没有。

    老婆娶不上,但是是时候当兵了。

    当年入伍镇兵共350人,集合在校场时候,发现像侯景一样,有马、有马槊、有刀弓装具的,不过区区几人。

    侯景这时惊讶地发现,高欢在镇将段长旁边。按惯例,这是函使的位置,比伍长高级多了。高欢看着他点点头,算是和老朋友打了招呼。

    段长简单进行训话,不外乎是帝国现在不时受到南边梁朝侵略,需要大批大好青年投军入伍,六镇是国家边防要地,镇兵入伍是天职,杀敌报国忠君爱国,是每个青年的时代责任。在一阵阵呼喊声中,侯景他们完成了入伍仪式,并见到了对应的接应老兵。由于侯景有马,祖辈长期在飞鸟驿驻守,段长让侯景接替候标做队主,驻防飞鸟驿,候标换防怀朔。这就简单了,侯景跟着老爹去飞鸟驿换防。

    入伍仪式前后大概三个时辰。

    结束后,侯景赶紧把甲具脱掉丢一旁,衣服也全湿透——甲具和蒸笼差不多。候周在一旁摇头苦笑,帮他绑好甲具,好带去飞鸟驿。

    第二天,候标带着侯景及5个新兵,3个老兵,用1匹马、2头骡子,拉着补给,走去飞鸟驿。山路崎岖,一行人用了快3个时辰才走到驿站。

    飞鸟驿在一个山头上,高约几百米,下面山谷是怀朔通往大漠的必经道路,也就是驿道。每天,飞鸟驿派人在山下设卡检查,也有若干队外出巡逻,距离上次柔然南侵,已经过了17年,太长时间无战事,让一切都流于形式。

    到了驿站,候标集合所有人,介绍新队主侯景给大家认识。飞鸟驿有60人,一个队主、两个副队主,均有马有甲具,但是两个副队主目前没有马槊。4个小队长,小队长每人有骡子一头。其余为普通兵卒,10人一小队。飞鸟驿鲜卑兵士大概50名,其余是汉族士兵。但是目前补给不够且在无战事,一般只有20人左右值守,只有到危急时刻,才会满员。

    然后候标把两个副队主,一个于标,一个张猛,以及侯景叫到一个屋子。候标介绍驿站的作用是示警,发现柔然入侵或者高车北逃,都需要马上禀报怀朔镇将。日常具体要求就是操练、巡逻,还有就是维持生活。目前朝廷补给已远远不足维持驿站生存,还需要去打猎等等。还有就是,每月初五,带一匹马、2头骡子,3个镇兵,回怀朔拉补给,顺便听镇将训导。

    侯景一听还要打猎,马上急眼了,说:“阿爷,我们这么多人,打猎要打多少才能够我们吃啊?”于标在旁边笑了,说:“小爷你不用担心,我们会找到猎物的,你现在还在先熟悉熟悉环境吧。”

    候标点点头,让侯景多听从两位副队主于叔叔、张叔叔建议。交代完毕之后,候标就走回怀朔报到去了。

    送别阿爷,侯景自己在寓所休息。本来以为是个美差,能带领一队人马冲锋陷阵,谁知道首先要去给大伙搞吃搞喝,侯景也只能苦笑摇头。

    日子就这样新奇过着。

    洛阳。

    高欢一袭白衣,跨着大红马,虽然从怀朔经故都平城、并州,然后到洛阳,接近2000里,但高欢面无倦色、衣无征尘,从洛阳朱雀门入城时候,守城卫兵检查通关文牒时候一度怀疑是不是本人。

    走在朱雀大道上,高欢惊讶于宽广的街道、汹涌人群,两边繁华的商埠,朱雀大道铺满了条石,明显用水冲洗,干净整洁,和怀朔满是黄沙的泥路天壤之别。更让他惊讶的,其实是人。洛阳汉人居多,但是是洛阳人的眼神,那种睥睨天下惟我独尊的气势,和怀朔是最大不同。

    给令史麻祥,是他打交道的第一个官员。

    大腹便便、官威十足,三言两语就把高欢打发走,连想多问几句,麻祥不耐烦地挥手让他走。

    高欢不以为意,出门时候,送了门人一包怀朔特产,还让门人送一份给麻祥——这是他岳父千叮嘱万叮嘱的安排。

    随后,他拿着岳父娄内干的名帖,拜访洛阳的官员。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很多官员对高欢很是热情,并提点他在洛阳注意事项,并把洛阳情况介绍给他,让他转介绍给其岳父。

    这一天天蒙蒙亮,还在梦中的侯景听到阵阵牲畜叫声。他走出驿站,看到驿站下面大群牛羊走在驿道上,从塞内赶去大漠,延绵好几里,旁边的镇兵告诉他是高车牧民赶羊出塞放牧了。侯景好奇下去看热闹,看到两个牧民骑马上来,靠近一点,一个牧民边叫“景哥景哥”边骑马冲过来,侯景一看,原来是斛律十三。

    斛律十三跳下马,抱着侯景又唱又跳。侯景一看,他长得也差不多和侯景一样高大了,还长了络腮胡子,简直就是一个大人。

    斛律十三说他爷爷跟他一起来,因为知道飞鸟驿队主是侯标,每年经过时候都来问候一下。没想到今年是侯景到这里了,斛律十三更加开心了。斛律十三看着两个后辈又唱又跳,让侯景等等他,他飞快骑马往后赶去,不一会,带着两条羊腿过来,跟侯景说:“你们两个小鬼,今晚你们好好唠嗑吧,我要去赶羊了。诺,这羊腿给大家做晚饭。”然后指指斛律十三,说:“你自己去找我们”然后满脸笑容下去跟上羊群了。

    侯景大喜,让镇兵拿一条羊腿去做晚饭。

    是夜,侯景和斛律十三在室外燃起一堆火,边烤肉边喝酒。侯景说了这几年他这边变化,斛律十三也一年年说干了啥。他说他早早就跟家里放牧了,一般春天雪化了,就把羊群从塞内赶出去,沿着大青山走过去,一直到北边大漠,要从月圆之日走到月圆之日,那边的草又高又密,然后大概在那边游牧4个月圆周期,然后就往塞内走了。“我现在会弄母羊下小羊羔,也会去挤奶了,是了,下次我过来,带点我挤的鲜奶给你喝。”

    “还有,去年、今年我都是部落的阿图鲁——也就是勇士”,斛律十三骄傲地举起双臂,展示力量,“我今年还套了一只野马”,“当然,射箭什么也不是难事。”他拍拍背后的弓箭和箭囊。

    年轻就是气盛。

    侯景让镇兵在百步外树一支火把,和斛律十三比赛射箭,以中火把为赌约,射失需要喝一碗酒。

    二人射术不相上下,你一箭我一箭,镇兵在旁高声欢呼。后来于标他们也加入射箭比赛,“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喝到高兴处,大家围着火堆又唱又跳,大醉而归。

    第二天,斛律十三辞别侯景,但他把长弓送给了侯景,说这是高车弓,射得远。侯景拿他家传硬弓相比较,发现二者工臂不一样,高车弓弓臂是反曲的。他拿起来试射,虽然需要力气稍大,居然比家传的硬弓射远20步。侯景大喜,让于标按高车弓标准,改制飞鸟驿的弓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