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渭南档案 » 渭南档案-(十四)大洪水的传说(下)灾难的源头

渭南档案-(十四)大洪水的传说(下)灾难的源头

    渭南档案-(十四)大洪水的传说(下)灾难的源头

    2016年4月5日

    询问人:周

    被询问人:孙

    询问地点:市局招待所X房间

    询问内容:

    问:宇宙中其他行星上,有经常下雨的行星吗?

    答:很多。比现在雨大的更多。哦,地球上就曾经发生过下百万年的大雨。

    问:百万年,那不把陆地全淹光了。

    答:周先生,你们今天所享受的风和日丽,国泰民安,并非理所当然,而只是两个灾难之间短暂的瞬间。所以要好好的把握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瞬间。

    问:地球的灾难很多吗?

    答:随着太阳的运转,地球会定期的进入你们所说的灾难期。而每个灾难期有长有短,有大有小。长的有上亿年,短的有几十年;大的可以毁灭生物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小的灾难也可以让气候变冷粮食减产,从而引起饥荒。,严重的话可能导致朝代更迭天下大乱。

    问:这个我倒是听说过,小冰川期——明朝末年的小冰川期,导致明朝灭亡。不过这些年来我们在农业、天文学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应对灾难的能力也在增强。

    答:你们现在的这种学习西方的分科制,是很不明智的,其实各个学科最终的目的是一样的,就是适用,无论是应对自然环境还是人类社会,归根到底就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和繁衍服务。

    问:是,传统的中华文化就是讲求一个实用,能解决问题就行,没有太多的理由。

    答:其实在应对灾难上,你们的古人取得的成就远远的超过其他民族,因为你们所处的环境所决定,你们对待问题的态度就是只能解决问题,而不是首先逃避,虽然逃避有时也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世界上大多数大洪水的传说里,只有你们的传说是“治水”,而其他大部分传说都是“搬家”。

    问:哦,说到大洪水的传说,您能说说我们的传说和其他民族的区别在哪里吗?

    答:我先给你讲一下印度关于大洪水的传说。

    问:好啊。

    答:印度大洪水故事的主人翁叫:摩奴,摩奴是印度神话中的人类始祖。故事是这样的:“摩奴在苦行期间,来到河边洗手,一条小鱼跳进了他手里,寻求庇护,并表示它也会救他。摩奴表示很疑惑:一条鱼能救我什么?小鱼说会有一场大洪水来袭并带走一切,但它能帮摩奴逃过这场劫难。摩奴问小鱼如何救它。小鱼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它现在这么小,会被吃掉的。所以摩奴要把它带回去养在罐子里,等他长大一些,再将它放入池子中,再大些,则放归到大海中。摩奴依言将小鱼带去了,小鱼长得飞快,摩奴最终要将小鱼放入大海中了。这时候小鱼,不对,应该是大鱼了,对摩奴说,洪水马上就要来临,你马上造一只船,等洪水来临时,躲到船里去,到时候我会来救你。摩奴听后,立刻照办。当大洪水真的来临,摧毁一切时,摩奴立马躲到船里面去。这时候大鱼来了,它利用头上的角将船拖到了远在北方的高山。摩奴得救了,但大洪水摧毁了一切,摩奴变成了孤零零一人。出于繁衍的渴望,摩奴进行了苦修,他向水中投入纯净的黄油、酸牛奶、乳清和凝乳,进行了一场祭祀。一年过去,一个女人从水中诞生,自称为摩奴之女。她对摩奴说,你投入水中的纯净的黄油、酸牛奶、乳清和凝乳,是从水中制造的,并通过他们制造了我。我是祝福的产物,通过我来祭祀吧。通过我来祭祀,就会变得富有、昌盛,并且一切都归属于你。于是摩奴通过女儿(其实就是特定的祭祀仪式),创造和繁衍了万物,成了人类的始祖。等到后吠陀时代,这个故事跟梵天联系在了一起,后又转移到了毗湿奴。(此段为周引用资料)”

    问:这个故事虽然多姿多彩的,可是好像少了些什么?

