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有狐:短篇 » 第十四篇 中学随笔

第十四篇 中学随笔

    我的中学是在镇上读的,在第一次高考失利后,我便转到了县城补习。与我一起补习的还有阿鑫和另外几个同学,我们被分在了同一个班级,算是有个照应。阿鑫是一个非常老实的学生,虽然他比任何人用功,但他的每门功课却都不好,他觉得是他的脑袋太愚笨了,于是经常节衣缩食地去买些补脑的给自己吃。阿鑫家里有三个兄弟,祖上三代都是做庄稼的,家境并不宽裕,但他的父母坚信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对阿鑫倒也支持,阿鑫从小到大也算得上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并没有让父母操太多心,唯一遗憾的,只是他的成绩,实在是太糟糕了。阿鑫自己也很苦恼,于是他没日没夜地学习,终于把自己的身体也累垮了。是的,我与阿鑫同窗三年,知道他的身体状况一直不好,他总是无缘无故地咳嗽,我经常陪他到药店里买各种各样的药。他羡慕我的成绩,因我是班级第一。

    高三补习的课程是紧张、繁闷的。老师会在教室的墙上悬挂一个“高考倒计时”的计时牌,看着高考一天天临近,我们所有人都变得珍分惜秒起来。我也不例外,为了在接下来的高考中取得一个好成绩,我也时常起早贪黑,埋头苦读,但我始终改变不了上课打瞌睡的习惯,有时一睡就是三四节课,等我清醒过来,已到了吃中午饭的时辰。

    在我们的教学楼外,有一株高大的银杏树。每当课余饭后,我们总会坐在树下乘凉,闲聊。相传这株银杏树已有千年高龄,根粗叶茂,像一把巨伞阴蔽着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学子,为我们遮风挡雨。我的语文老师,一个瘦骨嶙峋却精神矍烁的中年人,正像这棵古银杏,始终含辛茹苦地教导着我们,我至今还记得他吟诵的那首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初听不知词中意,如今已是词中人,我终究未能达到那句“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老师是有文人情怀的,他让我第一次体味到了文学之美。他讲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是“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他讲儒道释:少年读儒家,格物致知,学习经世之道;中年读道家,上善如水,领悟无为之义;老年读释家,万法唯空,看透云淡风轻。老师年轻时也想有番作为的,他讲人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但后来却讲: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求荫蔽于一方。于是我又联想到那棵古银杏,不正如老师所讲吗?

    一年的时光转瞬即过,到外地求学后,我便很少见到老师和同学了,以至渐渐失去了联络,直到大四那年,我跟阿鑫有过一次短暂通话,知他仍在补习,参加了五次高考,却始终没能考到一个理想的成绩,至此再无音信。