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再造乾坤 » 第十二节 宛城买剑

第十二节 宛城买剑

    熹平六年(公元177年)十一月,唐贺属下一支运货车队在南阳郡比阳县被山贼打劫,总管车夫只能丢弃财物逃回,好在贼人求财并不追击。唐贺只能报官试试,但谁都知道官府眼下已经没什么作用了。而南阳郡本就地处大汉腹地,又是天下第一大郡,南阳都盗贼四起了,那偏远郡县治安自不必多说了。

    唐贺在房县的田地也因蝗灾几乎颗粒无收,次年春耕开始唐贺便特别注重,不仅亲自在房县指导巡视,还把家搬来了房县。由于各地治安情况恶化,药材贩运也得更加小心,风险成本都在增加的同时唐贺也只能缩减车队规模并把重心转移到田产上,同时在开年不久再次收购了两百亩中等田。

    因家里发生诸多事情,唐皓也因此加强了体能的训练,唐贺也承诺全力支持唐皓的相关费用,毕竟唐家基业未来还是要交给唐皓的。

    到房县后唐皓暂别了何夫子和同学,和唐倩怡夫妇平日也只能书信往来,跟着唐贺开始在房县周边奔走。正常来说这时的道路坎坷,路途奔波是相当辛苦的,但唐皓年轻自律又有赤龙相伴,旅途倒算不上特别辛苦。当时马匹只有马鞍,而赤龙的马鞍根据唐皓的想法加装了简单的马镫,乘骑之时人马之间更好贴合控制,也一定程度节省了体力。

    四月中时至晌午,一人一骑正在郊外荒地上奔驰,阳光下少年的额头渗出点点汗水,健壮的红骝马跑得相当沉稳。正是唐皓和赤龙驹,此时十二岁的唐皓,除了皮肤稍微晒黑了些,依旧是细眉明眸,鼻梁挺拔,朱唇皓齿,颇有几分英俊。

    临近房县城门,已经可以看清城墙是简单的土墙,门口有两座箭楼平日里倒无人值守,唐皓轻喊一声:“吁,赤龙停。”随即赤龙几步减速停下,唐皓翻身下马。走近城门,唐皓握着缰绳向守城官兵领队拱了拱手问道:“王大哥中午好啊,吃过午饭了吗?”

    带队的王虎年近三十,身形高大,边走近唐皓边说:“小皓兄弟好,正等人换班呢,你这是从哪过来的啊。”声音倒是相当温和,完全和其身形不相配。

    唐皓一人一骑没有带任何物品,和城门卫队也算熟悉,不久前唐家还送了不少上好的补药给王虎等人,平日出入自然通畅。唐皓也不赶时间,于是回道:“刚从田地里回来,那我请王大哥吃碗肉汤面吧。”王虎倒也爽快,一摆手和手下士卒招呼一声便和唐皓一同入城。

    两人在路边小摊叫了两大碗杂酱面,两碟小菜,边吃边闲聊了起来。

    唐皓说道:“听我父亲说近来时局很不好,各地盗匪四起,甚至有些官道都不敢走了。我上次从冠军县过来还遇到了四五群流民,衣不蔽体,面黑肌瘦,惨不忍睹。”

    王虎也叹道:“去年大灾,家里没有余粮的肯定都活不下去。有消息说房县周边就有几个土匪窝,但是还没明目张胆的犯案,也可能是兔子不吃窝边草。”

    唐皓点头同意,又问道:“多数都是小规模土匪,官府追查也难。如果是要劫掠县城,那估计得要一两千人吧?”

