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逆袭!初中生到宇宙大将军 » 第十三章 以和为贵?破六韩拔陵的信使

第十三章 以和为贵?破六韩拔陵的信使

    三个月后。

    斛律十三还是决定加入叛军队伍。

    盘查越来越多、粮食越来越少,而武川、怀朔被围得像铁桶一样,也进去不了,部落的耆老来说米粟已经仅够吃一个月时候,他知道不能等了,只有加入随便一方才能活下去,加入怀朔是不可能了,只能加入叛军队伍。

    叛军倒也没有难为他们,迎接他们加入的,是能支取一个月的粮食。年轻男人加入队伍训练巡逻,老弱妇女做饭找柴火。在队伍里,斛律十三遇到不少老朋友,高车不少部落加入了破六韩拔陵的队伍。斛律十三甚至被任命为队主,也算稍为有点安慰。

    怀朔,娄家。

    伙食还可以,餐桌上还有肉。

    高澄吃了几口之后,抱着娄昭君大腿说央求去城外玩,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出城玩了,他想去挖老鼠、抓小鸟。

    娄昭放下正啃着的肉,对高欢说:“三姐夫,你说卫可孤还能围我们多长时间?他也不攻打我们,我们也没出去冲他们,这样干耗着有什么意思?”

    “还有,不是说洛阳的救兵很快就来吗?怎么连人影都没有?朝廷那些废物,不会把六镇给忘了吧?”

    “就算信使没来,但是阿爷和大哥,三个月没有我们消息,也会派人来看看情况吧?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呢?”

    “时局不是早就料到了?你安心吃饭练兵吧!”

    突然,有镇兵进来,说镇将杨钧召见高欢、窦乐。

    二人赶到将军府,看到大厅除了杨钧、贺拔岳四父子及侯景外,还有一个陌生男子,该男子大概40多年龄,方脸连腮胡子。

    杨钧说:“这位独孤胜,是沃野来的来使。”

    独孤胜站了起来,环视一周,开口了:“围城三个月了,各位还好吧?真王宣示卫可孤,六镇大家兄弟姐妹,莫开杀戮以和为贵。三个月来,我们大军未向武川、怀朔射入一支箭,未扔进一块石头;对城外流氓,我们一概收入队伍,统一供给米粟。”他停顿一下,然后看着杨钧:“杨将,我说的可是事实?”

    “对”,杨钧说。

    “三个月了,洛阳有没有派大军来救援?”独孤胜问。

    “没有!”他自问自答。

    “当今,皇上昏聩,宗室贪腐;高阳一餐,百姓一家可食半年;元叉随便一奖赐,抵六镇供给一年。元氏醉于享乐,遍地民不聊生。”

    “洛阳在醉生梦死,六镇在风雪中挨饿。六镇供给断绝,怀朔围城3月竟毫无消息,政令不通如是,六镇军民寒心。”

    “真王首倡义旗,也只是为数十万六镇军民讨活路。如今,除怀朔、武川,其余三镇望风披靡。此次前来,真王希望诸位能共举大业,拯救六镇百姓于水火。”

    说罢,整个大厅陷入死寂。

    好大一会,贺拔岳打破宁静:“破六韩拔陵,以后打算怎么干?”

    独孤胜楞了一下,说:“真王打算以六镇为中心,北距柔然,南压元氏,纵横天地,快意快哉!”

    “和以前匈奴赫连勃勃一样?”贺拔岳哼了一声。

    独孤胜看着贺拔岳,问:“这位英雄是?”

    “在下武川贺拔岳。”

    “早闻大名。真王就希望像贺拔兄这样的英雄,为六镇军民谋福祉。往后未可知,命数有天定。”

    杨钧举手,咳嗽一声,说:“我们知道了。来人,送独孤胜出城。”

    独孤胜出去之后,杨钧看着众人,说:“洛阳救兵还没来,破六韩拔陵信使也来了,诸位有什么想法?”

