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再造乾坤 » 二十八节 马匹生意

二十八节 马匹生意

    唐皓晋升队率后更是时不时创造和马腾会面的机会,或是偶然遇见,或是工作汇报,或是军事问题请教,一个月下来也大致摸清了马腾的情况,若不是唐皓身份已经确认,实打实的要被当做细作。

    马腾(字寿成)此时已有两个儿子,大的是马超,此时7岁,小的是马休,此时3岁,平时休假马腾都是回家探亲。不过让唐皓没想到的是,白马将军庞德此时还不在马腾手下,暂时也没办法去探查。

    最近唐皓一直在想如何接近马腾,或者建立稳定的关系,苦思数日后,唐皓总算想到了一个可靠的办法。

    五月十日,唐皓找到马腾,一脸笑意的问道:“属下想和军侯商量一点事。”

    马腾问道:“你小子一天到晚咋问题这么多,又有何事?”

    “军侯有所不知,前年开始,天子在各地设置騄骥厩丞,负责征调全国良马,中原各地豪强纷纷私下藏马或哄抬马价,导致各地马价翻了十几倍不止。”

    “这事我当然知道,你又有何想法?”

    “属下知道军侯在凉州多年,与本地羌民熟识,能否介绍几个养马的部族,让属下去联络,卖些良马去中原呢。”

    “你小子胃口不小啊,这么大的事你有把握吗?”

    “属下明白,这马匹交易是比较复杂,如果可以我去和阳郡守再沟通一下,起码这边不会有什么问题。销路这边属下有汉中郡、司隶两处,也可以根据我家唐酒酒肆再开销路。”

    “这计划倒是有可行之处,你小子该不会为了这个而从军吧?”

    “不敢不敢,属下只是近日时常看见牧民牧马,故而临时谋划的,还有许多细节需要和军侯请教。”

    “这事你让我先考虑一二,夜间你再过来吧。”

    唐皓心知这事算成了一半,当即回去写信联络唐贺、王安等人。

    实际从凉州产地售出,每匹良马不过两三万钱,如果能以十万钱以上批量出售,那扣除所有成本,每匹马的利润也有五万钱以上,接近一个军侯的俸禄了。由于騄骥厩丞的设立,各郡国的马匹须以官方定价由其先挑选征购三成的良马,剩余的才能于民间交易,所以马匹价格一直暴涨。随后騄骥厩丞下调征购至两成,马价直到今年才稍有回落。以南阳的良马价格为例,今年五月稳定在三十至五十万之间,不过这中间自然是经过了三四手的交易。

    当晚马腾和唐皓商量了很久,初步商定的结果是由马腾负责介绍部落首领,唐皓谈好收购价格,分批运至内地销售,利润由进货和出货两地五五分。但两地都需要涉及地方主政官员允许,自然需要提供一定利益。

    几日后,马腾见到了郡守阳远,提起了唐皓这个计划,阳远倒看不出有多少意外。

    “寿成,你该知道这有违军法,为何不制止他,还来与我谋划?”

    “回禀大人,卑职只是看手下弟兄们都比较辛苦,想着多给他们谋些好处,也让弟兄们能改善一下家里状况。”这确实是实话,上次唐皓送的唐酒马腾也是看情况大部分分给了士卒们。

    阳远看马腾情真意切,也不再苛责,沉默了半刻说道:“寿成你把唐皓叫来,好好讲讲此事如何操作,毕竟各处马场的采购也是各方权贵把持的。”

    唐皓来了之后,向两位领导简单施礼,冷静介绍完了计划,也并没有特别着急。

    阳远问道:“如此看来两百匹即可获利一千万,唐皓你有几成把握?”

    唐皓回道:“回大人,依目前来看,属下有八九成把握,顺利的话一次交易也仅需一个多月。”

    阳远道:“你们目前还在军营,直接操办此事定然不行。这样,寿成你二人调任我的亲兵队,以便日常诸事处理。”

    此事议定后,马腾便带领唐皓结识附近羌族部落,于六月初正式开始贩运良马。凉州大马此时已是闻名天下,只要能运至内地自然是不愁销路。

    阳远并未主动过问利益分配,一来是信任两人,二来是为避免过多担责。但毕竟此时的官位都需要贿赂宫中才能维持,所以有生财之道阳远也并不拒绝。对于唐皓来说,经营马市虽然投入较大,但毕竟唐酒逐渐稳定,家族事业还需要新的扩张点。虽然目前唐氏也有万亩良田,但如果没有唐酒也就只是个小地主而已,一年的产出也不过供养几百人的。唐家没有朝廷权贵支持,也没有豪强世家数百年的家族基业,眼下也只在乡县有一定影响力。另外马腾已有军职,由此建立关系也可进一步增加日后和马超的关系。所以唐皓此次也是一举多得,自然是全力以赴去办。

    司隶河东郡,郡守董卓正在宴请原凉州旧部诸将。

    董卓之父为董君雅曾任县尉,董卓于永和四年(公元139年)生于颍川郡,后于凉州成长。自凉州陇西郡担任小吏开始,后从凉州刺史成就抵御匈奴残部侵扰,因战功获段颎(官至太尉,死于179年)举荐入朝为官,担任羽林郎。延熹九年,鲜卑联合部分羌人叛乱,董卓随护羌中郎将张奂征战两年,后因功官拜郎中。熹平四年,受司徒袁隗举荐,征为掾吏,后出任并州刺史。去年初,董卓由并州刺史调任河东郡守。

    宴会之中,美食佳肴不断,钟鼓美人相伴,台下众人欢笑畅饮,有董卓之弟董旻、董卓女婿牛辅、董卓女婿李儒、原部下李傕、郭汜、胡轸依次坐席,其后是徐荣、樊稠、华雄等二十余名中级军官。

    董卓先举杯道:“董某有幸得司徒大人举荐,才得以与众位兄弟相逢于此,这一杯让我们喜贺重逢,大家共饮。”

    众人齐声道:“诺。”言罢,皆一饮而尽。

    董卓接着道:“今日难得一聚,大家开怀痛饮,切莫客气,吃好喝好!”

    众人称好,胡轸起身道:“如今明公得朝廷重用,日后位列三公,封侯拜相指日可待,届时还望明公对我等旧部多多照顾。卑职敬明公一杯。”

    董卓大笑道:“借文才吉言,我董某何时亏待过大家,只要有我一口肉必然有大家一口酒,大家干了。”众人再次举杯共饮。

    牛辅接着道:“岳丈已是朝廷重臣,眼下除了两三位年事已高的老将军,当属岳丈功勋第一,我等凉州兵马也是傲视天下之存在。”此话倒也确实,近几次鲜卑西羌叛乱皆是以凉州将士平定,除幽州还有战事,其余各州郡基本没有太多常备军队。

    李儒起身劝道:“将军所言不错,但大家切莫自负,以防隔墙有耳,遭人口实。”

    李傕不以为意,笑道:“李先生不必多虑,此间都是自己人,放心痛饮。”

    董卓也摆手示意,接着举杯道:“来来来,大家再来一杯,日后沙场征战可没有如此美酒了。”

    众人举杯:“谢明公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