    答:少了什么?

    问:船上少了很多东西,比如动物之类的。

    答:哈哈,所以么,故事,是需要丰富的。在史诗《摩诃婆罗多》第三篇中,故事已经发生了演变:“大鱼在告知摩奴造船避洪水时,还嘱咐摩奴带上七仙人,以及各种生物种子,以待洪水退去后重新进行繁衍生息。在大鱼将船安全拖到雪山顶时,大鱼大声说道:我是梵天,是万物之主,是至高的存在。我借助于鱼身,将你们从这次大洪水中解救出来。摩奴会创造万物,天神、阿修罗、凡人,一切会动的和不会动的。摩奴要实行更艰苦的苦行,以获得这一力量。我会赐福摩奴,使他不被愚昧蒙蔽。”

    问:虽然和诺亚方舟很像了,但还是感觉哪里怪怪的?穿上不应该装动物吗,而且并不是洪水退了船才停吗?

    答:是啊,问题出到哪里了呢?

    问:是啊,问题出哪里了呢?

    答:还有一个印第安地区的大洪水故事,你听吗?

    问:不会又是老生常谈吧?好吧,听听看有什么不一样。

    答:好的。现在居住在危地马拉地区的印第安基奇埃族,有一种名叫《波波尔一乌夫》的古文书,书中对灾变作了如下描写:“发生了大洪水......周围变得一片漆黑,开始下起了黑色的雨。倾盆大雨昼夜不停地下......人们拼命地逃跑......他们爬上了房顶,但房子塌毁了,将他们摔在地上。于是,他们又爬到了树顶,但树又把他们摇落下来。人们在洞穴里找到了避难的地点,但因洞窟塌毁而夺去了人们的生命。人类就这样彻底灭绝了。”

    问:这个故事怎么这么简单?

    答:是啊,为什么这个故事这么简单呢?

    问:哎呀,你怎么老问我,我哪里知道啊。快,快说说,为什么啊。为什么这么多故事这么相似,为什么印第安的故事又这么简单呢?

    答:我感觉,你首先应该关心的是,到底有没有过这么一次全球性的大洪水,其次再去关心故事。

    问:是啊,全球到底有没有这场大洪水啊?

    答:有。

    问:有?

    答:有的。

    问:怎么形成的呢?

    答:要搞清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一个事件:冰期。冰期又称冰川期。

    问:这个我知道,就是地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冰雪,听说有几公里厚,而且很冷。哦,冰期和冰期之间,叫做间冰期吧。

    答:是的,地球上先后大的冰期有四次,最近的一次是什么时候?

    问:我记得是大约200万年前到至今1万年左右的第四冰川期。唉,这刚好和人类发展重合了。

    答:是的,即使在冰川期,人类还是艰难而缓慢的向地球的各个角落蔓延,而这则得益于人类学会了用火。在距今约1万年前,第四冰川期结束,人类也迎来了大机遇。

    问:什么大机遇?

    答:冰川融化,首先温度上升,万物复苏,在短时间内,动植物迅速丰富,也就是这个时候,人类开始向农耕社会转化。但是不好的是,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原来很多沿海的陆地被淹没,大量的岛屿也沉没海底,当时的海平面平均上升了——70到80米。

    问:也就是说,大洪水的记忆,基本上来源于这时。

    答:是的,但是当时只是口口相传,而有文字记载则是几千年之后的事情了。

    问:那为什么那么多传说的内容都产不多呢?

