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卷藏白云窦 »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四章

    虽然已经是大半夜了,彤县县守白渊书房里的烛火却仍然通明着。一道一道止不住的烛泪,顺着蜡烛的脸颊滑落在脚下的烛台之上,凝聚成膏,堆积成山。蜡烛那原先高高大大的身影,已经悄然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越变越短,最后像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一般佝偻了起来。

    “父亲!母亲!”

    白无瑕轻声叫唤道,嘴唇有些微微发抖,还有她的身子,也不由自主地颤抖了起来。不知道是因为刚从暖和的被窝里起来、还没有来得及捂热这身衣裳,还是这冬日的黑夜、本来就一刻比一刻冰冷,或是心里面在紧张着什么。

    母亲夕雾看见了白无瑕那副心神不宁的模样,立马将她拉到靠近火盆的软坐墩上坐下,让她靠在自己的怀里。

    大约半个时辰之前,当母亲的侍婢红儿跑到卧房里来传信时,白无瑕正睡得香香沉沉呢!硬是被侍婢雯儿生生地从睡梦中叫醒了过来,匆匆穿好了厚厚暖暖的衣裳,简简单单洗漱了一下,便随着红儿往书房走去。这短短的一路上,白无瑕不禁疑窦从生,心里面控制不住地惴惴不安起来。定是有什么非常紧要之事吧,不然怎么会在这寒冬深夜唤自己过去。当红儿撩起厚厚的门帘、推开沉重的房门之时,才发现,竟然连诸葛绛和仓玉都在呢!不免又增添了几分不祥的感觉。

    “想不到挽仙楼的麝姬竟是青书十多年前失散的女儿,真是令人又喜又忧呐!”

    白渊一筹莫展地叹息道。

    听得此话,在座的都惊愕不已,一时说不出话来。

    “喜的是,苍天有眼,青书全家终于破镜重圆了。”,白渊停顿了一会儿,握了握拳头,冷冷地哼了一声,继续说道,

    “忧的是,郡守籴景似乎早已知晓此案的底细了,这几日连发数道公文,严令我速速将麝姬抓捕归案。”

    “这如何使得!即便麝姬不是书伯之女,料想阿父也不愿行此有违正道之事。麻隶恶贯满盈,罪有应得,麝姬何错之有!”

    白无瑕说道。

    “怪不得这么急不可耐地命我走马上任,原来是在这里等着我呢!”

    白渊感慨道。

    “籴景此计甚毒,怕是早已查清,书伯就是当年受他迫害之人。关于山长与书伯之间的往来,他应该也已了如指掌。”,诸葛绛思虑了片刻,又说道:

    “如今,若不从命,便可论山长罔顾国法,纵容罪犯,里通外贼之罪。我们如何能坐以待毙!”

    诸葛绛气愤地说道。

    “怪我当时一心只想着要复兴鲤山书院,想当然地认为此案查不查、怎么查,办不办、怎么办,都在自己的操控范围之内,才大意失荆州,落入了圈套!”

    白渊懊悔不已道。

    “如今这局面既已不可挽回,若再犹疑不决,怕会有灭顶之灾。不如即刻出奔央郡去吧!”

    诸葛绛果断地说道。

    “若籴景早有密谋,恐这一路上有羽林军围追堵截,如何能轻易脱身?”

    白无瑕忧心忡忡地说道。

    “无暇姐姐无需担忧,仓玉自会让他们有来无回!”

    只见仓玉站起身,意气风发地说道。

    “羽林军可是拱卫郡城的精锐部队,个个身披精良甲胄,手持百炼利刃,远击,有强弓劲弩,近战,有刀剑枪戟,冲锋时,胯下有势如破竹的战马,固守时,身前有坚不可摧的护盾,在他们面前,即便是蕨国武林中数一数二的高手,怕也不过是螳臂挡车,仓玉妹妹如何能抵挡。”

    白无瑕担忧地说道。

    “若继续留在具国,籴景必借此案大作文章,加害于我等;若出奔他国,或无阻碍。”

    白渊淡淡地说道。

    “这是为何?”

    诸葛绛不解道。

    “籴景此人有些怪异,不喜欢按常理出牌,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纵观其所作所为,热衷于驱虎吞狼之计,善恶并行之策,手下有很多像麻隶这种到处搜刮钱财的,也有不少像蒯章这类一心勤政为民的。他这人从不把事情做绝,总是留有一分余地,所以在朝堂之上,但凡有所奏请,从来就不会让具王觉得有所为难,也因此,竟然在诸多同僚之中,风评颇佳。如今,我既已离国,他又何必多此一举,为难于我呢!

    “夜长梦多,既然这样,我们即刻动身吧!”

    诸葛绛稍显不安地说道。

    于是五人各自草草收拾了一下,终于赶在天亮之前,奔出了彤县城门。

    “老爷,刚从彤县传来了消息,白渊他们已经连夜逃走了。”

    一大清早,幕僚孔瓦便急急忙忙前来禀报道。

    “跑得还真快!”

    籴景哼了一声,一脸鄙夷说道。

    “属下不解,为何平白无故放他一条生路?”

    孔瓦问道。

    “白渊这种酸腐文人并不惧死,但是看重名声。如今畏罪潜逃,身败名裂已是必然。那几个在朝堂上,总是不遗余力为他开脱的老家伙,也该闭嘴了!”

    籴景得意地说道。

    “老爷难道就不怕放虎归山,被反咬一口吗?”

    孔瓦疑惑道。

    “那说明,你太不了解这些人了。凡事但留一分面,他日也好再相见。我既如此,他们反而会加倍还我,这样才显得他们品行节操高人一等,若不然,岂不丢了读书人的脸面,被天下人耻笑!”

    籴景悠悠然然地说道。

    “况且,自古有谁愿意背井离乡呢?看着惶惶如丧家之犬的他们,难道不是更令人赏心悦目吗?”

    籴景这人着实让孔瓦有些捉摸不透,也理解不了。

    “钺县的豪强最近还在闹事吗?”

    看着满脸困惑的孔瓦,籴景问道。

    “只有一个叫绅毕的,闹到嵩郡去了,不知道怎么的,就搭上左相这条线了。”

    孔瓦回道。

    “左相怎么说?”

    籴景问道。

    “左相的意思是,蒯章为祸一方,致使民怨载道,应就地免职、论罪。”

    孔瓦回道。

    “他怎么就这么鼠目寸光呢?杀鸡取卵,何以为继!若手底下都是麻隶这种只懂得收割现成果实之人,那谁来垦荒播种、浇水施肥、修剪养护?来年我们岂不是都得喝西北风!”

    籴景怒道。

    “我猜绅毕那家伙,定是献了一份令人难以拒绝的厚礼给左相。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如果都像这个家伙一样,败坏规矩,那我们这些父母官吃什么啊!”

    籴景忍不住又说道,就是不知道他口里那个坏了规矩的家伙是指谁。

    “还有多久到央郡啊?”

    一个恋恋不舍的声音问道。

    “自此以后怕是回不来了吧!”

    声音渐渐有些悲伤了起来。

    回首故乡千里外,背离心绪向谁言。

    莫道春来便归去,央郡虽好是他乡。

    “阿父,阿母,不如先睡会吧!”

    这是蒯镯新娘子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