    王虎闻言当即停下看了一眼唐皓,还好平时熟络,不然就这一句话都可以带回去衙门好好查一查。王虎言道:“小皓兄弟以后可不要乱说话,当心别人诬告你是盗匪奸细。”看唐皓无辜的表情王虎接着说道:“有城防的县城面对十倍来犯之贼也不惧,普通剪径毛贼哪敢攻城,我这辈子还未听闻有盗匪劫城的。”

    唐皓估算了一下,房县官兵约百来人,也就是说没有上千人的匪盗是断然不敢来犯的。两人又边吃边聊了一会儿,唐皓说了一下最近在房县田地的生产,王虎儿子即将三岁生辰邀请唐皓过去赴宴,唐皓也连忙恭喜,表示一定赴约,准备一份薄礼也是自然的了。

    随后两人告别,唐贺按父亲要求也顺路去了县里两家家药房通知消息,也是唐家客户,有数十份药材三日可到,知会一声以免药房着急。今年开始唐皓接触的事务就渐渐多了,唐贺看儿子积极也试着安排一些小事情给唐皓去做。

    五月二十日,唐贺当天在宛城办完事后带着唐皓又去订购了一批农具,唐皓也第一次见到了这时候的冶铁工艺,宛城的冶铁作坊有数千人同时工作,犹如一个小城镇。唐皓顺便想看看刀剑,便在兵器作坊逛了逛,每个作坊都在几十平米到百来平米大小,兵器作坊数量不多,毕竟随便好一点的刀剑价格都相当于平民一家人近一年的收入。转了半天下来唐皓还没决定买哪样,过两天准备去找黄忠,送件兵器又有些太贵重了,最后唐皓决定选把匕首做礼物。

    兵器店主刚在打磨兵器,抬头看唐皓又转到了门口,便问道:“小哥想找哪样兵器?”

    唐皓边看边回道:“匕首,小剑,店家这把怎么卖?”说着拿起了一把约三十公分的双刃匕首,剑身稍显暗黑,一字型剑格左右各有一道凹槽,剑首似云朵状。

    店家赞赏道:“此剑相当坚韧锋利,是我用乌金石炼制,价值可不菲。你确定要吗?”

    唐皓细细看了看,确实是精心制作,剑身对称严谨,剑刃透亮锋利。点头道:“确实不错,你说个实在价,若是合适我就要了。”

    店家笑道:“少侠着实会挑,我就收个成本价八千钱,保证好用,回头有需要可以再来订购。”

    唐皓一听价格自然地放下了匕首道:“剑是好剑,不过这价格还是太高了些。”

    店家一脸难相,问道:“你再看看此剑品相极佳,上好的乌金石成本可不低。这样,少侠你且还个价,要是差不多我也就卖了,收回点成本也行。”

    唐皓望着店家,随意道:“你这开价都能买一件上好刀剑了,别欺负我年轻没见识啊。”

    店家轻声道:“哪里哪里,这确实是好剑,你这么好眼力谁也不敢欺负你啊。你且给个价,咱商量着来嘛。”

    唐皓道:“要我出就四千五百钱,能卖我就拿下。”

    店家连连叫苦:“这怎么行呢,卖不了卖不了,那我得亏惨了。”唐皓也不说话,随意看看其他成品兵器便准备离开。店家又道:“少侠你看这样,我只收材料成本六千钱,总不能让我还亏钱卖吧。”

    两人又讨价还价几个来回,最后还是以五千钱成交,这价格也相当于一件不错的长兵了。唐皓想毕竟是送礼的,要送就送好一点的。随后又用三千钱买了一支六尺长枪,菱形枪头硬木枪杆,尚未练武的唐皓此时拿起来还稍感费力。

    虽说早先和父亲唐贺说过练武之事,但待到让唐贺付钱之时还是令其后悔不已,还小声问了一下唐皓是不是再考虑一二,但看唐皓坚决后也只好暗暗忍痛付款。这次唐贺总共花费不过一万四千钱,唐皓两件兵器就用了八千钱,唐父此时只以为是唐皓好玩,如此花费确实让人肉痛,但想到唐皓一直比较懂事也就当奖励了。

    次日唐皓告别父亲,前往宛城东北黄忠家。唐贺留在宛城办事,顺便等唐皓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