    答:成体系的文字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

    问:这个很晚了吧,进入奴隶社会了吧。

    答:所以啊,原来那些口口相传的故事被统治阶级利用了。比如大部分传说里都是一个人创造了整个人类,那么这个创造人类的人则成为了国王,你看看,是不是很多故事都是这样的?后来这个故事被宗教利用,则成为人类是因为有罪,被神惩罚了,意思是,你们如果反抗神选定的统治你们的人,神还会惩罚你们,毁灭你们的。

    问:那印第安的故事很简单,只是描述了灾难发生的过程,是因为印第安地区没有进入奴隶社会了。

    答:有意思的是中国的大洪水传说,一共两个。伏羲女娲和大禹治水。

    问:中国怎么是两个故事呢?

    答:先说伏羲女娲,中国苗族有这样一个故事:“传说傩公和傩婆兄妹二人受雷公的忠告,种下了葫芦种子,长出了巨大的葫芦;雷公被人捉弄,他降下大雨,产生洪水,淹没世界的时候,兄妹二人在葫芦上凿开洞,带着各种动物和种子,钻进葫芦,躲过了洪水;世上没了人,兄妹二人为了使人类延续,通过考察天意,决定突破伦理,于是二人结婚生子,产生了后来的人类。”而苗族的傩公和傩婆,和汉族的伏羲和女娲二人的发音极为接近。

    问:这个和以上故事的差不多,但还是不一样,感觉这个故事,更神话一些。

    答:虽然同为大洪水的传说,可是中国的更文学性,主要还是因为环境和历史原因造成的。

    问:嗯,您分析分析。

    答:其他地区的大洪水传说,已经成为了一个完整的链条,洪水的原因,躲避灾难的方法,漂泊的时间,最后渡过灾难,而且故事更贴近现实。中国的伏羲女娲传说,则神话气息更重一些,说明伏羲女娲的故事虽然经过改动,其实更加古老一些。

    问:嗯,听着也是。

    答:其实伏羲女娲的故事如果和女娲造人,女娲补天等这样的故事链接起来,就会推断出一个完整的故事链条。

    问:是嘛,您说说看。

    答:女娲部落遭遇了洪水,首领带领着族人开始逃难,这个周期很长,兴许经历了几代人的时间。为了稳定部族人心,女娲创造出用五彩石头卜算的方法。

    问:感觉这和摩西创立犹太教一个意思。

    答:人在极端无助的时候,是需要精神安慰的,也就是需要希望,同时也会相信,在某一天或者某个地方,自己会渡过苦难。

    问:是这样的。

    答: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女娲部族终于逃到了安全地带。如果你去认知考证一下,就会发现,女娲的传说流传的地域很广,而这些地区基本就是他们逃亡时路过的地方,或者是部族散落后到达的地方。

    问:感觉这个区域挺大的,南方北方都有。

    答:到达一个安全的地方后,就需要恢复部落的元气,毕竟长途迁徙,人口损失很大。于是就和先期逃难到这里的伏羲部落结成姻亲联盟。

    问:可是女娲造人和伏羲女娲结婚是两个故事啊?

    答:是一个故事,两个角度。

    问:怎么就一个故事,两个角度?

    答:在母系氏族社会,女子有了孩子一般都会托辞一些超自然力量,比如吃个鸟卵,比如踩了巨人脚印,而女娲部落则说是女娲创造了自己,创造了孩子。而对于伏羲部落来讲,因为已经进入父系氏族社会,所以对婚姻就没有那么遮遮掩掩了,直接就说是伏羲和女娲结婚了。

    问:您的这个解释,如果发到网上会被骂死的。

    答:我不在乎,反正挨骂的也是你,因为我不会发到网络上的。

    问:好吧,看来在任何人群里都有那种蔫坏的。

    答:我可不坏啊,我是难得的好人。好了,言归正传,在这些林林总总的大洪水故事里,人类之所以逃难,则是因为太过弱小,在面对巨大的灾难,无可选择。在以后的日子里,各部落为了更好的抵御灾难、战争等不可预知的事情,开始结成更加庞大的部落联盟,各部落之间互相支援互相扶助,共同应对灾难,哪怕这个灾难离自己很远,也会尽全力应对。所以才有了后来的大禹治水的事情。

    问:大禹治水和女娲伏羲面对的不是一场水灾?