    “三个月,洛阳兵马就算是走路,也该到了。朝廷是不是把我们忘记了?”侯景有点不忿地说。

    “破六韩拔陵信胸无大志,却想学匈奴前辈赫连勃勃,离死无葬身之地不远了。六镇无险可守,无食可依,形势凶险无比。南取洛阳,未必敌我鲜卑百万大军,但北向柔然开战,以战养战,乐当大漠王,远离中原纷争,也是条路子,可惜破六韩拔陵缺乏这种眼光气魄。”贺拔岳说道。

    “匈奴人本是归顺部落,难以降服鲜卑、高车族人,目前六镇饥民就食破六韩拔陵,他日粮尽之日,就是反真王之时。”高欢笑道。

    “诸位意见我知道了,我们继续等洛阳救兵吧。”

    侯景回家之后,召来于标、张猛及刘孟,说了破六韩拔陵信使来访及众人决议的事情。军人服从是天职,此三人倒没说什么。侯景问还有多少粮,于标说不领镇粮补给的话,官兵家属还可以吃两年。

    侯景长长舒了一口气。

    三人走了,阿珍在旁边幽幽地说:“什么造反,什么天下,我们就不能好好的活着吗?主人,什么时候才能过上安定日子?”

    侯景一听楞了,这调调怎么这么熟悉?好好活着,安定日子?自己这几年刀口舔血,究竟为什么?

    洛阳,娄家。

    娄内干看着第三批回来的家丁,唉声叹气。

    自从他从怀朔搬至洛阳,不能天天见到最疼爱的小儿子、小女儿,尤其是外孙高澄,简直度日如年。

    更让人担心的是,3个月前开始,往来怀朔的信使就没有了。这几个月,他每月都排家丁前往怀朔,但都被围城部队挡住了。

    六镇造反了,但是朝廷不管!

    娄提看在眼里,也急在心上,几次上书元叉,但都是石沉大海,难道朝廷另有安排?

    元叉家。

    元叉坐在大厅的椅子上,剥开的橘子,放在手里好久了,甚至他伸手去拿茶杯时候,还忘了手里有个橘子。太监刘腾的意外死亡,让他一下觉得高处不胜寒。自从几年前他囚禁胡太后之后,他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不,他实际上是太上皇,连皇上私底下也喊他叔父。但是,这都离不开刘腾对宫内的掌控,有些事情,刘腾甚至处理得比他还好。现在,谁去接任刘腾?谁敢接任?

    突然,屋外出来一声喊声:“儿子,快来看,尔朱荣送来几匹千里马,比马厩的马,神骏一百倍!”

    按以前,他肯定出去看看了——当然,尔朱荣送来千里马,无非是想加官进爵,小事一桩。

    其父元继,这几年一直替他收各地官员送来的贿赂,每半旬,元继就把谁谁谁送了什么东西,想求什么职位的清单送来。合理的,他大笔一挥,着吏部落实。如果价值过高,会适当升官,如果价值不够,一般如数奉还,做人要公道,这是元叉的做官信念。

    最近好几个人,在他耳边说六镇反叛,他也楞了一下,但是,没有镇将函件回来,传言未必属实。而且于景不是刚刚回来吗,如果真的反叛,他会没有消息?

    目前重中之重,还是找个可靠的太监,接替刘腾吧。

    夜深了,天上银河逐渐显现,他找来星盘,走上家里最高的建筑——观星台,观星参详天下。突然,他发现荧惑扰北方,莫非六镇真的有事?这几个月焦头烂额,好久没上观星台了,星象有变,改天要派人去六镇看看了。

    前几年,南边将士虏获一批声乐师,他选了几个,没想到其中一人居然是齐朝钦天监官员,他看元叉喜欢看星星,就教元叉看星盘,断大事。元叉应验几次之后,乐此不疲。他只有在面对星空的时候,才觉得自己真的放松。

    你看星星的时候,就像有无数眼睛在看着你。

    他偷偷地告诉妻子,以后在他墓室穹顶上,要绘上一幅星图,让天上的星星,永远陪伴他长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