    答:再来看看女娲补天的另外一个版本:“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苍天补,四极正,**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我来给你翻译一下:“远古的时候,四方极远处撑天的柱子倒塌了,大地九州裂开了,天不能普遍地覆盖万物,大地不能全面地容载万物。大火蔓延不熄灭,大水浩瀚不消退。猛兽捕食善良的百姓,猛禽抓走老人小孩。在这种情况下女娲炼了五色石头来补苍天,砍断了大海龟的脚重新立起四方极远处的撑天柱,杀了黑龙拯救中国,积聚了芦灰止息洪水。苍天补好了,四方的撑天柱端正了,洪水干涸了,中国平定了,猛兽猛禽死了,善良的百姓得以生存。”

    问:这个版本怎么和上一个不一样啊。

    答:肯定的,这个版本晚啊,这是到了可以抗衡水患的时候才会出现的版本。

    问:这跟大禹治水就很像了。

    答:大禹治水,哦,这已经是几千年以后的事情了。因为版本比较多,所以你自己去找吧。但是注意的是,近些年有人说,大禹治水其实是治理的一条很小的河流的水,不是黄河,这种说法很可恶。

    问:孙先生,咱们聊大禹治水。

    答:好吧。其实翻一下史料就知道,大禹治水肯定不是小范围事件。如果说史料造假,那么动动脑子也知道这肯定不是一条小河能造成的影响。

    问:您仔细分析一下。

    答:首先,从当时部落联盟重视的程度来讲,也不可能是一条小河可以达到的。尧帝命令鲧从陕北率领部族出发,并且集合其他附近的部落力量,要知道,鲧当时是伯爵,石峁古城以及其附

    近范围内是可以居住几万人的,再加上附近部落的力量,可以说投入这场治水运动的至少上万人,这对于远古的部落联盟来讲是很大的压力,事情没有到无法收拾的时候,尧帝是不会做这么

    巨大的决定的。而且这个决定也必须得到其他部落成员的支持,事实上,其他部落也是做了积极的响应,证明受到到威胁的地域已经很大,绝对不是淹几个村子这样的洪水可以达到的重视程度。其次,就是鲧被杀这件事情,虽然说是未经同意动了帝的息壤,可名义上绝对不能用这个理由,事实确实是,在此之前鲧治水十年无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怨言,因为各个部落也快到达压力的极限。换个角度,鲧自己也是部落首领,实力也不容小觑,帝说杀就杀,从这个角度也看出因为治水不力,各部族已经怨声载道了。从鲧角度来讲,鲧为什么敢不请示就私自动用帝的息壤呢?首先是鲧本身就拥有足以抗衡帝的实力,料定帝不敢轻易处罚自己;其次就是鲧作为治水总指挥,认为自已有足够的盟友支持;第三就是事情紧急,不得不这么做了。再退一步讲,鲧所在的石峁古城并没有受到水灾的威胁,那么尧帝命令他领导治水时,他为什么不拒绝呢?因为水患太严重了,他不服从命令是不行的,那将成为联盟内的公敌,到时候连同盟都没有。

    问:您这么一说,感觉当时情况已经很严重了,绝对不是一场小小的水灾。如果是一场小小的水灾,淹了一两个村子,国家有必要全国动员吗?明显小题大做了。

    答:是这个道理。我们从事情的后续来看,这也不是一场小水灾。比如禹接手治水团队后,又治理了十三年,洪水才算治理好。父亲治理了十年,儿子再治理十三年,整个历时二十三年的时间,几万人的人力物力,才治理好水患,一个小小的河流,有这么大威力吗?而且从现在大禹治水故事的流传范围来讲,这也绝对不是一件小范围事件。

    问:是的,大禹治水流传的很广泛,很多地方都留下了遗迹。

    答:最重要的是,舜帝晚年要禅位时,大禹几乎成了唯一人选,可以说,大禹因为治水,积攒了广泛的人脉,从而在帝位争夺上处于压倒性优势。如果是一条小河的治理,大禹怎么可能积攒下这么庞大的支持力量。可以说,大禹治水改变了原始部落联盟的政治形态,也改变了社会生活形态,为以后启建立夏朝打下了非常深厚的政治基础。

    问:是的,大禹治水可以说是原始部落联盟最后的辉煌了。唉,说到底,这到底有多大的洪水啊?黄河发大水吗?

    答:这是一次全球性海侵事件。当时北方的大部分地方已经被海水淹没。当年炎黄联盟和蚩尤大战的板泉,以及原蚩尤部落的大部分统治区,炎帝部落的大部分统治区,基本都被淹没了。用今天的行政划分来说,黄河流域基本就只有陕、豫、晋三省和已经成为岛屿的山东半岛。大量的良田被淹没,原蚩尤部落和炎帝部落对恢复故土的紧迫性已经刻不容缓,而作为部落首领的尧帝无论如何也是无法拒绝这些遭灾部落的请求的。所以也就出于种种原因,派崇伯鲧出面组织治水。一方面显示出联盟高层对治水的重视,一方面也是出于打击地方势力的目的。

    问:为什么是鲧,不是别的诸侯呢?

    答:因为鲧驻守西北,军事力量不容小觑,其次鲧部落未出川时已经积攒了丰富的治水经验。

    问:这是一个综合考虑的结果。

    答:是的。哦,雨停了,看来你们不用抗洪了。

    问:是啊,什么时候停的,哈哈哈。要不,我们出去走走?

    答:好啊,走。

    问:您刚才说远古时期曾经发生过一次海侵,能给我说说吗?咱们边走边说。

    答:近代科学已经证明地球在冰川末期,随着气候转暖曾经有过世界性的大水侵。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早期,海平面变化研究工作迅速地由定性阶段发展到定量阶段。大量C14数据表明,最后一次冰川作用始于70000年前,距今18000年左右达到最盛期,约止于10000年前。第Ⅰ海侵的年代为距今8700年~6000年,属全新世中期。冰后期,海面迅速上升,大约在距今8500年前后,江苏东部开始发生大规模海侵,距今7000年前后海侵达最盛,此后海面波动下降,岸线开始后退,大约在距今6000年前后,海面波动微弱,岸线基本稳定,海面在稳定一段时间之后,又开始逐渐东移,大约至距今4000年前后,海面又相对稳定,沿岸又发育一道新的古贝壳砂堤和长江河口两侧沙坝,构成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古海岸线。经过对黄河中下游的史前文化遗址的梳理发现,好几个史前文化的截止与海侵的时间相吻合,后李文化、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彭头山文化、跨湖桥文化,都在公元前5500年前左右这个与洪水最高记录值的海侵时段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在海拔较高且时间从水侵以后开始的北辛文化、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史前人类在此次海侵时,进行了一部分毁灭和跨度范围并不是很大的迁移。从公元前5500年海侵达到最高值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经过两千多年的退潮期,海岸线短暂稳定下来,远古人类也从高处向低处不断延伸,相互融合,形成了多样的史前文明。“泰安岛“附近的北辛文化发展成了大汶口文化以及后来覆盖面最广的龙山文化,原来的海水覆盖区出现了石家河文化、薛家岗文化、汤家岗文化、良渚文化、造律台文化、后岗等文化,而身在黄河中下游的山西晋南、陕北、豫西北一代,因为没有受到海水入侵的太大影响,史前文明相对稳定的薪火相传,气候适宜,农耕技术的不断改进,出现了同时期比较领先的庙底沟文化、枣园文化、陶寺方国文化,此时正处于古史上的尧舜时代,所以在晋南逐渐确立了当时诸方国中的中心地位,亦即先秦史籍中出现的最早的'中国',由此奠定了华夏的根基。

    询问结果:暂时封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